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21深度 - 上市一年半亏掉近10亿、股价跌超七成 安达科技上市即亏损背后的IPO迷思

【安达科技】21深度 - 上市一年半亏掉近10亿、股价跌超七成 安达科技上市即亏损背后的IPO迷思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8-31 11:18:1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安达科技】 【净利润】 【IPO

K图 830809_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伊铭韵广州报道

  8月30日,安达科技披露2024年中报,中报显示,其上半年净收入亏损3.57亿元人民币。加上2023年亏损的6.34亿元人民币,安达科技在18个月内亏掉了近1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安达科技于2023年3月登陆北交所,上市前夕的2022年,净收入高达8.11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安达科技上市当年即亏损,上市一年半亏掉近10亿元人民币。而其上市时合计募资6.50亿元人民币,如今已经亏完。

  净收入大势所趋,安达科技股票价格也随之跳水。截至8月30日收盘,其股票价格已经跌至每股3.49元,仅剩发行价的26.85%。

  上市当年即大幅亏损,安达科技及其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 不久前也被交易所点名, 中信证券 同时收到贵州证监局警示函。

  针对安达科技上市即连亏,并且上市前年度利润之差高达14.45亿元人民币,有市场人士怀疑其涉嫌欺诈发行。

  根据受访保代分析,此前的确存在少数企业备战IPO之时突击做业绩的情景,如此操作将透支企业后续数年间利润与收入,也即容易引发企业上市后业绩变脸。

  不过,对于强周期企业而言,行业因素也是其业绩骤变的关键所在。“看到企业业绩大变脸的同时,也应结合行业因素综合考虑。”受访人士直言。

  以研发、生产、销售 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为主的安达科技,即属于强周期性的磷酸铁锂企业,在其上市前的2021年-2022年,正是磷酸铁锂行业高光时期。

  然而,待其上市以后,行业产能过剩逐渐加剧,磷酸铁锂价格大势所趋,磷酸铁锂企业业绩随之大幅滑坡,安达科技未能幸免。外加安达科技2022年8.11亿元的净收入在行业内其实不算高,行业拖累之下业绩骤降,利润大幅亏损。

  上市一年半巨亏近10亿

  由于上市当年即亏损6.34亿元人民币,安达科技及其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 不久前收到北交所罚单。8月30日,安达科技披露2024年半年报,从半年报来看,业绩滑坡进一步加剧;各主要财务数据悉数滑坡,其中,营业收入缩水62.57%至6.77亿元人民币,净收入锐减48.39%亏损3.57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安达科技2023年3月23日方在北交所上市,上市之前的2021年、2022年,其净收入分别高达2.31亿元和8.11亿元;然而,在其上市的2023年,净收入却大势所趋,以亏损6.34亿元收场。

  换言之,上市前后年度,安达科技净收入之差高达14.45亿元;上市一年半,亏掉近10亿元人民币。

  IPO首发上市,安达科技合计募资6.50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其首发募资已经被亏完。

  业绩大跌之下,安达科技股票价格也连续跳水。截至8月30日收盘,股票价格已经相对发行价跌去73.15%。2023年3月1日以来北交所先上市企业共76家,相对发行价下跌幅度最大的即是安达科技。

  这时,从发行PE来看,安达科技同样是76家企业中的最高者,高达34.47倍,发行PE在30倍以上的仅有4家。

  值得注意的是,安达科技上市之路颇为迅速,并且招股书所涉报告期恰为其近年来仅有的未亏损年份。

  2022年10月,安达科技递表北交所,2个月后即过会,2023年1月注册成功,3月23日敲钟上市。从申报到上市,安达科技只用了5个月。

  由于递表后的IPO之路仅用时5个月,安达科技招股书所涉报告期较短,仅包含2021年和2022年1-6月,而这恰好为其近年来的业绩最佳期。

  2022年上半年,其净收入超6亿元人民币,下半年降至2亿余元。而在2019年和2020年,安达科技净收入则为负值,分别亏损2.24亿元和1.86亿元人民币。

  加之安达科技2023年起净收入再度转负,这意味着,安达科技抢在业绩最佳时期成功IPO,而IPO前后皆亏损。

  企业上市当年即亏损,是否存在欺诈发行可能?

  根据受访保代分析,对于企业而言,更高的业绩,尤其是更高的业绩增幅,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尽快上市,而且可以为其造成更高的PE和募资规模。因此,实践中,的确存在个别企业冲击做利润的情景。

  冲击做利润,即把本该在未来几年徐徐实现的收益提前计入财务报表;操作方式上,典型如把货提前压给经销商,以实现利润、收入的短时间大幅增加。但由于此种操作造成利润、收入的提前预支,将会对其后续几年收入发生一定拖累,容易为上市后业绩变脸埋下隐患。

  该保代同时表示,如今,随同IPO全流程严监管的推进,敢于如此操作的企业和投行已经几乎无存。

  行业周期“背锅”?

  在受访人士看来,安达科技上市前后业绩大变脸,的确存在企业自身原因,但由于其属于强周期行业企业,行业周期性变化造成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

  安达科技于1996年8月建立于 贵州省 开阳县 ,属于磷酸铁锂企业,是以磷酸铁 锂电池 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为核心产品的 新能源 材料研发与制造商。该材料是 新能源 汽车动力电池和 储能 电池制造的核心材料,安达科技收入来源为直接向客户销售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

  磷酸铁锂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对于强周期行业而言,行业黄金时期,企业普遍业绩暴涨;而一旦进入产能过剩阶段,企业收入则极易集体大滑坡。

  安达科技上市前后,磷酸铁锂即由黄金时期转入产能过剩期。

  2021年-2022年,是磷酸铁锂的黄金时期,价格达到每吨10万元甚至15万元以上;2023年走上下坡路,年底直到今天价格未再突破每吨5万元。其中,2023年需求增速下滑,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行业新增的产能集中释放,供需从平衡快速切换到过剩。

  受此影响,磷酸铁锂企业于2021年-2022年业绩组团大增,又于2023年起共同缩水。

   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富临精工 是安达科技的四大典型同业企业,并且均为上市公司。毫不例外,四家企业2023年业绩系数大幅锐减,其中三家亏损。

  其中,早于安达科技30天登陆创业板的 湖南裕能 ,是唯一一家2023年实现盈利者;2023年实现净收入15.8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42%,但其2023年与2022年的净收入之差高达14.25亿元人民币,与安达科技的14.45亿元之差较为接近。

  2019年4月创业板上市的 德方纳米 2023年利润亏损最为严重,亏损高达19.82亿元人民币,其2023年净收入较2022年减少43.89亿元人民币。安达科技亏损6.34亿元的收益表现,与之相比则显得不差。

  2022年9月科创板上市的 万润新能 、2015年3月登陆创业板的 富临精工 ,2023年净收入则分别为-15.47亿元和-5.83亿元人民币。

  不过,假如从2024年中报披露的毛利率来看,安达科技则与同业存在较大差距。

  安达科技毛利率为-9.04%,在五家企业中表现最差,并且跑输表现次差的 德方纳米 (-2.00%)7.04个百分点。其余三家企业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则为正,其中, 富临精工 最高达到12.37%, 湖南裕能 为8.17%, 万润新能 结束亏损实现盈利至0.51%。

  值得强调的是,从相对发行价涨下跌幅度来看,以8月30日收盘价计算,安达科技、 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富临精工 五家企业中,只有2023年2月创业板上市的 湖南裕能 尚未跌破发行价,其较发行价上涨10.94%,其余四家下跌幅度均在40%以上。跌去73.15%的安达科技排在倒数第贰, 万润新能 下跌幅度最大高至91.40%, 富临精工德方纳米 分别较发行价跌去52.18%和42.44%。

  “强周期”企业上市是否需要“等一等”?

  除了安达科技,2023年2月17日北交所上市的利尔达同样上市当年即亏损,但其亏损额为1831.71万元人民币,明显小于安达科技;利尔达保荐机构 国信证券 今年5月因此被浙江证监局点名。

  利尔达与安达科技一样,均属于强周期行业企业。

  值得思考的是,对于强周期行业企业上市,是否需要更多考虑行业因素?

  在受访人士看来,与一般企业不同,强周期行业企业业绩更易大起大落。有鉴于此,对于强周期行业企业上市而言,可以从两个维度多加考量。

  一方面,企业业绩大幅上涨时,考虑有多少是行业上行期造成的业绩普涨?与同业中的优秀者相比,企业是涨是跌?

  另一方面,一旦行业转入产能过剩期,企业业绩很可能断崖式下跌,产能过剩期何时到来难以预测。对企业招股书的考察时间段是否需要适当延长,强周期行业企业上市速度是否不宜过快?

  回至安达科技IPO之路。其业绩在2019年、2020年两年亏损。2021年随同行业上行期的到来,安达科技净收入快速增长并结束亏损实现盈利;2022年1-6月,行业风口仍在,业绩继续上涨。

  彼时,北交所开市不久,审核相对宽松,每月新上市企业9家左右,对于高利润的 专精特新 企业尤为欢迎。

  安达科技冠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名,抓住行业风口下的业绩大增快速启动IPO,2022年10月向北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3个月后成功注册,5个月后敲钟上市。

  然而,上市次月安达科技披露2022年半年报,上市前夕的2022年下半年,其净收入较上半年已经减少约4亿元人民币,增速明显放缓。再到2023年年报披露,6.34亿元的净收入亏损令人大跌眼镜。

  相较于业绩变脸,在行业已经出现业绩拐点的情景下,市场还是给出极高的发行PE,其背后所涉及到的IPO定价逻辑的非理性或不专业,更加值得深思。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新易盛】  【光模块】  【净利润】  【业绩预告】  【2024】  【天娱数科】  【市盈率】  【市净率】  【司法拍卖】  【002713】  【控股股东】  【广州银行】  【2025】  【飞宇科技】  【业绩快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红塔证券】  【董事长】  【身陷囹圄】  【IPO】  【一心堂】  【京东方】  【TCL】  【管理层】  【LPR】  【并购重组】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