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间, 丹化科技 (600844.SH)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向控股股东丹阳市金睿泓吉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定向增发不超3.035亿股,发行价格1.86元/股,拟募资总额不超5.645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额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丹化科技 证券部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定增旨在补充流动资金。虽然公司目前运行正常,但资金压力的确存在。
此次定增预案的实施或许与近几年 丹化科技 业绩连续亏损、营运资金承压有关。2021年—2024年上半年, 丹化科技 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中研普华研究员袁静美向记者表示,此次定增将有助于缓解 丹化科技 的钱财流压力,提高偿债能力,进而改善财务情况。通过定增募集的钱财, 丹化科技 可以更好地应对经营中的挑战,提升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的稳定运营和发展。另外,这一决策也反映了 丹化科技 对于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希望通过增强财务实力来应对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和挑战。
业绩亏损
丹化科技 聚焦 煤化工 领域,主要业务为煤制乙二醇、草酸等相关产品。近年来,受主要产品价格低迷、褐煤等原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影响, 丹化科技 的经营业绩承压,连年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 丹化科技 营业利润分别为-1.42亿元、-2.25亿元及-4.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分别为-1.04亿元、-2.93亿元及-3.93亿元人民币。
卓创资讯 乙二醇分析师张国梁向记者分析,2020年—2023年,乙二醇行业新增产能持续投放,产能由2019年的1076.20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2984.2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77.29%。乙二醇供应端竞争压力明显增加,国产乙二醇在挤压进口货源市场份额的同时,国产炼化一体化和 煤化工 、大型 煤化工 和早期投入生产的小型 煤化工 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袁静美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受市场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的影响,2023年 丹化科技 乙二醇和草酸产品的年销售均价同比分别下降约14%和16%,而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褐煤的年采购均价同比上涨约33%,造成其处于经营性亏损状态。
今年上半年, 丹化科技 业绩颓势仍未改善。7月8日, 丹化科技 发布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仍为亏损,约为-1.12亿元人民币。
对此, 丹化科技 方面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乙二醇和草酸的产销情况基本正常,但公司经营继续面临困难,主要因素为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公司将积极寻求改善经营状况的渠道。
资金承压
随着主业连续亏损, 丹化科技 的“造血”能力不足,存在较大的钱财流动性压力。
从2022年开始, 丹化科技 经营活动资金流也转向净流出状态。2021年—2024年1至3月,公司经营活动资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1亿元、-4559.42万元、-9416.95万元及-4865.86万元人民币,整体呈下降趋势,资金流较为紧张。
截至2024年3月31日, 丹化科技 资产总计为15.03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7.91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为7.37亿元人民币。然而, 丹化科技 账上资金其实不充裕,货币资金仅为8625.70万元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
丹化科技 方面表示,本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将全额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可缓解资金流压力,提高偿债能力,改善财务情况,提升抗风险能力。
其实,由于连续多年亏损, 丹化科技 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充分的融资贷款。自2023年8月起, 丹化科技 原控股股东、现第贰大股东江苏丹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丹化集团”)累计向其提供财务资助1.51亿元人民币,年化利率在6.5%—7%之间。
由于年化利率高于目前3.45%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相关借款合同在各借款期限内的累计应付利息为652.27万元。 丹化科技 未及时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迟至2024年4月2日才召开董事会对已发生的1.51亿元接受财务资助暨关联交易事项进行追认,并披露《接受财务资助暨关联交易公告》。
对此,2024年5月21日,上海证交所出具《关于对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该决定显示, 丹化科技 接受关联人财务资助,年化利率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构成关联交易,但公司未及时履行审议和披露程序,影响了投资人的知情权。上海证交所对 丹化科技 及当时担任董事会秘书成国俊、当时担任财务责任人蒋勇飞予以监管警示。
供需改善
“从2024年下半年来看,得益于2024年新增产能投放较少,乙二醇供应端增量压力减弱,下半年供需结构虽然预期会由上半年大幅去库存转向平衡到小幅累库,但下半年整体累库幅度较小。在当下乙二醇库存维持中性偏低水平的情景下,乙二醇现货端高库存对价格形成明显压制的机率较低。下半年,乙二醇现货价格预计仍将维持偏强运行状态。”张国梁表示,预计2024年下半年乙二醇现货价格中枢仍将维持在4500—4600元/吨区间。
张国梁进一步分析,2021—2022年受下游聚酯增速放缓影响,乙二醇行业供需进入较长期的累库周期,但自2023年开始下游聚酯行业恢复高增长状态,且随同乙二醇新增产能投放逐步减少,乙二醇供需结构出现明显改善,2023—2024年进入去库周期。
丹化科技 方面认为,2024年国内乙二醇产量增速预计回落,但绝对量仍能维持不小的增长度,主要的增长点来自于年内合计230万吨的新增产能。存量装置预计产出以平稳为主,预计2024年乙二醇国产量将达到1780万—1790万吨。海外市场暂无新增供应,更多地来自于存量装置间的博弈,进口量将压缩至680万—700万吨。
袁静美对记者说,2024年上半年,乙二醇显现“N”字型走势,整体运行价格重心小幅抬升,其主力期货合约价格运行区间为4356—4805元/吨。展望2024年下半年,成本端油价先强后弱,对乙二醇有一定支撑。供需方面,三四季度仍有多套装置计划检修,供应回升空间受限,而下游随着旺季来临,需求再度回暖,叠加聚酯新装置投入生产,进一步增加对乙二醇的切实需求量,乙二醇下半年供需格局尚可,整体运行重心有望进一步抬升。
丹化科技 方面表示,从需求环节来看,2024年聚酯新产能增速预计在9%附近,产量增速在7%附近。从产品结构来看,2024年聚酯产能投放主要聚焦在聚酯瓶片,而长丝投入生产已经进入尾声,基于2024年扩产情况,预计长丝的整体景气度会好于短纤和瓶片,而瓶片2024年会面临较大的库存和负荷压力。
袁静美指出,2024年下半年,煤制乙二醇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显现出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市场环境,将朝科技化、优质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