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超7000例确诊病例 - 4例疑似死亡病例 - 这一国多地中招!全球无特效药 - 如何预防?

【尼罗河】超7000例确诊病例 - 4例疑似死亡病例 - 这一国多地中招!全球无特效药 - 如何预防?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7-23 7:58:12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尼罗河】 【确诊病例

  据央视财经7月23日消息,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7月22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巴西有16个州发现了奥罗普切热病例,确诊病例超过7000例,远超去年全年记录的831例。目前,巴西卫生部表示已对多州加强该病毒的监测,并正在对4例疑似奥罗普切热去世病例患者进行调查。这4例病例中,2例来自巴伊亚州,另2例来自圣卡塔琳娜州和马拉尼昂州。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发现奥罗普切热流传病例。据巴西卫生部的声明,该疾病在巴西已存在很长时间,但此前该病毒仅在亚马孙地区有记录,自2023年起开始向其它地区扩张,引发了巴西对该疾病的危险警报。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

  奥罗普切热是由奥罗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OROV)造成的一种病毒病,主要由媒介吸血昆虫如蚊、蠓等叮咬流传,该病毒基因组由三节段单链负义RNA构成,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80-110nm,属于泛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

  该病毒于1955年第壹次从一位发烧的林业工人血液中分离得到,病毒的名称是根据该病人的居住地Vega de Oropouche村命名而来。

  科研人员在野外收集的媒介蚊虫和树懒等动物中发现该病毒的踪影。目前,奥罗普切病毒的流传分为两类循环,第壹类是森林循环,哺乳动物(三趾树懒、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及啮齿类动物)和鸟类是该病毒的天然贮藏宿主,其流传媒介仍不确定。第贰类是城市循环,人类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脊椎动物宿主,城市循环中的流传媒介主要是帕拉库蠓和致倦库蚊。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水平流传。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可能是两类循环间的重要枢纽,有证据表明该病毒通常由有森林地区旅居史,并处于病毒血症时期的感染者,进入城市地区后,才引起了病毒的城市循环。

  奥罗普切病毒感染人体后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在被叮咬感染后4-8天(或3-12天不等)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病人病发突然,通常伴有发烧、头痛、关节僵硬、疼痛、发冷,有时还会出现持续恶心和呕吐,持续时间长达5-7天。临床表现严峻的病例较为少见,但可能造成无菌性脑膜炎。

  大多数病例会在七天内痊愈,但有些病人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康复。正是因为奥罗普切热的病发症状与其它虫媒病毒感染较为类似,并且感染者可自我恢复,在临床中往往被误判或忽略,从而低估了其流行范围,造成疾病突然发生和流行。目前,还没有研发出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的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或疫苗。

  目前在我国发现的由蚊子和蠓流传的正布尼亚病毒,主要有塔希纳病毒、巴泰病毒、阿卡斑病毒、Oya病毒、Cat Que病毒、Manzanilla病毒和艾比湖病毒。

  前三种病毒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塔希纳病毒主要聚焦在我国西北地区。2009年在 青海省 格尔木地区发现了5例TAHV感染确诊病例,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烧,80%的病人表现出咽炎,另外还有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痛和头痛等症状,所有症状均可在2-3天内自行恢复。

  奥罗普切热的流行再一次警醒了我们需要重视虫媒病毒在生活中的措施。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虫媒病毒的感染和流传离不开媒介,主要包含蚊子、蜱虫、蠓虫、跳蚤等吸血昆虫,所以在日常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好比在公园草丛、景区林地、河边等地方,务必要时刻注意防蚊、防蜱,还要小心比蚊子体型还小的蠓虫等。

  推荐在户外活动时多穿浅色长袖长裤,或及时喷涂驱蚊剂等,在草丛中行走时注意扎紧裤脚。居家生活时,使用蚊帐、纱门和纱窗等工具减少蚊虫进入,保持周围清洁卫生,清洁积水和湿垃圾,减少虫媒滋生。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