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强国”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现代中国金融理论建设和现实的金融体制建设的宏伟目标。
追溯历史:经济、军事实力是发展金融强国前提
历史上的强大帝国都是金融强国,拥有价值稳定且影响广泛的货币和比较完备的金融体系,这是其成为强大帝国的必备条件。
中国在历史上始终是金融强国,在周代便设计了完整的金融体系、在秦代便统一了金属铸币、在宋代开启了纸币时代……,周围的国家都受到我国的影响,被并入到以中国为核心的经济、金融体系之中,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世纪西方列强的侵入。
苏联也曾是金融强国,以卢布为核心货币,以“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结算银行”为主导机构,构筑了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际金融体系”,与美国的布林顿森林体系对峙,直至苏联解体。
英美成为金融强国的过程极其相似,都是在引领了一次产业革命并在一次重大战争中取得胜利后成为金融强国。
上述例证说明,金融强国首先都是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金融强国的物质基础,强大的军事实力则是金融强国的护卫机制,两者作为前提条件不可或缺。
从某种角度考察,英美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强国这一问题还有待商榷。因为,英美两国还共同拥有一个特点,即金融其实不掌控在政府手中,而是掌控在私人金融资本集团手中。例如,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建立于1694年,直到1946年才收归国有,并且,仍然是股份制的。而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也是股份制的。同时,两国的金融机构多为私人金融机构。因此,与其说英美是金融强国,不如说他们是强大的私人金融集团控制的国家平台。
探求内涵:中国特色金融强国有共同体特征
金融强国在不一样的历史环境下含义不同。
以英美为典型例子的西方金融强国是霸主式的金融强国,凭借其垄断的、世界性的金融体系和强大的金融实力盘剥世界,进而成为少数私人金融集团服务的制度化、全局化的牟利与搜刮的机制。因此,西方式金融的强大表现在通过金融手段强逼民众及他国服从私人金融集团的意志,构筑以金权为最高权力的世界统治体系,即金本主义。
中国要建设的金融强国,绝对不是对英美国家的模仿,绝对不是下一个金融霸主,而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走向金融强国,是我国金融的复兴。
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可追溯到我国以往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又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金融学,加之红色金融长期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进而形成了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高度的、被历史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金融发展之路。
20世纪以来,中国特色金融体制经历了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演进、提升过程,逐渐走向强大辉煌,其基因始终是共同体式的,始终具有明显的共同体金融的特征,就如同社会生命体的血脉,一定是上层建筑周密擘画的、全局性的、公共产品式的、面向实体生产的、为人民服务的金融。中国式的金融强国应该是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的。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文化与体制历来都不排斥市场,反而充分认识到作为整体机制的市场机制连接着每一个经济主体,能够解决信息不足和信用不足的问题,增进交易实现,是社会服务机制。西方经济理论似乎更加强调强调市场的作用,不过其真实目的在于削弱政府权力以谋求金权对社会经济的高度控制,进而偷换概念地把金权通过市场机制控制经济的模式说成是自由市场经济。对市场科学的、历史的定位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点所在,金融强国同样需要强大的金融市场。
中国式金融发生伊始便是共同体金融,代表着金融客观上天然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在人文层面还带有着人类视域的终极关怀,有着为所有国家、民族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服务的宗旨,因而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因此,中国特色金融的强大表现在功能的强大,配置资源以增进生产和消费效率的强大,进而表现为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为人类服务的功能。遵循着共同命运体生命运作规律的中国金融先天具有着强大的基因,一定不断走向强大。
发展路径:提升理念、发展经济、保证秩序
回顾历史,中国金融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目前,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唯一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是金融支付效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实体金融规模最大的国家,唯一实行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大国。然而,由于国际政治和国际金融方面的原因,中国与金融强国尚有距离,当前的国际金融地位与中国目前所具备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严重不相配。
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无意取代西方成为下一任金融霸主,然而,不断壮大的中国金融在客观上就构成了对西方金融霸权的要挟,从而天然形成了中西之间的金融博弈态势,西方世界为了遏制我国的发展,采取了种种打压、限制手段。我们不去争夺霸权,但务必在这一不可避免的金融博弈中获取胜利。
一切完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功能、保证金融秩序与安全的举措都是应有之意。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场博弈首先是金融理念、理论的博弈,需要在哲学层面明确发展方向和体系定位。其次,是经济实力的博弈,作为信息全面的金融系统是经济全面的映射,经济实力是金融的条件。最后,才是金融实力的比较。金融作为实体财富的抽象表现系统,其发展更多的决定于外在条件,尤其是国际金融,因此,“金融要讲政治”,金融学一定都是政治金融学。
首先,我们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金融理论体系,以科学、先进、普世、现代化的金融理论引领我国的金融发展,这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中国几千年的金融发展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的伟大实践,同时借鉴西方世界和其国家金融发展经验,形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金融发展理论,并用这样的理论来培育自己的金融人才。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体制优势,构筑具有前瞻性的、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式的现代金融体制,以最大效率性和安全性凸显中国金融的优越与强大。
再次,通过“ 一带一路 ”的建设,印证中国特色金融体制的强大效率和功能,宣传我国的金融发展宗旨,增加中国特色金融体制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中国强大的金融功能、金融资源为世界人民服务。(禹钟华系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杨非童系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