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消协 -职业闭店人-成为预付式消费维权阻碍

【消费者】中消协 -职业闭店人-成为预付式消费维权阻碍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8-1 9:47:0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消费者】 【职业闭店人】 【消费维权

  北京商报讯(记者蔺雨葳)8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消费维护权益舆情热点。其中,现制饮品品牌屡现过期食材等诸多问题;“职业闭店人”成为预付式消费维护权益阻碍;微短剧付费乱象、内容违规问题频发位列舆情热点前三。

  具体来看,上半年,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茉酸奶等新式茶饮品牌“致歉”屡上热搜榜,食材超过有效期、店员责任意识差、门店管理流程混乱等引发的 食品安全 问题是这些品牌被媒体曝光的主要原因。有的品牌以“新鲜现做”为卖点却无法保障食材的安全性,引来消费者直呼“塌房了”。相关事件中,个别店员“过没过期靠嘴尝”“喝了顶多拉肚子”等表态反映出商家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心理,招致消费者反感。

  值得注意的是,中消协指出,“职业闭店人”成为预付式消费维护权益阻碍。近年来,在一些早教机构、健身房、理发店、瑜伽馆“老板跑路”引发的消费维护权益事件中,“职业闭店人”群体愈发受到舆论关注。

  早教机构金宝贝在江苏南京多个门店“一夜闭店”事件中,很多消费者反映“职业闭店人”似乎成为商家跑路的“帮凶”,北京早教机构 美吉姆 、纽哈顿闭店事件中,也有家长反映遇到了相似的情景。商家因经营不善而闭店,聘请“职业闭店人”参与收尾工作,看似是给消费者提供了一条维护权益途径。然而,实际上这些“职业闭店人”对消费者协商退还预付款等合理诉求不予回应,或是给出虚假承诺,徒增消费者的维护权益成本,甚至有的“职业闭店人”与“跑路商家”狼狈为奸,打起“割消费者韭菜”的歪心思,钻法律的空子,以实现不法目的。

  舆论认为,“职业闭店人”帮助“跑路商家”逃避法律责任的做法,极大损害了预付式消费商业模式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损害了营商环境。部分媒体在“‘起底’职业闭店人”报道中表示,“职业闭店人”群体及相关“配套服务”,有逐渐形成一条灰黑产链条的危险。

  舆论呼吁,针对“职业闭店人”该类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规范整治,对其身份和性质进行认定,并且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让“职业闭店人”无空可钻。

  另外,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护权益舆情还存在微短剧付费乱象、内容违规问题频发;网络平台自动续费“开通容易退订难”;演唱会“柱子票”影响消费者现场体验;“花鸡里没有鸡”袒露商家“推责”问题;平台经济 大数据 “杀熟”频现等热点。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消费者】  【中消协】  【加价选座】  【行业惯例】  【中国消费者协会】  【公司登记】  【预付费】  【职业闭店人】  【健身房】  【金蝉脱壳】  【法定代表人】  【北京市】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