在全球科技股市场中,英伟达(NVIDIA)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作为 人工智能 领域的龙头企业,英伟达凭借GPU独门绝技和 数据中心 市场的强大实力,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然而,近三个交易日,英伟达股票价格却经历了连续的动荡,市值也大幅下跌。截至最新交易日收盘,英伟达股票价格下跌6.68%至118.11美元/股,公司市值跌至2.9万亿美元,较上周的高点下滑了约4300亿美元。
这一下跌幅度不仅使英伟达失去了全球市值第壹的宝座,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走势的讨论和争议。
一方面,在过去两年中,英伟达的股票价格飙涨上万亿,对其高估值和泡沫的担忧之声一直存在。多位分析师指出,英伟达的股票价格在经历大幅上涨后,出现了获取利益回吐的现象,下游生态的收益能力也需要关注。
另一方面,英伟达在 人工智能 和加速计算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近期连日下跌,可是今年的累计上涨幅度约有139%。因此有一些分析师认为,即便增长速度放缓,可是长远来看保持稳定,能够跑赢大盘。
股票价格回调,黄仁勋减持
人工智能 热潮下, AI芯片 巨头英伟达持续追捧,股票价格的涨势堪称“地表最强”。5月交出增长财报、6月股票拆分,市值一度在6月18日达到3.34万亿美元,站上全球第壹,一举超越了微软(3.317万亿美元)和苹果(3.286万亿美元)。
一年前,英伟达市值还未达到1万亿美元,落伍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苹果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然而,2023年6月13日,英伟达市值第壹次突破1万亿美元;到2024年2月23日,这一数字已翻倍至2万亿美元;仅过了不到四个月,2024年6月5日,英伟达市值再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屡次创下增长记录,再到6月中旬,直接问鼎全球首位。
可是英伟达并未在第壹久坐,很快股票价格就开始回落。自上周短暂地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企业以来,英伟达已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目前已较最高点下跌13%。
若将时间拉长至整年,英伟达年初直到今天已经上涨了139%、苹果增长9%、微软上涨20%、高通上涨40%、博通上涨44%、AMD上涨9%。英伟达的上涨幅度之高无出其右,其股票也被投资人偏爱。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经过猛烈的上涨后,投资者可能正在抓住机会锁定收益。这种获取利益回吐的现象在市场高点后往往会出现,尤其是对于像英伟达这样经历了明显上涨的股票而言。
英伟达股票价格的下跌也对半导体板块发生了影响。包含台积电、博通、迈威尔科技和高通等在内的多家半导体企业股票价格均出现下跌,下跌幅度基本在2%~5%。
这时,英伟达开创人兼总裁黄仁勋在进行密集的股票减持。公开信息显示,黄仁勋在2024年6月13日至24日期间,连续多日减持所持公司股票,合计出售了84万股,套现超过1亿美元。其中,仅6月24日一天,黄仁勋套现了1450万美元。
黄仁勋此次减持其实不是第壹次。早在2023年9月,他曾通过期权以每股4美元的价钱收购近3万股英伟达股票,并以每股455.75美元的价钱出售。自那次减持以来,英伟达股票价格已上涨超过两倍。
此次大规模减持的背景是,英伟达股票在2024年表现强劲,使得黄仁勋的个人财富大幅增加。他的净资产现已达到1070亿美元,位列全球最富有的20人之列。
市场分歧,能否继续增长?
面对近期英伟达的下滑,市场上的争议也进一步放大。
有分析师认为,英伟达的股票价格已经超出合理估值范围,投资者应保持戒备。虽然英伟达在 人工智能 领域的领先地位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仍然具备增长潜力,但投资者应关注生态系统中其它企业的收益能力,如果下游的企业和消费者不愿意为新的AI功能支付更多费用,那么整个行业的繁华可能会面临挑战。
另一方面,从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来看,英伟达近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只是加速度可能会变化,也有分析师认为如今是逢低买入的机会。根据Morningstar的预测,英伟达的季度营业收入将在现今财年内继续增长30亿美元,直至2026财年。然而,随着 数据中心 业务增速的放缓,未来几年的营业收入增长可能降至低双位数百分比。
从中可以看到,当前英伟达仍然在高度增长。一季度英伟达营业收入达2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净收入148.8亿美元,同比上涨628%;预计第贰季度营业收入在280亿美元,上下浮动2%,预计全年毛利率预计在70%左右。随着新一代Blackwell平台已全面投入生产,黄仁勋预计会有新一轮增长。
可是英伟达其实不是没有隐忧,首先是需求侧,近日有报道称,去年底黄仁勋与高管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一个日益令人担忧的问题,即英伟达最大的顾客是否会耗尽 数据中心 的空间以安置英伟达芯片,这或将影响英伟达的销售。
今年大客户 云计算 厂商们在AI上的支出还在增加,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全球云厂商的资本支出预计在2024年将激增42%,主要由美国云厂商在AI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驱动。
可是也有产业链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虽然整体AI支出在增加,可是也有一些云厂商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在同比减少,也需要保持动态观察。
其次,在 人工智能 芯片市场,英伟达面临着来自其它竞争对手的挑战。AMD、英特尔等老牌芯片巨头也在不断加强 AI芯片 的投入和研发,推出新型处理器和加速卡等产品来提升市场份额;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也在推出CPU、ASIC等多类型的 AI芯片 ,来降低成本、满足业务需求。
从营业收入和利润体量上来看,英伟达目前尚不及微软和苹果,可是AI时代已经拉开序幕,不论硬件软件、云端终端的产业生态都在变革之中。几大巨头轮番上涨、短时间回调都属正常,将来的王者之争,还需要看各家的创新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