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外资全资券商增至4家 - 高盛、摩根大通、渣打到法巴 - 如何摆脱同质化成为外资券商最大命题

【摩根大通】外资全资券商增至4家 - 高盛、摩根大通、渣打到法巴 - 如何摆脱同质化成为外资券商最大命题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7-21 13:14:4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摩根大通

  财联社7月21日讯 财联社记者获悉,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三个月后,法巴证券(中国)于近期正式落户上海。至此,外资全资控投券商已增至4家。image

  天眼查显示,7月16日,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1亿元人民币,由法巴银行全资持股,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资产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继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高盛证券(中国)、渣打证券(中国)之后,中国第四家获批设立的外商独资券商。

  从时间脉络来看,法巴证券(中国)在2022年4月1日就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设立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有关9项意见,分别涵盖内部管理制度、拟任合规责任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胜任能力、在境内直接或间接参控股私募机构情况,和补充完善部分信息等。经过2年的等待,法巴证券(中国)于2024年4月1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设立,并于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法巴证券的工商设立登记工作。

  法国巴黎银行作为全球第五大托管机构,近年来,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除设立法巴证券(中国)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6月12日批准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获得基金托管牌照。2022年7月19日,法巴中国正式申请基金托管人资格,同年7月26日进行申请材料补正,最终于今年6月7日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受理。

  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行长赖长庚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中国是法国巴黎银行的关键性发展地区之一,上海是法巴集团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枢纽。另外,法国巴黎银行对我国的承诺是积极、务实的,对在华发展的规划是稳健、长期的,这也凸显出法国巴黎银行对国内市场发展前景的信任和信心。

  公司旗下业务布局也正朝上述方面发展。不仅所设的法巴证券(中国)与法巴中国注册地都在上海,法巴银行还在上海及中国其它地区参股并建立了多个合资公司与项目,可以看出法巴银行为扎根国内,正通过多方面布局为国内金融市场提供金融服务。

  外资全资券商已经有4家

  除法巴证券外,已经有3家外资全资券商在华展业,分别是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

  其中,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于2021年8月6日,因受让其它内资股东股权事项获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成为国内第壹家外资全资控股券商。目前提供包含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和证券承销与保荐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产品与服务,唯一股东则是摩根大通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于2020年3月正式展业。

  高盛证券(中国)与摩根大通(中国)则于同年获批。自2020年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后,高盛集团加快全资控股步伐,通过收购高盛高华证券剩余股权成为唯一股东,并于2023年6月28日获批正式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届时表示,更名为高盛在中国赋予了更为清晰的品牌形象,使之与全球各地保持统一。目前,公司提供包含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代销金融产品业务等服务。

  2023年1月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核准设立渣打证券,注册金额为10.5亿元人民币,并由渣打银行(香港)全资持有。同年12月11日,公司宣布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并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展业。获准发展业务包含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

  上述来看,渣打证券(中国)是第壹家设立的外资全资控股券商,高盛高华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则是由外资参股更改为外商全资控股。

  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早期进入再到法巴证券的加入,不仅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国内市场造成了更加国际化的服务和管理宗旨,进一步增进中国资本市场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

  另外,目前还在等待入场的外资券商还有花旗证券、日兴证券、瑞穗证券、青岛意才证券等。其中,日本瑞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年底也发起进入中国市场的宣告,加上已经展业的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与大和证券,在华的日资券商可能增至3家。

  外资机构来华展业提速,业务广泛

  今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加快来华展业,而这背后也离不开政策的加持。3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文件,其中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机构。

  另外,自2020年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后,外资券商在华展业的脚步明显加快。合资券商不断提高外资持股比例,外商独资券商也逐渐在华申请展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20家外资控股或独资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

  2024年内也有很多外资机构申请设立公司或业务资格。6月24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团表示,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受理其在中国设立证券公司的申请,若获得批准,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旗下的瑞穗证券将成立全额出资的子公司。

  6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汇丰前海证券开展 融资融券 业务,并批复表示公司应在6个月内完成工商登记变更,为公司两融业务配备有关人员、业务设施、信息系统和经营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两年半前申港证券成功获批该业务后的第壹家外资券商。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券商同质化较为严重,外资券商在投行业务及财富管理条线业务等较为成熟,外资的引入或更有益于证券行业显现不同化竞争的格局。随着政策持续优化,未来或有更多外资券商成立,为投资者造成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苏拉耶姆】  【财联社】  【保时捷】  【吴晓求】  【上市公司】  【退市公司】  【证监会】  【美尚生态】  【金通灵】  【投资者】  【财务造假】  【*ST龙宇】  【中国证监会】  【信息披露】  【违法违规】  【立案调查】  【资本市场】  【并购重组】  【稳住楼市股市】  【广发证券】  【东兴证券】  【港交所】  【龙头企业】  【港股市场】  【IPO】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