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加快缔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为加快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激发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活力,催生 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上海科委、闵行区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其中提出,要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构建科技企业培育体系,给予第壹次达标的瞪羚企业、 独角兽 企业支持。揭榜“大零号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榜单的,给予揭榜额50%、最高2000万元支持。
据亿邦智库《2023—2024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报告》,自2020年以来最新一轮出海潮中,新锐出海企业面临着出海战略定制和合规化、精细化的战略选择和可持续发展等难题,成熟的出海企业则面临着产品创新和本土化。
目前上述难题正在逐步破解,上海目前正助力科创企业加速“走出去”。据“上海黄浦”消息,在今年黄浦科创集团与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签约合作,为沪港企业家在沪投资兴业提供机遇。
另一方面,企业平台也开始助力本土科创企业在海外“落地发芽”。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亚太、欧洲、拉美、中东、非洲等地5000家草创企业借助相关企业平台已实现低成本敏捷上云、云上创新;并协同相关平台内外部生态资源,提供技术、管理、营销、增长等多维度的支持,助力创业伙伴加速商业成功。
瑞因凡(nyonic)首席运营官周亮在日前举行的华为云加速营结营开放日上就表示,公司提供端到端的模型训练解决方案广泛运用于制造业、汽车行业等多个行业。记者了解到,成立直到今天,nyonic已为汽车和金融等行业提供了强大的AI赋能,有效助力不同行业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
“基于团队深刻的模型认知、行业经验和产品化能力,nyonic已成功开发多个专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并与多个行业龙头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周亮表示。
在未来,上海科创企业出海速度还将加快。以闵行区为例,据“今日闵行”消息,闵行区各条线和板块正在排摸已经或计划出海的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现场办公、联席会议等制度,开拓信息渠道,引入服务机构,线上实时对接,线下搭建平台,“组团”为企业缔造“出海的大船”,并一路保驾护航,探索一套“出海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