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有利于运营效率提升

【股票ETF】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有利于运营效率提升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0-28 6:44:10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股票ETF】 【ETF】 【投资者】 【有利于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朱涵) 近期,深交所发布《关于做好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技术准备的公告》。《通知》称,因业务发展需要,深交所联合上海证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拟支持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模式。跨市场股票ETF全实物申赎是指投资者申赎深市跨市场股票ETF时,将使用深沪股票申赎,对于港交所、北交所等非深沪股票仍然使用现金替代。

  《通知》同时要求,各会员、基金公司、托管行及其它市场参与者于2024年12月27日前做好相关业务及技术准备。深交所将择机组织仿真测试和全网测试。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全实物申赎的实现,不仅要求交易所系统具备高度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交互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还涉及与多个市场间的无缝对接和信息同步,更离不开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后台支持系统。这意味着交易所不仅需要对现有技术平台进行优化,还需与各券商、托管机构紧密协作,确保整个链条的无缝对接。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市场参与者之间信任与合作的深化。

  申赎机制经历数次调整

  从2012年首批跨市场股票ETF成立以来,申赎机制曾经过数次调整。

  2012年,首批跨市场股票ETF问世,沪深交易所采用了两种不一样的申赎模式,上海证交所采用了“本市场实物+跨市场现金替代”(T日申购份额T日可卖),深交所采用了“实物申赎”(T日申购份额、赎回所得组合证券T+2日可用)。

  2015年,深交所对跨市场股票ETF的申赎机制进行了调整,新增跨市场ETF的资 金申购RTGS(实时逐笔全额结算),这种模式仅支持申购,暂不支持赎回。2019年,深交所再次对跨市场股票ETF的申赎机制进行了调整,将场内申赎模式由全额现金申赎更改为“深市股票实物申赎,沪市股票现金替代”模式。

  2020年,上海证交所对跨市场股票ETF的申赎机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对于跨市场股票ETF的申购、赎回业务采用净额结算的形式,最大的变化在于,T日申购不卖出的部分T+1日可卖。至此,沪深交易所在跨市场股票ETF的场内申赎模式上保持一致。

  有益于提升市场效率与稳定性

  宽睿科技称,采用全实物申赎模式后,将有益于提升市场效率与稳定性。一方面,全实物申赎减少了现金交易的切实需求,也降低了市场因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引发的交收风险。另一方面,全实物申赎有助于降低跟踪误差。由于全实物申赎要求投资者使用一篮子构成ETF的全部基础资产,这有助于确保ETF的资产组合与其追踪的指数或基准保持高度一致,会进一步收窄跨市场股票ETF的折溢价率。从而有助于平滑ETF的价钱波动,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国泰基金表示,跨市场股票ETF改为全实物申赎模式,有益于提升ETF运营效率,降低基金公司的运营风险。“目前是一个代买卖模式,若出现堵单,有时候容易引发投诉。新模式对客户而言,成本更低,基金公司也是非常欢迎的。”

  博时基金券商业务部责任人王鹤锟表示,一方面,对ETF投资者而言,实物申赎模式有益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便利性,同时有助于专业投资者基于ETF创新推出更多投资策略;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而言,实物申赎模式有益于提升ETF流动性,承载更大规模的钱财,突出ETF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投资者应高度关注具体指引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举措对资本市场具有长远影响。首先,增强市场活力。ETF全实物申赎模式的引入,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ETF交易,尤其是那些偏好实物资产配置的投资者,从而增加市场流动性。第贰,增进跨境投资。随着全实物申赎模式的推广,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将进一步加深,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跨境投资渠道,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第叁,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实物资产的直接交换,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有助于优化市场内资源的配置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增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投资者而言,ETF全实物申赎模式的推出意味着更多样化的交易策略和更低的成本。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当了解新规则,高度关注交易所发布的具体指引,尤其是有关技术准备、业务流程和风险提示的信息。另外,应评估投资组合,结合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是否适合采用全实物申赎模式进行ETF投资,和如何优化现有投资组合以充分利用新模式造成的机会。这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危险管理,尽管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但投资者也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合理分散投资,制定有效的危险控制策略。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ABS】  【交易所】  【投资者】  【金融服务】  【发行数量】  【上市公司】  【董事长】  【ST百利】  【退市风险警示】  【康隆达】  【警示函】  【杭州园林】  【新易盛】  【投资者教育】  【风险自担】  【投资行为】  【网络谣言】  【ETF】  【创新药】  【大数据】  【食品饮料】  【华夏上证50ETF】  【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