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现一个中国养老保险App,说是八大部组成,很多老人都进去了,每天签到,每天开会,满75天后可领2万元人民币,买理财产品可以领到更多,还要求每人办一张一卡通,务必存1万元进去才能领到App的钱,这是真的么?”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近日在官方渠道正式回应了网友关切,明确指出,民政部从未发布或授权任何机构发布名为“中国养老保险”的电话应用程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有网友也对所谓的“中国养老”软件疑问,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回应称“这是一款诈骗软件”。根据红塔警方1月30日发布的公告,收到群众举报,一款名叫“中国养老”的App疑似存在诈骗隐患,在其它省市已经有因下载“中国养老”App签到打卡被诈骗的案例。提醒家中有点年纪的人,切勿挨坑被骗!
全是套路,不实广告拉进群聊、奖金利诱诈骗信任
9月8日,一位网友在民政部官方网站上的留言咨询。该网友提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自称由“八大部组成”的“中国养老保险”App……现在很多老人都在办理,这是真的么?民政部养老服务司随后在官方渠道回应了该网友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曾有网友咨询“现在有个叫中国养老的软件,在民间流行,是以中国民政部的名誉,投资300元人民币,2个月后回报20000元人民币,在一个半月后回报15000元人民币,我想问一下是真的么?”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就曾辟谣:民政部从未发布或批准发布“中国养老”软件,明确该软件为一款诈骗软件。
红塔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后,就此曾展开调查了解到,很多有点年纪的人在他人的介绍下,下载了“中国养老”App,并称在该App连续签到75天可获得20000块钱“养老钱”,于是大家纷纷邀约自己认识的人一同下载注册签到。
据调查,该App需他人推荐后通过链接下载,下载后通过手机号码注册并使用身份信息及银行卡实名认证。该App内设有投资理财选项,且存在邀约新人注册获取奖励等激励,另伴有上线推送视频宣讲该App,具有资金盘诈骗的明显特征。警方剖析了此类案件作案手法:
第壹步:不实广告拉进群聊。诈骗分子以打卡签到、拉人进群可得酬劳的话术,邀约受害人加入群聊,并通过成员互相邀约的形式进一步扩充人员数量,便于其在群内对成员进行管理和洗脑。
第贰步:奖金利诱诈骗信任。诈骗分子打着“中国养老项目”等虚假项目是国家补助的幌子,向受害人表示只要通过打卡、拉人等简单方式就能获得酬劳。通过主动提动身放项目奖金,消除受害人的戒备心理,诈骗受害人信任。
第叁步:编造理由要求转账。诈骗分子谎称发放奖励需要先缴纳费用,要求事主转账转账。在其转账后,又以操作失败、缴纳解冻费等为由屡次要求受害人转账,再适时将其拉黑。
已经有案例,下载“中国养老”App签到打卡被诈骗
只要坚持每天打卡签到,邀约新成员入群,几万元奖励就能直接到账……套路雨后春笋,非法分子瞄准有点年纪的人的“养老钱”。红塔警方在年初还指出,已经有因下载“中国养老”App签到打卡被诈骗的案例。
在律师看来,这样的表现已经涉嫌构成犯罪。 北京市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匿真相的要领,诈骗数目较大的公私财物,涉嫌构成诈骗罪。
中企资本联盟主席杜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打着“中国养老”的名誉迷惑有点年纪的人进行活动是涉嫌不正当经营的。该类App应当在官方渠道进行下载和注册,而非通过会议、讲座等线下活动进行推广和注册。需要警惕任何声称能够通过参加某些活动获得奖励或收益的信息,因为这可能只是坑钱的骗局的开始。
“这种针对有点年纪的人群体的互联网营销活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奖励机制,但其实存在很大的危险。首先,许多此类活动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审查和监管,存在欺诈的危险。其次,有点年纪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宣传的影响,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判断力来识别真假,从而容易挨坑被骗。”他称。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对此提示风险道: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相关软件,避免造成损失。如遭受相关损失,请咨询当地公安机关。
“近年来,互联网上的一些营销活动通常利用了有点年纪的人对互联网的认知不足和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和他们对于健康、长寿等话题的关注,来诱骗他们参与各种看似诱人的活动。”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有点年纪的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互联网健康生态。
郑磊进一步指出,需要加强对互联网活动的监察管理,提高公众尤其是有点年纪的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才能有效地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
保持戒备,不轻信陌生人承诺,遇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谨慎加入陌生群聊,谨慎添加陌生好友,不轻信陌生网友的承诺,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抵制高利诱惑,不向陌生人转账转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警方对此曾发布风险提示。
上述律师建议,大家提升风险意识,提高甄别能力,不要贪图所谓的高回报,要加强对自身资金安全的危险防范,避免落入非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同步所设置的各类陷阱。假如不小心被坑,应当及时到机关报案。
郑磊表示,有点年纪的人要避免上当,第壹要保持戒备,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和宣传。其次,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要参与非法募资和诈骗活动。如果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报警。另外,还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了解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和知识,增强自身的危险意识和鉴别能力。
杜猛认为,有点年纪的人应该提高警觉,避免参与没有可靠来源和背景的活动。对于那些承诺高额奖励的产品或服务,需要更加谨慎对待。通常情境下,高回报通常随同着高风险,尤其是那些需要预存大量金额或参与复杂活动的项目。应该尽可能了解这些项目的具体细节和风险,并在做出决策之前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
如果在此类活动中受到了欺诈,应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杜猛表示,如果遇到了此类活动或受到了欺诈,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报警。同时,也应该保存所有相关的证据和信息,以便在需要时使用。还可以咨询精湛的法律机构或保险公司,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能的赔偿方式。另外,可以向相关的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说明自己遇到的精心骗局和受到的损失。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或其它途径公开披露此类骗局,以警示其它人避免受骗。
“有点年纪的人应该保持警觉,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或建议。他们应该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不要被表面的引诱所迷惑。同时,他们也应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以便在需要时寻求支持和帮助。”杜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