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 江苏省 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发布会。
发布会上, 苏州市 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和 苏州市 和相关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围绕“坚持开放创新,缔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主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证券时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苏州将加快布局光子、量子技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加速推翻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开辟新赛道,全力在低空经济、智能 车联网 、人形 机器人 等领域抢占先机。
新质生产力在苏州持续地开花育果
有着“中国最强地级市”美誉的苏州,历来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产业与资本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目前,苏州的各类基金规模已超万亿,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厚植了土壤。
令人称道的是,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和全国1%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4%的实际使用外资和6%的进出口总额,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9%,领跑全国大中城市。
总的来看,苏州高质量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就在去年,苏州实现了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工业技改投资“三个千亿”。苏州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载体,纷纷布局。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军”,高企、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壹。
这时,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4.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贰。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支撑有力,其中高端装备达到1.42万亿,跃居第壹大产业,体现了产业能级的跃升;以往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不断升级,尤其是汽车电子领域发展迅速,一批全球领先厂商在苏州加大布局。苏州还在生物医药、纳米 新材料 、光子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1月至5月,苏州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0.6%。今年以来,苏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近1000个、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苏州市 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苏州是链接世界的要地、产业配套的高地、创新创业的福地、对外开放合作的宝地,同时还是多元文化的融汇地、高品质生活的优先选择地、众多应用场景的新生地、一流营商环境的示范地,“我们很有自信地说,苏州应当是全国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和能力最好的地区之一”。
目前,苏州集聚了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工业门类,是长三角和全国、甚至全球众多产业链的发起点和连接点。这时,苏州还是最早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城市,目前已经实现了对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集聚“灯塔工厂”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52.7%、47.6%。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正在苏州持续地开花育果,向着成林成势加快生长。
“当前,我们在做的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科技招商、产业招商同步抓。”吴庆文强调,这是决定未来发展增量的关键一招。苏州在做好产业项目招大引强、工业企业增资扩产、保障经济稳健发展的条件上,同步细水长流地招引一批科创项目。“这需要我们付出充分的耐心和定力,”吴庆文介绍,像 长光华芯 ,还有亘喜生物,当初刚从海外回来到苏州时,都只是科技型小团队,“后来一步步成长,如今他们,一个已经成功上市,成为光子产业的骨干企业;另外一个,被跨国药企巨头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创下本土 创新药 企的第壹例。”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去年招引了1万个科创项目,“以后每年目标都要新增1万个。这是我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播下的种子,以后成长起来,就是人才森林、创新森林。”吴庆文强调。
2026年GDP目标超3万亿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苏州如何激发企业主体能量,塑造强劲的创新矩阵引力场? 苏州市 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5万家,位居全国第壹;科创板上市企业55家,位居全国第叁;国家高企超1.57万家,位居全国第四。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超1050亿元人民币,其中95%以上来自企业。
接着,苏州将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我们坚守增量、存量两手抓,在做大增量上,成立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的科技招商中心,大力招引高水平人才项目,”据 苏州市 科技局人士介绍,全市95%的科创板上市企业、72%的瞪羚、 独角兽 企业都来自科技招商项目,“刚才吴市长也讲到,今年还要新增科技招商项目超1万个。”
苏州还将系统梳理全市400多家实验室、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按产业方向、以科创联盟形式进行整合,全力缔造“一产业细分领域一科创联盟”,引导联盟服务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实施有组织科研,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今年我们创新联合体数量将突破200家。”前述人士介绍,苏州将加快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推动全市1.3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尤其是外资、港澳台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向创新型公司转型。”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已与200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合作,近5年累计实施产学研项目超1万个,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000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省第壹。
制造业是苏州最大的“看家本领”,在社会发展中施展着“压舱石”的作用,苏州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苏州市 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苏州以“新年第壹会”的形式召开全市推进 新型工业化 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强基提质行动,提出了“345”的目标,“简单而言,就是到2026年,GDP超3万亿,形成 新能源 、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跃上5万亿台阶”。
围绕苏州“智造”,当地重点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个方向。
一是传统产业以“智”增效。支持钢铁、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提质焕新,大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下一步,苏州将以获评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大投入,每年开展1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全力缔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苏州样板”。二是新兴产业以“智”赋能。以 人工智能 赋能制造业,进一步推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 数字经济 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新兴产业优势。三是未来产业以“智”提速。加快布局光子、量子技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加速推翻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开辟新赛道,全力在低空经济、智能 车联网 、人形 机器人 等领域抢占先机。
将派出超200个团组招引更多“创新合伙人”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显现新动向,吸引外商投资也面临新挑战,苏州将如何进一步面向全球,招引更多的“创新合伙人”?对此, 苏州市 商务局人士介绍,苏州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1600亿美元,位居全省第壹、全国前列。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国际资本流动显现新动向,“苏州将充分利用开放型经济和制造业优势,不断探索引资新方式、新举措”。
“苏州拥有1.8万家外资企业,留存利润是一座可以深挖的‘富矿’。” 苏州市 商务局人士表示,苏州于2022年出台利润再投资工作举措,已经有一大批利润再投资项目获专项激励。接着,苏州将对重点企业建库,做好跟踪服务,推动外资企业留存利润增资扩产,“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便利化试点、本外币一体化等政策工具,吸引外资持续加码苏州”。
外资继续看好苏州、深耕苏州。去年以来,西门子艾闻达中国区总部、康宁药物智能化合成等一大批优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今年3月,总投资超10亿美元的博世 新能源 汽车项目“拿地即开工”。总投资20亿元的太古可口可乐项目实现“五证连发”,从签约到开工仅历时8个月。 苏州市 商务局人士表示,将依托苏州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和人才、科创优势,推动外资企业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引导在苏外企向金融、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等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向医疗、养老、文旅、休闲等高质量生活性服务业拓展。
苏州还将缔造开放平台新优势。施展苏州工业园区对新加坡合作优势,抓住开发建设30周年契机,进一步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等战略合作。施展太仓“德企之乡”,德资企业超500家的集聚优势,进一步拓展对德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缔造更大量级德企集群。施展 苏州高新 区“日资高地”,日资企业近800家优势,进一步推动日资企业集聚发展。施展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昆山金改区“双区联动”叠加效应,进一步在产业合作、金融改革创新、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
“我们还将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合作,优化我市驻外经贸机构布局,全力构建全球化招商网络。” 苏州市 商务局人士透露,立足大招商、招大商,今年苏州还将派出超200个团组招引更多“创新合伙人”。
“苏州一直是一座开放包容、拥抱创新的城市。” 苏州市 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强调,这些年,苏州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引、集聚了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他们给苏州造成了强劲的创新原力,我们也通过这些深度合作,拓展了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我们越发认识到,顶尖的创新生态,就像阳光雨露之于树木,需要付出充分的耐心,给足空间和时间,让各类要素协同互动、高效配置,才能培育出一片热带雨林。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与其说是做好服务,不如说是与各类创新主体建立起一种开放合作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