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官方微信号发布标题为《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的文章,并表示,0.68元/瓦的成本,已经是当前光伏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条件下的最低成本,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今晚发布的报告,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在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在不含税的情景下,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瓦。
“协会今晚的发文尽管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起码是个引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今日晚间告诉第壹财经记者,0.68元/瓦的成本是现金成本,加上折旧是生产成本,再加上三项费用,才是全成本。0.68元/瓦的价钱没有包含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各端的折旧,好比按十年折旧计算,多晶硅折旧是0.02元/瓦。
第壹财经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低廉价格中标的案例。
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惑光伏制造行业的困扰。好比10月12日,华润电力沂源西里1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该项目采购N型双面双玻单晶硅光伏组件,总容量为180MWp,共有14家企业参与投标,投标单价0.5308元/瓦至0.7255元/瓦,均价仅为0.64元/瓦,投标价中出现0.53元/瓦的低价。
据光伏机构上海有色网SMM统计数据,9月23日至9月29日当周,国内中标光伏组件项目标段共41项,中标价格分布区间集中0.67元/瓦至0.75元/瓦;单周加权均价为0.69元/瓦,与上周相比下降0.01元/瓦。
“小长假后,市场内部分高价组件价格下移,普遍主流成交价格在0.7元/瓦及以下。市场交易氛围偏淡,采购需求较少,投标价的下跌继续带动现货价格下行,成本站价倒挂现象越发严重。”SMM分析称。
“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玻璃等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条件上,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
因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制造企业切实根据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针对低于成本中标,和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发生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表现,协会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职能部门举报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增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还表示,今后将定期调研和测算行业成本并对外公布,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参考。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正确的招标方案,
本周一,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包含 通威股份 (600438.SH)、 隆基绿能 (601012.SH)、 晶澳科技 (002459.SZ)、 晶科能源 (688223.SH)、 天合光能 (688599.SH)、 阿特斯 (688472.SH)等16家光伏头部企业聚首,共同商讨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倾销”行业自律公约、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等相关措施等相关议题。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微信号当日晚间披露的消息,各光伏企业家及代表已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通顺落伍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