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基金专业买手的FOF”,近期也卷入了风口浪尖。
有市场观察者直言,“FOF产品已经跌落神坛”,亦有不同观点表示,“FOF从未被神化,也木有跌落神坛一说”。
自2017年9月8日首批公募FOF产品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来,国内公募FOF已历经近七年的风雨历程。虽然在2019至2021年间曾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近期市场数据显示FOF产品似乎正经历一段挑战期。
业绩来看,年内FOF更是表现平平,截至8月17日,超过七成的产品收益告负,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46%。
整体规模统计来看,在公募行业整体规模持续增长的情景下,FOF产品却陷入了发展瓶颈,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规模却在不断下降。目前FOF产品数量为501只(仅计算主代码),较年初时新增了15只,规模为1431.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却缩水了123.26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年内还有多只FOF清盘,部分产品也沦为迷你基金濒临清盘。
在业绩与规模外,FOF更有人才流失的危险。目前,浦银安盛基金公告称该公司FOF业务总监陈曙亮一次卸任了在管的9只产品,并且不再转任公司其它岗位。8月以来,也有23只FOF的基金经理离任。
市场人士认为,当前FOF产品优胜劣汰趋势愈加明显,清退速度正在加快。在此环境下,一些基金经理或因职业发展另谋前途,或因管理绩效欠安而被解聘。
国外成熟市场FOF产品的市场占比能达到10%以上,相较而言,国内公募FOF发展直到今天,仍是“做不好,长不大”。
困境一:业绩欠安,专业买手优势渐微
“近年来,市场类型的快速转变对主动管理型基金构成了巨大挑战,而FOF作为紧密跟踪这些基金表现的产品,难免受到波及。”一位FOF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共501只FOF基金,今年以来有371只净值增长率告负,占比超过七成。
具体来看,混合型FOF基金和股票型FOF基金收益较差,如华夏聚盛优选一年持有A为-17.49%,平安盈诚积极配置6个月持有A、富国智鑫行业精选A净值下跌幅度均达到16%以上,共有41只FOF年内净值下跌幅度超过10%。
FOF产品还有优势么?
或许一组数据能给出答案。整体来看,股票型FOF基金近6个月的平均回报为-2.81%,近一年的平均回报为-20.20%,近两年的则为-27.96%;混合型FOF基金的近6个月回报为0.25%,近一年回报为-6.40%,近两年的为-6.84%;债券型FOF基金的数据分别为1.52%、1.63%、1.23%。
对照来看,普通股票型基金近6个月平均回报-0.62%、近一年的为-14.91%、近两年的为-22.71%;偏股混合型基金近6个月的平均回报为-1.02%、近一年的为14.92%、近两年的为22.38%;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数据则为1.95%、2.97%、4.37%,短债型基金分别为1.47%、2.62%、4.05%。
结论不问可知,股票型FOF对标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FOF则对标偏股混合型基金,甭管是短时间回报还是中长期回报,前者的回报都明显低于后者,债券型FOF的回报表现也不及中长债基;仅有债券型FOF在短时间回报略高于短债型基金。如此来看,专业基金买手的优势渐微。
有投资者称,“这样的业绩买FOF还不如自己买基金。”
面对市场低迷的行情,按理说FOF基金应大有可为,通过减少回撤来留住投资者,但现实却很残酷,FOF在市场动荡中并没有很好的真实写照出他们在选基和行业配置上的专业性。一位资深基金研究员也直言,“做FOF不是容易的基金拼盘,更需要具备精湛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并对各类资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FOF都在买些什么呢?
中泰证券 研报显示,二季报显示,FOF主要配置的子基金类型为债券型,规模为420.98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50%。其次为混合型基金,规模181.12亿元人民币,占比接近25%。FOF会持有相对较高比重的股票型基金,但并没有买进前十,无法在季报中彰显出来,前十大子基金还是以债券型基金为主。
重仓个股方面,FOF通过直接购买的形式持有金额最高的股票为 宁德时代 ,共被22只FOF持有,总金额为1.82亿元人民币。前二十持仓个股共涉及14个行业,没有明显的行业偏好。
行业配置方面,FOF直接持有个股中,占比最高的行业为电子设备及 新能源 、有色金属和电子。医药行业为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占比第叁的行业,但FOF持有个股中属于医药行业的占比仅有1.44%,差距超过8%。另外,FOF明显持有更高比例的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属行业个股。
困境二:规模向下,迷你基激增
从规模方面看,FOF同样面临危机。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FOF总体规模呈下降趋势,二季度末时,FOF基金规模为1431.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了123.26亿元;分类型看,股票型FOF基金当前为8.6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08亿元人民币,混合型FOF规模最大,为1385.7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12.03亿元人民币,债券型FOF为37.03亿元人民币,下降10.16亿元人民币。
清盘的基金方面,FOF也有很多。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1只FOF清盘,已接近去年全年12只FOF清盘的水平。另外,全市场还有很多FOF在生存线上挣扎,Wind数据统计,共有130只FOF规模小于5000万元人民币,占比约26%,29只FOF规模仅为百万水平。66%的FOF规模小于2亿元人民币。迷你FOF众多。
新发FOF来看,该产品的首募规模不大,提供的增量也是微乎其微。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26只基金成立,发行份额为89.85亿份,平均发行份额仅为3.46亿份,发行规模最大的为东方红欣悦稳健配置3个月持有,发行份额达36.90亿份。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总结原因,FOF规模的下滑主要受到业绩持续承压的影响。这一趋势的转折点可以追溯到2022年年初,当时公募基金业绩达到了颠峰。随着公募基金的波动持续加剧,FOF规模也在不断缩减,投资人的参与热情和市场热度逐渐减退。
困境三:管理人才流失,FOF基金经理变动频繁
在规模与业绩的双杀下,FOF管理人才的流失无疑是“压垮骆驼的稻草”。
从近期来看,FOF基金经理的变动也较为频繁。目前,浦银安盛基金原FOF业务总监陈曙亮“清仓式”卸任9只FOF基金经理的职务,管理的基金除了三只与人共管的,另外六只转至缪夏美和李子宸两位基金经理。
当前浦银安盛基金的FOF团队仅剩上述2位基金经理,其中缪夏美管理7只基金,管理基金总规模为35.76亿元人民币,李子宸管理3只基金,管理基金总规模为1.15亿元人民币,两人总共管理规模为36.91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8月初,因工作调整, 国泰君安 资管原基金投资部丁一戈同样一键清仓卸任了6只FOF的基金经理职务,现已不再管理该公司旗下的任何基金产品。这6只基金目前分别由高琛和陈义进接管。
国泰基金的周珞晏也于8月17日卸任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基金经理,由共同管理该基金的曾辉继续管理。
整体统计来看,8月以来,共有23只FOF的基金经理离任,今年以来该数据则达到了95只。
针对备受市场关注的FOF行业槽点,许多基金业内人士提出了建议。财联社记者汇总了以下四个关键点:第壹,基金经理需优化投资组合,强化对基金的研究和筛选,提升FOF整体业绩表现。第贰,合理控制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以降低成本,增强FOF的市场竞争力。第叁,创新产品设计,推出不同化和创新性的FOF产品,以满足不同投资人的切实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还需巩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以提升客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