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购冯小刚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下称“东阳美拉”)多年后, 华谊兄弟 (300027)以抵债的形式,把东阳美拉转卖给了阿里影业。
冯小刚与 华谊兄弟 在电影拍摄制作方面合作多年。在 华谊兄弟 控股东阳美拉后,冯小刚与 华谊兄弟 绑定更深。收购9年来,东阳美拉持续为 华谊兄弟 贡献了颇为可观的收入和利润。
但冯小刚在许下长达5年的高额业绩承诺的同时,又遭遇了行业环境的巨变。在过去的几年间,冯小刚因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先后屡次向 华谊兄弟 履行补偿义务。
01
华谊兄弟 刚迁居
7月初, 华谊兄弟 总部搬到了 北京市 向阳区朝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大厦。丰联广场是 华谊兄弟 创业的起步之地, 华谊兄弟 在此办公近20年。
丰联广场之后, 华谊兄弟 的办公地是位于 北京市 向阳区 华谊兄弟 办公大楼。2015年3月,如日中天的 华谊兄弟 ,通过子公司以4亿元的代价,收购了北京华远嘉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 华谊兄弟 嘉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通过这种方式, 华谊兄弟 拿下了嘉利文化拥有的建筑面积8167平方的昆仑公寓项目相关房屋所有权。2016年7月8日, 华谊兄弟 将总部搬入昆仑公寓,并将此地正式更名为 华谊兄弟 办公大楼。
华谊兄弟 近年来深陷危机,公司及公司开创人逐渐甩卖了多项资产,也包含总部办公楼。
去年11月, 华谊兄弟 旗下华谊娱乐投资,与阿里巴巴影业旗下中联盛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协议,转让了嘉利文化100%股权及华谊娱乐投资对嘉利文化享有的全部债权,作价3.5亿元人民币。
这笔交易 华谊兄弟 收不到现金。早在2019年, 华谊兄弟 为了向阿里影业借款7亿元人民币,就用自己持有的东阳美拉70%的股权,和嘉利文化持有的自有房产等资产提供抵押担保,担保期限五年。到去年年底,这3.5亿元人民币,直接冲抵了借款。
华谊兄弟 在今年4月搬出了 华谊兄弟 办公大楼。因为新的办公地址尚未完成装修, 华谊兄弟 还在国航世纪大厦4层临时办公数月,直到7月才搬进了丰联广场大厦。
同在7月份,当初一同被用于抵押担保借款的东阳美拉,也被 华谊兄弟 转让给了阿里巴巴影业,用来抵消剩下的3.5亿元借款。
根据 华谊兄弟 7月23日晚间的公告,公司将持有的东阳美拉70% 股权转让 给阿里影业, 股权转让 款金额为3.5亿元人民币。通过出售东阳美拉股权,可抵销公司部分借款,缓解公司资金压力。
02
东阳美拉9年利润超5亿
华谊兄弟 收购东阳美拉,曾经轰动一时。
2015年11月, 华谊兄弟 公告,以10.5亿元的价钱从冯小刚和陆国强手中收购东阳美拉70%股权。
当时的东阳美拉成立仅有几个月。 华谊兄弟 对东阳美拉15亿元的总估值,是以东阳美拉老股东承诺的2016年净收入1亿元的净收入为计算的。
冯小刚是东阳美拉最大的价值所在。收购前,冯小刚与 华谊兄弟 有很多合作。2009年9月8日,冯小刚与 华谊兄弟 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冯小刚在合作期限内,为 华谊兄弟 拍摄五部电影作品。到收购前,已经完成了3部电影,而第四部则是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华谊兄弟 收购的70%股权中的69%来自于冯小刚。东阳美拉老股东(主要为冯小刚)作出了长达5年的业绩承诺,自 股权转让 完成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其中,2016年度承诺的业绩为净收入很多于1亿元人民币,自2017年度起,每年净收入目标增长15%。
在5年的承诺期里,东阳美拉2016年度(含2015年部分时段)、2017年度、2019年度业绩承诺顺畅完成。但2018年和2020年利润不及预期。
尤其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东阳美拉净收入仅有560万元人民币,与当年的业绩承诺目标1.75亿元相距甚远。为此,冯小刚根据协议补偿了业绩差额1.68亿元人民币。算上2018年的补偿的6800万元人民币,冯小刚合计现金业绩补偿超过2.3亿元人民币。
华谊兄弟 收购后,东阳美拉在收入规模上并没有明显增长。2015年以来,东阳美拉收入最高的是2019年,达到2.71亿元人民币。其余年份营业收入也基本在2亿元以内。从2015年到2023年,东阳美拉合计实现收入超过11亿元人民币。
根据 华谊兄弟 披露的数据,东阳美拉从2015年到2023年均实现盈利。其中,利润最高的2019年达到1.64亿元人民币,2023年利润为3800万元。2015年到2023年,东阳美拉合计实现利润超过5.6亿元人民币。
不过,相对于 华谊兄弟 巨大的亏损,东阳美拉的收入和利润规模显得微乎其微。2022年、2023年, 华谊兄弟 分别亏损近10亿元、5.2亿元人民币。
03
电影屡屡“爽约”
作为国内知名影视公司, 华谊兄弟 曾经有过高光时刻。高峰期, 华谊兄弟 每年投资、制作、发行的电影多达十几部。
以2018年为例,那一年, 华谊兄弟 上映的影片包含跨期电影《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小偷家族》《找到你》等。
但这几年来, 华谊兄弟 影视项目投资急剧减少。影视项目进展不顺、票房表现欠安,是造成 华谊兄弟 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
2023年, 华谊兄弟 取得收入前5名的影视作品为《前任4:英年早婚》《回响》《爱很美味》《流浪地球2》和《八佰》。虽然看上去均为知名IP作品,但5部作品合计收入只有2.8亿元人民币。
根据公司披露的计划,2024年, 华谊兄弟 计划上映的电影多达15部,但截至7月24日,其中上映的仅有少数几部,且票房欠安。
如4月20日上映的《屋顶足球》,票房只有103.5万元。6月15日上映的《狗阵》票房3268万元。6月28日上映的《来福大酒店》票房5643万元。
至于上映计划中的《美人鱼2》《志愿军:雄兵出击2》《749局》等重点影片, 华谊兄弟 均只是参投方。
华谊兄弟 近年来的很多电影项目还面临严峻的拖延问题。
好比陆川导演的新片《749局》几年前便出现在 华谊兄弟 2019年年报中。 华谊兄弟 2020年—2023年年报均提到了该片的上映计划,但均“爽约”。
《分手清单》《街头》《马子们》等多部影片,2022年就列入了 华谊兄弟 的上映计划中,直到今天未能上映。
华谊兄弟 拖延最久的知名项目,可能要数冯小刚导演的《手机2》了。该项目开始于2018年5月,但推进进程中引发了一系列风波。近几年,屡有投资者问及该项目的进展及上映计划, 华谊兄弟 未曾明确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