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干预慢病危险因素,增进人群健康和生产力”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叁届大会期间举办。北京商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当前,全球健康发展正面临新挑战,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病群体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病发率也日益上升。如何防治慢病,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对此,多位与会嘉宾表示,推动健康饮食,限制烟酒摄取,提高空气质量是防治慢病、提升全民健康的关键三道关。除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外,随着老龄化水平的加深,发展健康老龄化也在近年来受到关注。怎样在不同年龄群体中进行健康观念的普及,线上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宣传工作,线下进社区进行实地健康普及正成为业内共识。
慢性病病发率上升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如何提升健康水平正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健康杀手”之一,非沾染性疾病(即慢性病)已成为致人不幸去世的最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非沾染性疾病每年可造成4100万人不幸去世,占全球去世人数的74%。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随着老龄化、居民生发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病发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去世人数占到居民总去世的比率已超过80%。
在这一趋势之下,防治慢性病成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关键。从常见的慢性病来看,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病症均位列其中。而这些慢性病也与部分不良的生活作息有关,如过度饮酒、吸烟等。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改善人口健康事务助理总干事李爱兰表示,为减少非沾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第壹要减少可变的危险因素,关注饮食、吸烟饮酒及空气的情景。举例来看,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发布控烟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烟民数量。
在李爱兰看来,实现全民健康,对社会整体发展而言,能够增加社会的生产力并提升社会的经济发展潜力;对个人而言,也能减少患者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和医疗全面的健康负担,由此,多部门和组织的强介入非常必要。
加强控烟提升健康水平
其实,围绕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国内近些年也已启动相关工作。自2016年《“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发布后,国家卫健委还出台了系列细分政策。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先后印发了《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和高血压等4类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对慢病防治和体重管理出台相应指南。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围绕提升健康水平和慢病防治,控烟是其中的关注焦点之一。以地方实践为例,《 北京市 控制吸烟条例》自2015年6月正式施行,直到今天已经有近十年时间,据 北京市 卫健委最新发布数据,十年时间里, 北京市 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已由控烟法规实施前的23.4%降低至19.9%。未来 北京市 还将继续推动条例修订,力争将 电子烟 等新型烟草并入监管。
除北京外,全国多个城市在控烟方面均已出台相应措施。据深圳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市控烟办)责任人王岭介绍,目前, 深圳市 的控烟执法共有六个部门参与。为强化控烟效果,深圳还成立了超千人的控烟义工队伍,并上线“别抽了”小程序,接受市民投诉,由义工进行督导。
王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已降至16.9%,提前实现了 健康中国 行动2030年的控烟目标。而这样的控烟行动也造成了当地健康水平的提升。王岭称,控烟前三年, 深圳市 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了8000例。
促健康实践积极老龄观
除了采取必要措施和出台相关政策外,在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进程中,老龄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过去的观念里,老龄化与疾病之间心心相印,但从践行积极老龄观的维度动身,老龄化同样可以是健康渡过晚年生活。
以 北京市 的已经有实践为例,针对老年人在晚年可能会遇到的失能护理难题, 北京市 将关口前移至预防阶段,在全市开展了失能健康管理项目。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筛查重点老年人32.4万人次。同时, 北京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为187万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认为,若想要提升老年群体对健康水平的关注,需要制定一系列激励和抑制机制,鼓励他们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而在现今数字化背景之下,如何选用适当的宣传方式也尤为重要。
借鉴控烟领域的数字化措施来看,网络平台及数字技术都是强有效的流传和监管方式,借助技术手段对健康问题进行强化和宣传,能够让大众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另外,社区也是流传健康信息的关键场景,这一地点贴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 北京市 已开展多种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刚刚开展的老年健康宣传周期间, 北京市 卫健委在线上通过视频号直播等多种形式,宣传老年健康政策和知识。线下则是组织开展专家义诊和科普咨询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活动,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