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市场声音认为,这将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并给我国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加之财政政策齐发力,将会在一定水平上调动市场积极性。如何看待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未来经济发展机会在哪里?资产价格波动加大的环境下,如何通过“多资产、多市场、多工具”的宏观策略获得稳定收益?
据 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发布的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四季度策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从前三季度经济表现看,国内经济三驾马车中仅出口增速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增速走弱,尽管投资、消费增速表现不及预期,出口也面临因外需波动造成的增长压力,但政策端实实在在地加力、发力,对于改变预期、扭转负增长趋势预计将有明显作用。
在此基础上,报告还指出,9月底出台的系列政策有助于稳楼市、稳股市和改善预期,但对经济的提振关键在于现有政策的执行落地及后续更多增量财政政策的出台。此前, 中国银行 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在报告中提出了五次战术配置机会和四次风险警示,并在市场中获得了验证。在机会提示方面,中银投策分别在2月5日、3月4日、4月15日至4月22日、6月14日和9月23日,对A股、黄金、港股、科创板和A股和港股进行了重点投资机会提示。
不久前,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洋做客21财经和 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联合推出的“投资面对面”节目,就国内外宏观形势、近期政策波动及宏观投资策略等许多问题,与主持人 中国银行 广东东莞分行投资顾问李燕琼进行了精彩互动。
对于四季度的展望, 中国银行 投资策略研究中心认为,全球经济的主旋律仍然是“抵制高通胀、避免硬着陆”,市场仍重点聚焦于美联储后续降息频率和幅度的决策,美欧的通胀走势,尤其是美国大选,可能会对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和空间发生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向。对于中国经济,其基本面的稳固改善需要时间来孕育,而政策组合拳的效果关键在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后续财政政策的持续支持,需高度关注名义GDP增速的改善、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支出的复苏,并作为评估经济活力的关键指标。
近期利好政策起托底作用
“金融强国”提出务必要有强大的货币,这也意味着目前外汇的稳定水平被视为首要因素,“这也是今年对经济的期望和现实感受,并没有预期中好的可能原因之一”,王东洋表示。
近期降息力度不断扩大,王东洋认为,未来债券的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很多中国普通 老百姓 主要的投资或理财收益的渠道,实际上还是源于银行的银行存款。如果存款利率下降过快,也会影响到普通 老百姓 的银行存款收益。”
对此,前述 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发布的报告中,也表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表现出较强韧性,兑美元汇率收复年内下下跌幅度度,兑一揽子货币也以升值为主。预计四季度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甚至超预期走强。
通过大力度刺激房地产、让居民加杠杆,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可能性也有待观望。目前推出的消息利好政策,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更多的起到托底作用,“我认为更多是对经济的一个托底,并没有把它当成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他表示。
一方面,过去中国经济经由房地产和基建加杠杆拉动,发展房地产的核心在于居民部门加杠杆,可是现在居民部门杠杆率较高,约为66%-67%,未来继续提高杠杆率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老龄化趋势改变了购房需求人口端的结构,“2021年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且每年增长1个点。购房人口总数预计从2021年的6.8亿到2030 年降至5.8 亿,每年约下降1000万”;在财政方面,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整体的宏观杠杆率已达到290%-300%,基建也已相对饱和,地方政府忙于化债,因此依靠财政发力刺激经济的作用也存疑。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在哪里?“事实上就是高质量发展,或称新质生产力”,王东洋回答道。他进一步指出,半导体、科技自主自强、 新能源 、电力及相关调养能源等或为重点关注领域。
另外,“未来中国可能会从投资导向型逐渐转向基于 老百姓 更多保障,让大家有能力和意愿去消费,这实际上意味着一个大的经济转型周期的开始”,他还表示,对房地产、基建相关的政策应降低预期,新质生产力、发行特别专项债等,可能才是将来的方向。
高胜率时代需改变资产配置策略
王东洋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市场也会从高赔率时代转向高胜率时代。他解释到,过去经济基数低可是增速高、收益波动大,现在则是增速放缓,可是对收益稳健性和小波动的切实需求更大。“我认为第壹要改变收益回报的向往,高赔率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是开启了高胜率的时代”,他表示。
高胜率时代,投资者应如何进行金融资产的配置?如何做好资产组合? 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建议,投资者应正确认识高股息资产的股息回报与股票价格增值功能,在利率下行时代股息率已成为投资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应逐步从熊市思维中走出来,树立牛市思维,践行资产配置宗旨,配足权益资产。
王东洋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调整资产比例,二是调整宏观策略。他指出,过去房地产是我国主要的财富形式,房产在财富中的占比一度高达70%。随着近来房产周期下行,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债券、权益包含二级市场公开交易或个人不动产,确定合理比例,构建均衡资产组合,从而降低单一资产波动的影响。
调整宏观策略则需要投资者具备逆向思维,“过去买房子、买权益产品,我们时常愿意在特别高位的时候买入,其实我们感觉任何时候做投资,一定是逆向的过程,当资产处于较低位,可能反而去思考对我是否具备配置的价值”,他表示。
在具体的投资中,黄金和外汇情况较为复杂。 中国银行 投资策略研究中心也在报告中指出,外汇方面,建议美元先维持2023年的低配,后续再调整至标配。贵金属与商品方面,建议超配黄金,同时建议将日本股市从超配调降至标配。
报告还显示,上半年美元桂林一枝,非美整体走弱,但人民币表现相对稳定。三季度以来,美元开启降息周期,美元由强转弱,非美集体升值,外部压力减弱。同时,我国出口保持韧性,人民币有望延续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排除有超预期走强的可能。
王东洋补充,总体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高,参考海外资产配置模型中黄金常设定的5%-6%配置比例,避免仓位过重面临回调风险。目前,黄金定价已较充分反映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原因,短时间不排除阶段性回调压力。
多资产、多市场和多工具的宏观策略
据王东洋介绍,宏观策略不同于单一资产投资,而是将不同资产类别,跨市场组合在一起,进行灵活配置,从而获得更为稳健的回报。宏观策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是在美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高通胀时期后逐渐演变出的资产投资策略,当前我国的宏观策略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具体来看,宏观策略具有“三多”特点:多资产、多市场和多工具。“多资产”是指宏观策略的核心在于多资产的配置,通过股票、债券、商品、外汇等资产的多样化组合,投资者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灵活调整资产配置,减少单一市场波动造成的危险。
“多市场”是指,宏观策略不仅限于某一国市场,而是涉及全球市场。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会。“不会拘泥于只投资某一个品类或某一个市场,而期待能够在更多的市场中获取更多收益,这样也能起到风险分散或均衡发展的作用”,王东洋表示。
“多工具”是指,宏观策略不仅依赖以往的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还广泛使用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套利、对冲)。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通过对冲、套利等行径,实现收益风险比的最大化。
王东洋还表示,凯丰投资目前采用TRACE框架进行宏观投资策略的研究。具体来看,分别为主题(Theme)、风险(Risk)、资产(Asset)、资金流(Capital Flow)、经济增长(Economy Growth),从识别长期的宏观经济主题、进行风险评估、对多资产深入分析、跟踪全球和国内资金流动情况、跟踪国内外重要经济数据和指标五大面向做好宏观投资策略分析。
据介绍, 中国银行 私人银行作为财富管理业务的一颗明珠,近年来也为客户缔造了全周期、全类型、全风险频谱的开放式产品货架,构建了涵盖基金、保险、理财、代销资管的开放式优选产品池,并通过“中银投策”十全服务体系,为客户创造“中行阿尔法”收益,提升产品收益率与客户回报率。
最具特色的是, 中国银行 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缔造了“中银投策”十全服务体系,即由覆盖“日、周、月、季、年”全时间频谱及“股、债、汇、商、房”全资产类别的投顾资讯服务体系,为该行的全层级客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搭建全产品货架、提供全风险偏好资产组合、做到全过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