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愤怒的老车主涌入了极氪总部大厦,经销商门店,和直播间,要求极氪汽车对"半年两次迭代"的事情给出说法和相应的补偿。来自五湖四海的社会舆论也将极氪汽车屡次推上热搜。
这场风波源于一场新车发布会。8月13日晚间,极氪汽车对旗下两款主力车型极氪001和极氪007进行了改款,其中,2025款极氪007除四驱性能版外,其它版本降价2万~3万元不等;新款极氪001价格保持不变,但新增了一个25.9万元的入门车型。
这时,极氪汽车还发布了新一代的金砖电池、智能座舱和自研浩瀚智驾系统,这三项新技术均搭载在了新款极氪007上,新款极氪001也首发搭载了新一代的AI OS和浩瀚智驾2.0。
新品技术迭代和降价,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在极氪汽车老车主看来,这是一种"背刺"。刚买的新车变成了旧款,新款车不仅便宜而且还"大碗",基于此,老车主会发生负面情绪也情有可原。
但另一方面,迭代和降价本就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尤其是汽车进入"新四化"时代后,这种趋势被不断加速。这也造成老车主和技术快速迭代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水平。
过去几年内,因为降价和换代而造成的老车主维护权益风波上演了很屡次,包含 特斯拉 、理想、小鹏等车企都曾遭遇过。对于当下 新能源 汽车的迭代速度,市场应该已经有了初步认知,为啥此次极氪汽车的迭代风波还会闹得如此满城风雨?
这主要源于极氪汽车的此次迭代速度再次刷新了市场认知。此前,传统车企大改款的周期往往是5~6年,随着 新能源 汽车技术升级太快,这个周期缩短到了1~2年,尔后,造车新势力每年一次的"进化日""AI Day"等各种定期活动,也将市场公认且能够接受的新车换代周期固定在了1年,这基本上已经和智能手机的迭代速度一致。
作为大宗商品的汽车,却和作为快消品的电话一样更新换代,已经挑战了很多消费者的认知。但此次极氪汽车却再次打破了原来新势力确立的这种规律,将迭代速度进一步提高到了半年一次。
今年2月27日,2024款极氪001才正式上市,直到今天不到半年,而去年底,老款极氪007正式上市,直到今天也仅8个半月。这也造成,今年内,消费者买到的极氪001可能是2023款、2024款或2025款,这也被网友戏称极氪"一年磨三剑"。
市场认知的再度被打破,极氪汽车无疑要承受"先破后立"所造成的首当其冲的非议。
对于老车主的愤慨,极氪汽车官方在8月14日解释称,2024款极氪001在2023年初就确认并立项研发,当时并没有规划采用浩瀚智驾方案。但事后,极氪汽车发现智能驾驶是影响用户选择极氪001的一个因素,很多极氪001的潜在用户呼吁能够选择浩瀚智驾方案,因此,原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的浩瀚智驾版提前实现了第壹阶段功能的上车。
整车、三电、座舱都需要进行更新的车型,开发周期大约要14~18个月。为啥极氪汽车将原本在今年年底上市的新款极氪001提前了约4个月上市?答案特别明显,即市场极致的内卷,让极氪汽车不得不"加班加点"地赶进度。
在价格战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一味地牺牲利润率来保全市场份额的策略无疑其实不长久,那么技术走在别的车企前面,就成了车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比亚迪 老总兼总裁王传福曾指出,当下行业不是"大鱼吃小鱼",可能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意味着跑得慢的企业在未来生存压力会更大。
7月底,政治局会议定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但对于当下这种极致内卷的格局该如何打破的问题,市场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参照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市场的真正稳定可能要等到汽车品牌洗牌至仅剩少数幸存者为止。
在这之前,内卷是消费者、车企、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囚徒困境",而愤怒的老车主们只是这个时代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