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零容忍-!刚刚,最高法重磅发布

【会计师事务所】-零容忍-!刚刚,最高法重磅发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6-26 10:37:3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会计师事务所】 【证券公司】 【财务造假】 【零容忍

  中国基金报晨曦

  全方位打击财务做假,新一批典型案例来了!

  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财务做假典型案例。其中包含2个民事案例、3个刑事案例,主要涉及投资者诉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人民法院对于证券发行人、主办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财务做假主体,根据各自过错予以相应刑事与民事打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对财务做假“零容忍”的要求。财务做假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应通过刑事、行政和民事立体追究责任体系打击治理。

  来看详情——

全面贯彻落实“零容忍”

民事行政刑事手段并重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人民法院对财务做假案件的妥善审理,关系到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和社会发展大局。为进一步施展司法服务保障增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及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价值,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五个财务做假典型案例。这批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方位各环节打击财务做假行为,全面贯彻落实“零容忍”要求。

  本次选取的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挂牌公司、普通国有公司及私营企业多类主体,做假行为涵盖挂牌公司公开转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诈骗银行借款等多个场景。人民法院对于证券发行人、主办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财务做假主体,根据各自过错予以相应刑事与民事打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对财务做假“零容忍”的要求。

  二是惩首恶、打帮凶,坚持“过责相当”原则。

  证券发行企业的大股东和实控人是财务做假的首恶,首先应予以严厉责罚。同时承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怠于履行“看门人”职责,参与或配合财务做假,严重损害多条理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了市场投资信心和国家金融安全,也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案例2中投资者诉中某某股份公司、招某证券公司、瑞某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过责相当”原则,合理界定各方注意义务和责任范围,认定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相应比例连带赔偿责任。“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精准打击犯法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增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民事行政刑事手段并重,形成立体追究责任体系。

  财务做假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应通过刑事、行政和民事立体追究责任体系打击治理。本次发布的两个民事、三个刑事案例体现了民事责任与刑事打击的协同,人民法院民事与刑事责任追究,与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共同构筑了打击财务做假的立体追究责任体系。

  案例3厦门某会计师事务所、陈某亮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中,被告单位厦门某会计师事务所,为牟取非法利益,无视行业规范要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被相关企业用于向银诈诈骗贷款,造成银行数亿元的经济流失,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最终该事务所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分别被判处罚金和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民事责任偏重救济受害人、刑事责任偏重震慑违法犯罪,民事案例与刑事案例相配合,可以更好警示相关市场主体,营造崇法守信的市场环境。

  四是积极推进企业刑事合规改革,落实“抓前端、治未病”。

  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企业刑事合规机制,主动参与审前检察机关启动的合规整改,充分施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高质量司法建议书,有效释放企业刑事合规改革的治理效能,法治化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案例5中,人民法院施展司法能动性,探索完善更加灵活的合规整改模式,简化整改程序、降低成本,激发企业合规整改内生动力,督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到位。在合规整改基础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被告人适用了缓刑。

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

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案例一(民事):投资者诉昌某股份公司、东某证券公司、大某会计师事务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证券服务机构极度违反注意义务,发布不实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过失的,应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典型意义:随着证券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服务机构在防范证券欺诈做假行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施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实践中出现部分证券服务机构风险识别与评估程序存在严重缺陷,核检验证“走过场”,执业报告“量身定制”,形成的专业意见背离执业基本准则等诸多问题。

  本案中,挂牌公司实施财务做假行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为挂牌公司提供保荐承销服务的证券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考量到承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与挂牌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内部人”了解挂牌公司真实财务情况的渠道不同,对挂牌公司欺诈做假等行为的主观过错存在不同,人民法院依法判令挂牌公司就投资者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其过错水平承担比例连带责任,既充分体现人民法院落实“零容忍”要求,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举,又彰显了人民法院在认定证券服务机构责任时坚持“过责相当”,精准追究责任,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案例二(民事):投资者诉中某某股份公司、招某证券公司、瑞某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案——独立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未勤勉尽责应担责。

  典型意义: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是维护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保荐人、承销商、独立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作为市场“看门人”,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效运行施展着关键性的作用。部分证券服务机构未充分履职尽责,是造成证券虚假陈述等侵害投资者权益行为防不胜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清晰界定证券服务机构责任界限,督促其有效履职,本案明确证券交易中,证券服务机构是否勤勉尽责,应根据其各自的工作范围和专业领域,视其是否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执业规范等履行核查和验证义务,并区分其所负普通注意义务或特别注意义务而具体判定。

  对于证券服务机构承担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应综合考量其行为性质、过错水平和与投资者损失之间的原因力等原因认定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范围。本案判决未受到行政处理的独立财务顾问承担“部分连带赔偿责任”,合理界定了各方注意义务标准和法律责任范围,有益于督促形成“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资本市场环境。

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评估报告

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案例三(刑事):厦门某会计师事务所、陈某亮等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单位实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典型意义:审计报告作为评估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兴起,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占市场、抢夺资源,通过挂靠注册会计师提高资质、从事超过自身执业能力的业务,对被审计企业涉嫌非法的财务法律风险选择无动 于衷,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为部分企业财务做假提供便利。

  本案中,银行借款审计是对被审计企业是否具备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和对企业贷款使用情况所开展的专项审计工作,是展示贷款企业经营状况、避免银行发生贷款风险的必要程序,事关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和金融管理秩序的有序运行。

  被告单位厦门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承担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本应依法依规开展审计活动,保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但为牟取非法利益,无视行业规范要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被相关企业用于向银诈诈骗贷款,造成银行数亿元的经济流失。被告人徐某国、何某正违反执业准则要求,配合被告人陈某亮非法使用其签名和印鉴执行业务,助长行业不良风气。

  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单位及各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强化对行业违法犯罪表现的打击力度,增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切实保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企业公平有序经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案例四(刑事):林某国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资产评估中介组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典型意义:资产评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价值标准,为资产交易、资产价值计量和社会管理提供专业价值意见。客观真实的资产评估报告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增进市场资源配置施展引导作用,关系交易的公平性和相关市场主体的直接利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资产评估在服务资产管理、保护市场秩序、保障经济安全等方面施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点评估参考实例选取不妥、评估程序缺失、借用评估专业资质等诸多问题,甚至出现委托人严重干预或与资产评估机构恶意串通,违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犯罪表现,严重影响财会监督工作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

  本案中,被告人为满足委托人高额评估结果诉求,在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情景下,借用其它资产评估机构的资质,违规出具虚增价值的评估报告,致评估标的物被溢价逾100%征收,造成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违规出具虚假报告意见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对财会监督领域违法犯罪表现的“零容忍”态度,彰显司法护航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

  案例五(刑事):丁某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释放企业刑事合规改革效能助推诉源治理。

  典型意义:积极推进企业刑事合规改革,是人民法院落实“抓前端、治未病”,法治化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企业刑事合规的程序和机制,主动参与审前环节由检察机关启动的合规整改,充分施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高质量司法建议书,有效释放企业刑事合规改革的治理效能。

  本案审理中,人民法院施展司法能动性,探索完善更加灵活便易的合规整改模式,简化整改程序、降低成本,激发企业合规整改的内生动力;完善整改监督评估机制,由县法院建议县第叁方管委会组织行政主管部门、专业人员、律师等,进行实地查看、听取整改汇报,督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整改到位,并进行评估验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整改基础上,对被告人适用缓刑。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国海证券】  【证券公司】  【何继兴】  【违规行为】  【江海证券】  【衍生品】  【2024】  【开户难】  【风起云涌】  【证券业】  【川财证券】  【中国华电集团产融控股有限公司】  【警示函】  【公司治理】  【投资者】  【尹艳林】  【证券行业】  【投资银行】  【金融改革】  【中信证券】  【经纪业务】  【深圳证监局】  【兴业证券】  【信达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