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海东9月29日电(陈宗淇)29日, 青海省 海东市 两级人民法院召开“开展打击治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工作成效暨发布六大典型案例”的新闻发布会。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陈宗淇摄
发布会上, 海东市 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韩如龙介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和遮掩、隐匿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简称“掩隐罪”),对六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并剖析案件一审结果及教育启示意义。
据介绍,帮信罪及掩隐罪作为电信网络诈骗行的上游犯罪表现,是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而随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海东市 帮信罪案件虽仍处于高位运行,但上上涨幅度度趋缓。这时,该区审结的掩隐罪案件激增,已成为超越帮信罪的第壹大电信网络诈骗的关联案件。
海东市 掩隐犯罪案件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一年来, 海东市 两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掩隐罪从已审结刑事案件总数占比的1.4%增至8.0%。韩如龙解释说:“为规避刑事侦查和银行风控,卖卡和刷脸验证等掩隐犯罪表现逐渐成为主流,同时增大办案机关勘查案件的难度。”
资料显示,该市帮信罪和掩隐罪案件被告人呈低年龄、低收入、低文化水平态势,18岁至40岁的青年占案件被告人总数的87.6%,无业人员占案件被告人总数的31.0%,初中文化的案件被告人占总数的59.5%。
另外,该市两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帮信罪和掩隐罪犯罪表现多发生在其它省份,被告人与上游犯罪表现人多为陌生人。
针对上述情况, 海东市 乐都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韩占霞提倡,民众在平淡日子里应提高警觉,不贪图蝇头小利,她说:“如今的诈骗名目花样众多,我们在生活中要增强风险风控意识,不听不信不帮助,多问多查多拒绝。”
海东市 两级人民法院坚持罪刑法定、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韩如龙说:“法院持续严厉惩戒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表现,努力守护百姓‘钱袋子’。同时,案件审理时重视全链条体系把握,多因素综合考量,尽最大可能 保证案件处理做到罪、责、型相适应。”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帮信及关联掩隐罪的行径和方式不断升级演变,广大民众应增强防诈意识和防诈能力,“要相信美好生活是通过奋斗而来,不可贪图蝇头小利而做犯错误选择。”韩如龙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