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风雨三十余载,其中很多从业者见证了市场的跌宕起伏,并与之一起成长。他们是推动行业变革的中坚力量,是创造价值高地的国家栋梁,是勇于开辟新径的吾辈楷模。即日起,本站大宗商品周刊推出人物专访系列,与这些深耕行业数十载,依旧奋战在前线的平台企业掌舵者、地方交易场所领路人、科技公司实干家进行深度对话,透过他们对行业的深入洞察,获得方向和启迪。
本期受访嘉宾是河南中瑞集团公司副老总、郑州中瑞实业集团公司总裁王金昌。他是中南大学管理学博士,在信托、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工作多年,拥有资深的金融领域从业背景,曾在多个大型实体性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任高管。中瑞集团控股的 瑞茂通 股份公司是全国AAAA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第壹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在产融结合的大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平台饰演着怎样的角色?该如何施展作用增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王金昌以其精湛的金融视角对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记者:中瑞集团从煤炭贸易起家,经过20多年发展,成为业界可靠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企业。以煤炭贸易为例,以往需要业务人员亲自去煤场出货、去站台盯货,现在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很多贸易流程线上就能完成,银行借款几分钟就能到账。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年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请问市场变化带给您最大的感受是啥?
王金昌:数字化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是大势所趋。因此,顺驴下坡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以往的贸易中间商所引发的附加钱值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这个行业的需求。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断丰富业务形态,增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黏性,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弥补企业在商品交易进程中的钱财缺口,在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饰演好调理器的角色。
从贸易到管理,说起来简单,可是走起来却是很大的一个跨步,需要打破很多固有思维。以往的大宗商品贸易流程复杂,并且各方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规范,这就造成了很多问题,例如贸易空转、融资性贸易等金融风险事件。
随着市场的进化,我们逐渐意识到,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的最好方式就是打通信息壁垒,让贸易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这也有益于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增信。因此,在保障各方利益的条件下,我们通过采用顶尖的信息技术,好比 区块链 、 物联网 (IoT)和 大数据 分析,实时追踪和记录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仅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欺诈和错误的存在性,有助于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延伸至供应链的末端,打破核心企业的融资瓶颈,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资金可得性。
这些年,我们做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破一个个固有的小圈子,建立起功能完备、能够抵御风险、实现利益共赢的供应链生态圈,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主动权,同时构筑起一条抵御外界风险的“护城河”。
记者:在供应链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您认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之间如何实现精准对接,让资金能够真正施展滴灌中小企业的作用?
王金昌:以我多年的金融机构从业经历来看,以往的技术和信用体系下,缺乏有效的信用传导。融资准入的危险评价重点关注股东背景、主要业务和行业背景、财务情况、担保增信和代偿能力、外部不良信用信息等中小企业在面临抵押品不足的情景下,往往需要依赖增信措施来获取融资。因此,增进金融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和创新,对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资金精准滴灌极为重要。
首先,可以用产业链画像替代中小企业个体画像,即采用对整个供应链信用的综合评估,而非仅仅针对单个授信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评估。以交易线上化为基础,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充分核对贸易背景的可靠性,增强数据信用的考量,提高融资效率和可获得性。
其次,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通过丰富的交易数据和交易风控手段,对金融机构信用评价的数据进行有效补充。利用 大数据 和 人工智能 技术,开发更精确的信用评估模型,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帮助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
最后,增进供应链生态圈企业的数据共享。增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包含订单、物流、仓储等信息,以提升金融机构对企业运营状况的了解,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更精确地提供金融服务。
记者: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波诡云谲,您认为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核心优势,以应对市场从天而降的变化?
王金昌:大宗商品市排场对的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复杂多变。因此,风险管理能力是检验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中瑞集团控股的全国AAAA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第壹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瑞茂通 为例,我们的危险管理立足于产业链视角,围绕科技赋能风控,以建立数字化风险识别、智能化风险评估、自动化分析报告、动态化风险监控为目标,重点搭建了适应大宗供应链业务场景、行业特性和交易结构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以数字信用对供应链参与主体和资产进行增信。
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风控策略模型,可以将事后环节识别的危险特征反馈到前置环节,持续优化风险预防与控制机制,实现智能化风险识别和管控。同时,这也是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