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谨防政策性农保资金成保险公司-唐僧肉-

【保险公司】谨防政策性农保资金成保险公司-唐僧肉-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0-24 4:31:0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保险公司】 【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 【唐僧肉

  近期,记者了解到,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虚假投保的形式诈骗国家财政补助资金,造成国有资金大量损失,让农业保险难以起到保障作用。由于农业保险业务区域性垄断严重、投保过程缺乏监督、农民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理解存在误区等原因,相关业内人士建议,要谨防政策性农保资金成保险公司“唐僧肉”,应加强农险监督预防机制、打破垄断形成多元竞争态势、农保项目实行阳光运作,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惠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农保不惠农竟成“唐僧肉”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各地分局公开的行政处理显示,近期有多地多家保险公司存在农业保险虚假承保理赔的情景。今年4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新疆和硕支公司因虚假承保理赔,被停止接受农险新业务1年,并对其主要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理;6月,中国 太平洋 财产保险阳江中心支公司因农业保险费用列支不真实,虚列保费套取费用、农业保险承保投保标的数据不真实等原因,被处以113万元的罚款。

  为更便捷进行操作,部分保险公司打通地方政府,向农业、保险等相关负责部门输送利益腐蚀干部,联合基层村领导,虚假申报农保内容、投保人,从中获取巨额利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日公布的相关案例显示,广西凭祥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2018年至2021年期间,当时担任白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李某及该村6名干部与保险公司业务经理马某合谋,由村领导发动群众虚假申报种植面积参加种植业政策性农业保险,诈骗国家财政补助,以虚假出险的形式诈骗保险理赔款,该案件造成了财政多支付政策性农业补助50余万元。

  江泰经济保险集团老总沈开涛对记者说,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虚列保险人,冒用农户名义缴纳保费虚假投保,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需要赔付时,农户在投保不知情情境下,也就不会索赔。这时,保险公司诈骗大量财政补助和赔款,获取高额利润。“农保资金没有惠农,反而吃肥了保险公司,其巨额收益大都来自政策性农业保险。”沈开涛说。

  缺乏全流程监管

  记者在基层调研中了解到,农业保险业务存在区域性垄断。一些地方要求保险公司做假套取财政补助,也有基层政府截留保险公司给受灾地区被保险农户的赔款,甚至“硬性”授意让保险机构违规经营,还有地方政府亲自或通过中介机构垄断、分配市场问题。中国保险学会在《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韧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报告中称,在现今高度依赖财政补助的农险体系中,地方行政干预对农险市场韧性造成的负面效应会被急剧放大,甚至遮掩了保费补助对农险市场韧性的提升作用。

  记者在 湛江市 徐闻县 走访了解到,当地的农业保险几乎被人民保险、 太平洋 保险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垄断。“虽然地方选定保险公司都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进行,但其实几乎被垄断,一些中小保险公司无法入局。”一位保险公司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农业保险投保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也造成资金的滥用。农业保险是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的财产保险类别,除了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当事人之外,还务必有政府参与。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虽然不是签约人,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第壹推动力”,动员和组织农户投保。同时,一些地方在保险选择、承保和理赔的各个环节缺乏监督,由于农户规模小而散,就会发生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寻租问题,也会发生政府直接干预农业保险经营活动的问题。

  由于农业保险中存在远比商业保险复杂的经济和法律关系,业务中的很多活动涉及财政、税务、农业、林业、渔业、民政、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如果没有一个专门可负担负责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那么仅靠金融监管局全面履职其实是有艰难的。

  另外,部分地方还存在政策宣传推介不到位的情景,很多农民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理解存在误区。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由于农民不清楚农业政策性保险,相关宣传不够,投保的意识也比较稀薄。有的农民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不愿意投保。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心有疑虑。好比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种植十年九收,虽然投保金其实不多,但农民认为是浪费钱。同时,由于部分农警察惕性较差,在涉案人员的小利诱惑下便将身份证等证件借出,使得经管站人员可以轻易地以农户身份在银行开设理赔账户,成功获取理赔款。

  让农险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强农险监督预防机制、打破垄断形成多元竞争态势、农保项目实行阳光运作,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惠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一方面,应加强农险监督预防机制。检察机关与农业部门应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席制度和案件线索移送、相互通报制度等,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措施,完善农业保险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专业教授庹国柱表示,对于基层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表现,应该制定行为规范,也应该有专门部门来监管;对于经营农险业务的社团组织和合作保险组织应制定有较强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则,从而最大限度地施展农业保险供给体系的积极作用。

  部分受访专家表示,农保项目应实行阳光运作,接受公众监督。将农业保险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使农业保险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确保农业保险补助资金真正惠农。相关部门应将农保政策以发放“知情书”、手册或对农民代表集中培训等形式直接传达,提高农民对惠农政策的知情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同时,乡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农业部门应及时对投保条件、投保人员和保费发放情况予以公示,定期公布“农保”人员名单,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应打破垄断形成多元竞争态势。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在地方区域垄断严重,应鼓励更多保险企业参与其中,相互竞争、相互监督;还应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受理、审核、发放、监督等工作环节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农业、财政、信用社、纪律检查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定位。好比,投保环节可由各村级组织自行承担,农业部门初步审核后,报保险公司再度审核,公示结束由乡镇政府签字确定后,“农保”方可生效。另外,在出险理赔进程中,同样应形成层层把关制度。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保险公司】  【偿付能力充足率】  【新能源】  【新能源车】  【商业保险】  【保险行业】  【十分精彩】  【保险业】  【存款利率】  【养老金】  【LPR】  【陈文辉】  【资产配置】  【寿险业】  【股权投资】  【关联交易】  【保险资金运用】  【关联方】  【金融监管】  【投资决策】  【金融产品】  【安全统筹】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