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央企巨头宣布 - 新建10000座光伏站

【中国石化】央企巨头宣布 - 新建10000座光伏站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7-20 12:49:0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中国石化】 【光伏发电

K图 600028_0

  拥有中国最多加油站的石化央企—— 中国石化 ,如今又打算构建中国最大的光伏站点网络之一。

  7月19日,记者从 中国石化 新闻办获悉, 中国石化 正式启动“万站沐光”行动,规划到2027年,在油气矿区、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及加油站等新建设光伏站点约10000座,从布局集中式光伏发电等多方面支持培育光伏发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增进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推动 新能源 与传统油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记者从公司了解到, 中国石化 一直都在“因企制宜”推进风光“绿电”与传统业务相融合。一方面, 中国石化 旗下油田企业可充分利用可用土地发展 风能太阳能 等清洁能源,如胜利油田在营二井区域建成“风、光、热、储+多源微网”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实现井区的碳中和;江汉油田在老油区清河采油厂建设的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310万千瓦时。 图片

  胜利油田在营二井区域建成“风、光、热、储+多源微网”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实现井区的碳中和

  另一方面, 中国石化 旗下炼化企业可依托炼化基地,开展光伏项目建设,逐步实现绿电替代、绿氢炼化,如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拥有300兆瓦光伏发电厂,利用绿电年可制绿氢2万吨;青岛炼化利用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截至6月底累计发电量超230万千瓦时,经济创收和生态效益良好。另外, 中国石化 销售企业已建成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油站,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4283座,预计“十四五”末将实现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 图片

  青岛炼化利用屋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截至6月底累计发电量超230万千瓦时,经济创收和生态效益良好

  “上游企业发展光伏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闲置场站、废弃井场等,光伏项目建设可盘活这些土地资源。同时,企业用电量大,有相对独立的输变电配套设施, 新能源 电力消纳能力较强。另外,企业也拥有热力、电力、仪器仪表、炼化等 新能源 开发的专业人才。”中原油田 新能源 及地热开发专家张志刚说。

  江汉油田发展规划专家金燕波认为,上游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地面工艺流程,为油田内部区域发展分布式光伏奠基了自发自用、就近上网消纳的条件。随着光伏产业持续发展,光伏建设成本不断下降,这些都为上游企业大规模发展光伏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南油田供电技术专家王勇焕表示,大规模发展光伏,提升能源产品“含绿量”,就能提升效益“含金量”。上游企业矿区内 太阳能 资源较为丰富,建有完善的自备电网,在油气生产方面有比较大的用电、用热等需求,这为光伏项目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消纳利用条件。

  2023年, 中国石化 累计实现风光发电装机规模1932兆瓦, 太阳能 光伏发电量约为13.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00%,折标煤约为16.2万吨。

  此前, 中国石化 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我们将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壮大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油气勘探开发和 新能源 融合发展,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全力推动 天然气 大发展,扩大绿电利用规模,构建多能互补、协同发展、安全可靠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年报还提到,公司已制定了面向将来的绿色转型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 新能源 和高端化工材料,着力缔造世界可靠的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 中国石化 突然在光伏领域大举发力,或与其意图缔造氢能板块的优势有关。

  此前, 中国石化 曾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畅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 中国石化 塔河炼化、替代现有 天然气 化石能源制氢。至此,项目成功实现绿氢从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第壹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绿氢是通过 太阳能风能 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生产进程中基本不发生温室气体。炼化工业将是绿氢实现工业领域降碳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该项目生产的绿氢就近供应 中国石化 塔河炼化公司,完全替代现有 天然气 化石能源制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开创了绿氢炼化新发展路径,为我国绿氢工业化应用提供示范,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这也是我国首个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贮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项目。项目所用的光伏组件、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有效增进了我国氢能装备和氢能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 中国石化 锚定“缔造中国第壹氢能公司”目标,率先发展绿氢产业,积极推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加油机】  【加油站】  【中国石化】  【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  【生产力】  【能源化工】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