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转债市场因为持续受到信用风险事件的冲击而“跌跌不休”,已经进入量价双降的时刻。
8月23日,中证转债指数盘中再创年内新低,月度来看已经连续下跌三个月,年内下跌幅度达到6.71%;同时,转债市场的成交量也有所下降,日成交额已经从高点的千亿元级别回落至500亿元上下,大量低价转债跌破面值,退市和违约事件频繁出现。
长期以来,转债市场的“零违约”造成市场普遍高估其“下有保底,上有收益”的特征,整体估值持续偏高。但在今年,风险事件的爆发正在重塑转债市场的估值体系,也在推动公募基金重新审视转债的投资策略。
三大因素
造成转债市场调整
从今年来看,本轮转债市场调整开始于5月中下旬,彼时,搜于特公告因巨额债务逾期未偿还,造成流动性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搜特转债成为首只本质违约的可转债,打破了可转债市场此前30多年的“零违约”神话。
随后,鸿达退债、 蓝盾退 债、岭南转债、广汇转债等个券的信用风险事件接连爆发,叠加持续低迷的权益市场行情,转债市场遭遇较大的下行压力,并且开启了一波以中低价券、弱资质转债为主的“杀跌”行情。
Wind数据显示,自2024年5月17日(首例可转债违约事件发生日)至8月23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从最高点回撤了10.97%。可转债基金的下跌幅度则更为明显,有29只可转债基金近三个月的下跌幅度超10%,其中,上银可转债精选A、招商安瑞进取A分别下跌了15.41%、15.18%,在同类基金中下跌幅度靠前。
华宝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混合资产部总经理李栋梁认为,近期转债市场的调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方面,权益市场的情感间接影响了可转债市场的信心。尽管从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总体显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但短时间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较弱,造成权益市场6月份以来经历了一定水平的调整,市场或对转 债转股 期权给予更低估值。
另一方面,受益于2021年以来“固收+”基金扩容等原因,可转债估值中枢抬升到了历史高位,本轮调整也是可转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逐渐消化估值的过程。
另外,个别风险事件也让可转债信用风险面临再定价的压力。2024年8月14日晚, 岭南股份 公告转债不能按期兑付本息,成为第四只本质违约转债,尽管此前市场有一定预期,但相关事件对各方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均构成一定抑制,对转债市场尤其是低价转债造成了一定冲击。
基金重新审视
转债投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转债以其“零违约”的历史表现,使得市场普遍认为其是“下有保底,上有收益”的稳健型资产,甚至过分虚构“债底”的作用,而忽视转债自身的信用风险。但在今年,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得到重估,公募基金也正在重新审视转债的投资策略。
好比,“双低策略”是可转债基金和“固收+”基金较经常使用的打底策略,即以优质低平价转债(一般低于130元)、低转股溢价率转债(一般低于20%)为主,投偏债型转债居多,进行防守配置;投偏股型转债较少,作为进攻型配置。
这一策略曾在相当长时间内被市场验证有效,成为市场投资的主流方式之一。但在今年,由于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转债的估值体系和价格中枢不断重塑,市场的“债底”在一次次违约事件中向下突破,传统“双低策略”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
“以前,投资者经常使用退可守、进可攻来阐述转债,但现在这两个方向上都有所弱化。” 李栋梁表示:“尤其是由于市场对于退市风险、信用风险的担忧提升,会对转债的纯债价值,或说纯债的到期收益率要求提升,这就可能造成少数转债下跌。而且机构的表现或许会加剧这一现象,机构占比略高的转债一旦出现负面事件便会被要求出库,进而造成相对迅速的下跌。”因此,在他看来,转债估值的不确定性相比以往明显提升,一些低价转债反倒波动会更大,公募基金需要去重新审视转债的投资策略,要更加仔细地去做信用风险和退市风险的甄别。
浙金信托也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以来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尤其是岭南转债违约事件的发生,或将完全改变部分投资人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市场可能会形成一个“策略出清”的阶段,这也是风险事件后转债市场下跌的原因之一。
关注 机构重仓 转债
的反弹机会
展望后市,虽然短时间来看,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或将继续造成转债市场尤其是低价转债的波动,但从中长远来看,多家基金公司认为,在能够充分排除个券信用风险的条件下,当前市场价格已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在不明确的市场环境下,转债仍是当前大类资产配置中较好的决策。
博时基金基金经理桂征辉认为,当前可转债的“转债价格低、转股溢价率高”,尽管当前仍然面临股市反复探底的危险,但相较于股票而言,可转债当前的危险收益已经“非对称”。从绝对收益角度动身,当下的可转债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不过向上弹性相比股票可能较为不足。另外,可转债的信用风险扰动较此前增多,把握转债投资机会时需仔细评估个券的信用风险。
李栋梁也表示,在经历了前期的估值、平价双调整后,当前的可转债从绝对位置来看或已经调整出估值洼地,配置价值凸显。一方面,转债百元溢价率已经调整至2021年初“固收+”基金扩容前水平,且已经有近一半的可转债跌破债底,目前位置,转债或具备一定的估值自发修复动能。另一方面,在纯债收益率逐步下探的大环境下,转债的机会成本或在降低,投资性价比有望逐步显现,叠加再融资政策的收缩,目前转债的供需格局较为健康,这些都构成了转债中期反弹的条件。
结构层面来看,李栋梁建议投资者关注本轮转债踩踏行情造成的 机构重仓 转债的反弹机会,包含信用风险可控的银行、央企转债和部分绝对价格较低的双低品种,另外,上半年财务报表表现优异的正股对应转债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而对于弱资质低价转债,他认为,尽管短时间内不排除存在错杀的存在性,但缺乏向上修复动能,交易上以规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