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已有公司8连板!起底华为三折叠屏手机供应链 - 谁是真正的MateXT概念股?

【数据通信】已有公司8连板!起底华为三折叠屏手机供应链 - 谁是真正的MateXT概念股?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9-4 22:44:2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数据通信】 【Wi-Fi】 【数字经济】 【折叠屏】 【供应链】 【概念股

K图 603626_0

K图 600552_0

  华为新机“MateXT非凡大师”未发先火,距离发布不到一周就已经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

  图源:截图自余承东微博

  目前 华为概念 中的铰链概念股 科森科技 (603626.SH)走出8连板行情,而 凯盛科技 (600552.SH)一度7天4板,不过9月4日盘中跌停,截至收盘跌7.85%,报14.80元/股。

  之后,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的关于股票价格异动的危险公告称,两家企业相关的业务上的占比均不高于3%。

  另外,同为华为铰链概念 东睦股份 (600114.SH)也在9月3日一度涨到历史最高股票价格,面板厂商 维信诺 (002387.SZ)9月4日收盘涨9.97%,报7.28元/股,京东方(000725.SZ)9月3日涨了1.57%,9月4日持平,报3.89元/股。

  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多家华为产业链上市公司,试图剖析谁是真实的华为“三折叠屏概念股”,由于保密协议约束,多家企业不愿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但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上述上市公司多数在早前已经与华为有过合作背景。

  有接近华为产业链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三折叠屏手机的关键在于铰链和屏幕。有产业链人士透露,之前和华为合作的供应链巨头有积极入局的,好比 蓝思科技 (300433.SZ),也有此前一直合作的供应链巨头此次没有参与到三折叠屏的生产,还在观望。

  未发先火

  自8月23日以来, 科森科技 已连收8个涨停板。9月4日 科森科技 盘中涨停,截至收盘,上涨幅度达9.97%,报10.92元/股。

  9月3日、9月4日, 科森科技 连续两天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公告表示,近期关注到公司被媒体列入折叠屏概念股,经自查,公司的折叠屏铰链组装业务客户单一,目前公司通过外购结构件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的组装。截至公揭发布之日,2024 年度尚未形成营业收入。公司预计该业务年内引发的收入占 2024 年度营业收入的比率不到1%,对公司2024年度整体营业收入贡献有限。

  公告还称,今年上半年, 科森科技 归母净收入亏损1.61亿元人民币, 科森科技 预计2024年度亏损,“目前股票价格已经严重背离公司基本面,存在过度非理性炒作风险。”

  图源:截图自 科森科技 公告

  资料显示, 科森科技 主要以精密压铸、锻压、冲压、CNC、激光切割、激光焊接、MIM、精密注塑等制造工艺、技术为基础,以精密模具设计、生产为支撑,为客户提供精密金属、塑胶结构件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部分组装服务。其中,在消费电子领域, 科森科技 提供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的外壳、中框、中板、按键、标志、转轴(铰链)等。

  之前, 科森科技 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客户包含看华为、苹果、亚马逊、谷歌等企业。

  目前苹果没有折叠屏产品,而 科森科技 在公告中表示客户单一,这也在侧面印证了其是华为折叠屏手机铰链供货商。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早在2022年11月3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 科森科技 就表示从3年前开始布局折叠屏业务,主要供货华为。以此计算, 科森科技 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在折叠屏领域与华为展开了合作。

  而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老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老总余承东在微博表示,新产品这是5年的坚持与投入,按时间算也刚好是2019年开始筹备。

  但至于 科森科技 是否为华为发布三折叠屏手机供货商之一, 科森科技 董秘办人士非常谨慎地回应时代周报记者“不清楚情况”,“可以明确的是,我们有折叠屏铰链组装业务。”

  另一家备受关注的供应链企业 凯盛科技 此前实现了7天4板。

  9月3日收盘后, 凯盛科技 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表示近期关注到公司被媒体列入折叠屏概念股,经公司自查,公司生产的超薄柔性玻璃(UTG)直到今天引发的收入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不足3%,预计对公司2024 年整体营业收入贡献有限。

   凯盛科技 上半年营业收入22.17亿元人民币,归母净收入4163.79 万元人民币,分别同比下降9.64%和47.60%。

  公揭发布后, 凯盛科技 9月4日盘中一度跌停,截至9月4日收盘跌7.85%,报14.80元/股。

  据 凯盛科技 今年半年报介绍,公司有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板块。显示材料业务主要包含超薄电子玻璃、柔性可折叠玻璃(UTG)、ITO 导电膜玻璃、柔性触控、 面板减薄、显示触控一体化模组,拥有较为完整的显示产业链。

  今年上半年, 凯盛科技 UTG二期项目厂房已建成并具备部分产能规模,在市场方面已导入下游面板企业、终端厂商等许多家客户群体池。同时 凯盛科技 也在开发超薄柔性玻璃原片一次成型技术,当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凯盛科技 曾于2019年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显示板块业务包含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工控产品、 智能家居 等的显示触控模组,直接或间接为亚马逊、三星、华为、LG、京瓷、联想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提供产品服务。

  2022年,有投资者向 凯盛科技 提问:“华为公司不用贵司的UTG成品,是技术上问题还是成本上问题?” 凯盛科技 彼时回应称,公司与核心客户目前合作良好,会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产品。

  2023年, 凯盛科技 在回复投资者关于公司的UTG和华为折叠屏是否有合作的问题时,称公司UTG产品与主流折叠手机客户都在开展不同水平的合作。

  对于市场传言传 凯盛科技 系华为UTG项目唯一、独家供货商。时代周报记者就此向 凯盛科技 求证,但公司董秘办回应称“不太清楚”。

  “卷入”三折

  另外,铰链供货商 东睦股份 等,屏幕供货商京东方、 维信诺 等,和电池供货商 欣旺达 ,均在此次华为三折叠屏手机“预热潮”中受到关注。

  但有产业链人士跟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其实不是所有华为供应链公司都参与到此次三折叠屏的生产,有此前一直合作的供应链巨头暂时还在观望,但如 蓝思科技 等就已经参与进来。

  但 蓝思科技 的相关责任人也木有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但此前 蓝思科技 在投资者平台回复“公司和华为有没有业务合作?有没有参与华为三折叠屏方面!”这一问题就表示“公司与头部消费电子品牌都形成了长期的深度战略合作,成为外观件、结构件、功能模组的主力供货商。”

   蓝思科技 还表示“早已布局UTG和CPI等折叠保护屏的制造工艺,配合各大品牌进行研发生产,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手机各种材质的柔性屏、后盖、摄像头等结构件和模组的能力。但根据客户保密要求,公司不便披露相关具体信息。”

  另外, 东睦股份 也是华为手机MIM件的主要供货商之一。根据《证券时报》2023年8月报道, 东睦股份 旗下子公司东莞华晶粉末公司于2018年成功进入为华为供应链体系,成了华为柔性屏手机转轴MIM精密结构件、智能手表产品MIM精密结构件产品的主力供货商。

  今年半年报显示, 东睦股份 所属行业为粉末冶金(PM)行业,其中的MIM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是折叠机MIM铰链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

  8月20日, 东睦股份 在互动平台表示,三折叠手机铰链从技术和生产角度来审视对公司无较大区别,只存在量的区别。根据行业情况,每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具备6万条/月的生产能力;公司目前具备的5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尚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将不断提升产能,增加品类。

   弘信电子 (300657.SZ)从事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9月3日, 弘信电子 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在折叠屏手机用软板及高端多层板领域投入大量研发,也实现多个重要客户的多款主流机型配套量产,折叠屏领域正打样或量产的折叠机品牌客户,包含H公司、荣耀、小米、摩托罗拉等。市场多猜想H公司或为华为。

  图源:截图自华为官方网站

  屏幕方面,京东方在9月4日举办的2024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24(BOE IPC·2024)上提到了华为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据凤凰网科技报道,京东方老总陈炎顺对媒体表示,京东方和华为在折叠屏领域有着十分深入的合作,“我们跟华为的产品的共同研发,是前无所有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陈炎顺还透露早就知道华为的新产品叫非凡大师,但因与客户有明确的保密协议,所以京东方是否参与和如何参与,要等华为产品出来后一一揭晓。

  另一家面板厂商 维信诺 也备受关注。据市场消息, 维信诺 曾与京东方同为Mate 60的柔性O LED 屏的供货商。

  9月3日, 维信诺 董秘就是否参与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称,不会披露客户的产品情形。但公司目前已经有三折叠屏手机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储蓄,具体要看客户的合作情况进行生产。

  而作为消费电子电池供货商, 欣旺达 在今年3月互动平台确认,华为为公司重要客户及合作伙伴。 欣旺达 公司董秘办人士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与华为一直维持合作,但其实不清楚关于三折叠屏手机的情景。“对于电池厂商而言,三折叠屏手机对照过去的双折叠屏手机的电池在技术上相差不大,只不过体积会做得更小一些。”该人士表示。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网络安全】  【奇安信】  【数字经济】  【东软集团】  【数字服务】  【国家统计局】  【统计核算】  【人工智能】  【并行科技】  【数字金融】  【金融机构】  【金融服务】  【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