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如果 人工智能 可以识破谎话,你会用它来测谎么?一个国际团队的新研究发现,利用 人工智能 测谎虽然有助“披沙拣金”,但也有一定负面作用,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来监管。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科研人员参与的团队基于谷歌公司的开源大语言模型和相关数据集开发了专门的 人工智能 测谎算法并招募了人类志愿者参与到测试中。
据介绍,在基于文本的测谎中, 人工智能 的准确率远超人类。在没有 人工智能 的支持时,人们会犹豫是否指责他人撒谎;而在 人工智能 的支持下,人们更有可能表达自己对谎话的怀疑。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试者会在识别谎话时求助 人工智能 ,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遵循算法的建议。
科研人员说,这项已发表在《交叉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虽然利用 人工智能 测谎可能促使人们在交流时更加老实,但也有可能严重拆台社会和谐,毕竟如果人们更频繁地疑问对方撒谎,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因此,他们呼吁建立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在利用好新技术的同时,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