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5月17日楼市新政后全国第壹个宣布下调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目前武汉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商贷利率、最低首付比例都处于历史低位。最近,证券时报记者实探武汉房地产市场,在多重政策效应的叠加刺激之下,武汉楼市活跃度明显提升,开发商加大促销力度,部分核心地区的热盘再现“线下抢房”的场景。
来自 湖北省 住建厅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达92.2万平方,环比增长17.9%;6月1日至16日,网签销售面积环比增长11.6%,预计6月底可突破100万平方,环比增长10%。
再现“线下抢房”
“借助政策利好,大多开发商主要是加快去库存,辅以各种促销让利,挖空心思增加销量,尤其是6月就进入半年业绩考核倒计时,这方面力度有所加大。”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波政策利好,让好的项目变得更有吸引力,好比核心区的高品质新盘,人气流量普遍增加一二倍。
记者实探发现,武昌核心、汉口内环、青山核心等板块率先掀起一波楼市热潮,一些项目采用线下开盘的模式,首开去化率达到9成。
6月15日,位于武昌内环的一楼盘首开,一位参与了现场认筹的 武汉市 民陈先生向记者介绍,首开的两栋楼约有100多套房源,认筹现场来了200多人,均价在3.35万元/平方的155平方户型受到追捧,“开盘前放风价达到3.6万元/平方,所以首开价格一出来,还是给了购房者心理上的惊喜。现场坐得稳稳妥妥,难得见到这么热烈的排场”。
根据该项目的官方宣传,首开销售约5亿元人民币,155平方户型全面售罄,首开去化率超过90%。6月22日,该盘加推155平方户型,销售达到1个亿,累计成交超过6亿元人民币。
楼市逐渐升温,在首开告捷后抓紧拿证加推的楼盘有很多。6月中旬,武昌内环另一板块的一楼盘加推,当天夜晚认购超过1亿元;此前的6月7日晚,该项目已卖出3个多亿。更早一些的5月底,江汉区一项目开盘当天去化率超9成,认购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20日至6月16日,武汉推盘次数较上月相当,推出房源套数环比减少1500套。有6个主城区推盘,其中武昌区推盘量最多,共推盘6次,合计推出807套。本月纯新盘合计5个,合计推出527套,去化率为74%。
李国政表示,总体而言,根据武汉户型设计新规开发的一批新项目,因为地处核心区域,加之有大阳台、高赠送等卖点,市场热度与关注度更高。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武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新型住宅设计创新试点工作的公告》,鼓励企业在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包含总体布局、公共空间、建筑立面等。
不过,此前就缺少人气、品质一般的项目,好比远城区的大部分项目,起色硬是不大。据克而瑞监测,武汉位于三四环的项目多采取“低价保量”策略,最大降幅达到了21%。
购房者等政策等优惠
武汉市 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武汉新建商品住房合计成交14190套,而2023年同期为33700套。面对较为严峻的市场行情,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壹个工作日, 武汉市 发布新版“汉十条”,同时开启房交会。而在5月17日楼市信贷政策放松后,武汉也是全国首个落实下调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配合武汉楼市“一区一策”的部署,武汉多个区已经出台了区级的房地产发展措施。记者梳理发现,区级措施加强了对于人才、多孩家庭等群体的精准消费支持,对于以旧换新、土地供给方式等也在不断创新。
在多重政策效应的叠加之下,部分购房需求的确得到了释放。据 武汉市 房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 武汉市 新建商品住房成交6058套,成交套数环比增长21.82%,面积环比增长25.7%。
可是,李国政表示,政策密集频繁出台,也让购房者发生观望情绪,继续等政策、等优惠。
在光谷一楼盘售楼部,记者碰到了前来了解的 武汉市 民陈女士。新政出台后,陈女士准备的50万元首付,可以买到面积更大的房子。不过,已经看了十多个楼盘的陈女士表示,她看的新盘都拿出了比较大的折扣力度,有的下调了备案价,其中不乏降价超过每平方千元的楼盘。同一板块竞争更加激烈,“也许下半年开的盘会有更有吸引力的价钱”。
采访中,也有售楼部销售人员介绍,前期的存量客户出手之后,新增客户跟进的确不如前期那么火热。从销售数据来看,进入6月之后,武汉楼市未能持续之前的势头。
5月17日至6月16日,新政30天时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6560套,日均211套,略低于5月日均232套的水平,尤其是6月份的成交量,回到了政策出台之前的水平。
不过,目前向存量时代迈进的武汉,二手房消费对新房消费发生了替代效应。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5月,武汉二手住房成交86.4万平方,超过新房的72.3万平方。今年前5个月,武汉二手住房成交389万平方,超过新房的292万平方,二手房占到住房消费比例的57%,创出近年来的新高。
李国政表示,根据以往模式,评估策效果基本只看新房成交指标,从武汉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来看,已经不够全面。从武汉新房与二手房的交易总量看,住房消费仍然比较活跃,这一消费变化和市场特征,对于武汉等二三线城市,将是一个新常态。
“以旧换新”仍待优化
作为增进置换需求的一把利器,目前全国80多个城市围绕“以旧换新”制定政策。就武汉而言,去年9月和今年5月, 武汉市 先后出台新旧两版“汉十条”政策,对住房“以旧换新”进行增值税补助、扩大补助范围、鼓励企业直接收购等支持。
据贝壳新房武汉站的相关责任人透露,今年以来, 武汉市 购买新房的顾客中,约有2.4%是置换了二手房的顾客。据此估算,今年1—5月 武汉市 成交新建商品住房2.2万套,其中“以旧换新”的约528套。
梳理目前武汉“一区一策”的以旧换新政策可以发现,硚口区在武汉率先采取“收储”模式,即区国有平台企业直接将居民旧房收储作为区里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而其它区多采用“中介帮卖”的模式,由房企联合中介机构对旧房优先进行推广销售,如武汉经开区以军山新城片区为试点,联合贝壳找房等房产中介平台开展区内二手房“帮卖”活动。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市场的反映情况看,购房者对于由国企出面回购旧房的模式,反响要更加积极一些,而中介帮卖模式对住房销售的拉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目前硚口区在“以房换房”一期推出108套房源后,二期又推出200多套房源,并且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如置换旧房面积由最初120平方以下调整为140平方以下,老旧房屋价格从不得高于所购新房总价七成,调整为不得高于所购新房总价。
“多管齐下才能发生激活市场的鲇鱼效应。” 广东省 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建议,建议出台举措加快推进买卖双方直接成交的“手拉手”交易,好比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等,以降低交易费用。另外,降低交易税费、提高参与“以旧换新”新房的折扣比例,也有益于促进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