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中国稳定股市新工具启动 - 5000亿规模只能投资股市

【保险公司】中国稳定股市新工具启动 - 5000亿规模只能投资股市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0-10 10:46:47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资本市场

  中国稳定股市新工具正式启动。中国央行10日发布公告称,其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基本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据央行介绍,上述新工具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人民币,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符合基本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它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是有很大不一样的。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可是在如今的情景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能够获得相当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钱财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取的钱财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接近中国央行人士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上述新工具可明显增强相关机构获取资金的便利性,且互换融资被限定于投资股票市场,有益于更好施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稳定市场作用。

  其实,类似的互换工具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经验。2008年金融危机,美联储推出了定期证券借贷便利(TSLF),允许一级交易商使用流动性较差的证券为抵押,向美联储借入流动性较高的国债,便于在市场上融资,起到了提振市场的效果,2020年疫情期间也再度启用。

  中国央行则在2019年推出了央行票据互换(CBS)工具,允许一级交易商以银行永续债从央行换入央票,改善了商业银行永续债流动性,对帮助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互换便利不是直接给钱。”上述人士也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换券”的形式,既提高了非银机构融资能力,又不是直接给非银机构提供资金,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完)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中国人民银行】  【房地产】  【寒武纪】  【资本市场】  【证监会】  【2024】  【监管部门】  【交易商】  【小作文】  【并购重组】  【投行业务】  【民生证券】  【增长点】  【人民币汇率】  【债券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人才创新】  【重庆样本】  【投资者】  【中国资本】  【上市公司】  【鲁信创投】  【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