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广汇汽车 “保壳大战”进入到第19个交易日,各路资金仍然激烈博弈。虽然公司股票价格盘中最高上涨至0.99元,但最终抵抗不住汹涌卖盘,以跌停报收,收盘价为0.87元,且收盘时仍有超过2.5亿股卖单封在跌停板上。这意味着,即便明日涨停, 广汇汽车 也难以回到1元以上,基本提前锁定了面值退市。广汇转债也以跌停报收。
对此, 广汇汽车 相关人士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不断表示遗憾之情。另外,他还透露,目前公司仍将继续做好生产经营工作,通过寻找战略投资人等方式,不断回报股东。
公司称很遗憾,将继续正常经营
从盘面来看,自6月20日收盘跌破1元大关后, 广汇汽车 其实曾经有过数次翻盘机会。即便在7月16日早盘,公司股票价格也曾上攻至0.99元,如果收盘能在0.91元之上,也仍留有17日的一丝生机。
但最终希望破灭。收盘后, 广汇汽车 相关人士回应每经记者称:“今天(16日)很遗憾, 广汇汽车 已经在A股锁定面值退市。由于之前 高送转 使得股本达到83亿股,而政策又不允许缩股。近期 低价股 下跌幅度明显,越到1块钱的时候越出现虹吸效应,股票价格加速下跌。最终遗憾已经锁定面值退市。”
在此之前, 广汇汽车 曾积极自救。7月11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拟将24.5%股份转让给金正科技,控制权拟发生变更。7月13日,公司又发布公告,与中钧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科技转型。
控股股东此时转让股权与保壳目标心心相印。在保壳失败后,对转让股权一事是否如约进行,上述人士表示“这个要等待两位股东商议之后才能得出结果”。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正股退市,广汇转债也将参照股票终止上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受此影响,广汇转债当日尾盘大跌20%,至57.209元。广汇转债评级为AA+,属于投资等级债券。广汇转债也有可能成为迄今为止首个触及面值退市标准的高评级可转债。
截直到今天年一季度末, 广汇汽车 股东户数超过10万户。股票和转债均退市之后,如何维护股东权益?怎样在丧失A股上市资格后仍然力争保有高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均成为摆在 广汇汽车 面前的课题。
对此,上述人士表示,公司还将做好自己的生产经营工作,以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后续也将通过寻找战略投资人等方式回报股东。对于到期债券也将如期履约。另外,对于信用评级是否会受影响,公司将通过正常经营、按时还本付息以求维持评级稳定,逐步消化现有潜在风险。
拥有695家4S店,市值曾超千亿
公开资料显示, 广汇汽车 建立于1999年,隶属于广汇集团,早期以丰田、本田、通用等主流中高端品牌为主。2016年公司通过收购宝信汽车、大连尊荣等于行,进军豪华及超豪华品牌的领域,同时公司也布局乘用车融资租赁及二手车市场。
广汇汽车 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之一,最高时市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广汇汽车 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汽车经销网络,共运营735个营业网点,包含695家4S店。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 广汇汽车 2023年以营业总收入1379.98亿元、汽车总销量71.3万辆,位列第贰。2024年第壹季度, 广汇汽车 实现营业总收入277.90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7094.05万元。
不过,虽然公司规模庞大,但近年来的收益状况不是特别理想。2022年,公司净收入亏损超26亿元人民币,2023年,公司盈利3.92亿元人民币。
今年一季度, 广汇汽车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49%,净收入同比下降86.61%至7094.05万元。
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收入为亏损5.83亿—6.99亿元人民币。报告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各大车企为抢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使得公司新车销售规模和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另外,公司在不断争取更多优势品牌授权的同时,对表现欠安的弱势品牌、连续亏损和低效门店采取果断的“关停并转”措施,造成报告期内应收债权、特许经营权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加速摊销,发生一次性的损失和费用。另外,公司资产减值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系存货降价准备,和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上海爱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存在减值迹象,发生相应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