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调查 - 不如看动物世界?海洋馆养-假鲸鲨-陷争议 -蓝色-生意难做 龙头企业四年巨亏22亿元

【中小企业】调查 - 不如看动物世界?海洋馆养-假鲸鲨-陷争议 -蓝色-生意难做 龙头企业四年巨亏22亿元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12 20:03:1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中小企业】 【自然资源】 【深交所】 【投融资】 【假鲸鲨】 【主题公园

K图 02255_0

  “我们全家出行,花了近千元,你给我看假鱼”“和活体海洋动物养在一起,会不会(对动物)有危害”“想法不错,但(人造鲸鲨)做得有些劣质”“假的挺好,鲸鲨属于大海”最近,有关“假如你在大型海洋馆遇到假鲸鲨咋办”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讨论。

  今年“十一”,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试营业,吸引大批游客,众人期待亲眼见到真实的海洋巨兽,但最终却只看到了“假鲸鲨”,很多人抱怨被“坑骗”。

图片来源:网友分享截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30天走访了北京、上海、成都等许多家海洋主题公园并从多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至少5只人造鲸鲨投入市场,单只身价在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行业龙头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股票价格0.68港元,市值55.18亿港元)同样选择“人造”。值得强调的是,这群人造鲸鲨均出自航天科工集团旗下团队。

  “‘假鲸鲨’事件不只是游客纠纷,还折射出海洋主题公园整体的生存困境。”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向记者坦言。

  鲸鲨是稀有海洋生物,通常寿命可达70年以上。记者观察发现,今年9月下旬,西南某地有海洋馆一只鲸鲨去世;海昌海洋公园全国7座场馆,目前仅剩1只活体鲸鲨。“人工养殖的大型海洋动物,平均生存年限为5年。”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鲸鲨、虎鲸等大型海洋动物身价动辄上亿元人民币,既是海洋馆的重要资产,也是重大风险点。掀开财报,海昌海洋公园近四年合计亏损超22亿元人民币。行业龙头尚且困顿,更何况中小海洋馆们。砸钱引入“黑科技”,能否解救海洋主题公园?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真实体验的今天,机械“假鱼”能替代活体海洋动物么?生存危机之下,行业能否找到新的增长点?

  镇馆之宝“作假”算不算欺诈消费者?

  鲸鲨体型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全球最大的鱼类,有能力养殖鲸鲨的海洋主题公园其实不多,因此拥有鲸鲨的海洋馆,通常会以此为卖点吸引游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小梅沙海洋世界曾历经四年多时间重建,总体占地面积超6万平方,拥有陆生动物、鳍脚类、鲸豚类、鸟类、鱼类等200多种稀有名贵动物。今年国庆期间7天游客接待量超10万,是 深圳市 的新晋“顶流”。

  营业仅1个多月,小梅沙海洋世界就饱受疑问。很多消费者认为,“几百块买的票看的却是假鱼”“哪个海洋馆会有机械鱼,离了大谱”。某购票平台上的5000余条评价中差评近400条,多数提到了其中的“机甲鲸鲨”,认为花钱不值得、受到了欺诈。

小梅沙海洋世界的人造鲸鲨,图片来源:网友分享截图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参观海洋主题公园,为的是亲近海洋动物,“默认的就是看到生活中不常看到的、有生命力的、真实的海洋动物,假如是用机械(取代),就失去了它的稀缺性和可靠性”。

  在林焕杰看来,海洋公园应该提前向广大游客告知鲸鲨为机甲鲸鲨,不能等游客去了自己发现。记者查询小梅沙海洋世界多个购票平台详情时,并未发现任何有关机甲鲸鲨的提示,但在其公众号中可以看到“机甲鲸鲨”的描述。

  对此,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蓉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贰十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信息应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若小梅沙海洋世界在宣传或广告中声称展出真实鲸鲨或拥有真实鲸鲨等,而实际情况不符,则构成夸大宣传,欺诈游客。

  “这种形式(人造鲸鲨)在一定水平上可以增强公众对海洋生物保护的意识和关注,但也要认识到,它与真鲨鱼之间存在差距,如果消费者感到被误导,认为体验与实际不符,可能会发生负面效果,影响大众对海洋保护的认同感。”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展览前应进行明确标识、透明沟通和正确引导教育,确保公众了解人造展示的目的。

图片来源:小梅沙海洋世界微信公众号

  面对争议,小梅沙海洋世界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场馆尚处于试运营,已经注意到了消费者的反馈,后续会进行调整。但对于人造鲸鲨价格等方面并未作答。

  记者查询天眼查看到,“小梅沙海洋世界”商标归属于深圳海洋世界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为持股超98%的深圳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集团)。据官方网站介绍,特发集团建立于1981年,如今形成了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运营、珠宝与文旅时尚产业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物业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体系。记者希望就其海洋馆业务的相关问题采访特发集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海洋馆重金砸“黑科技” 仿生鲸鲨身价最高上千万元一只

  小梅沙海洋世界掀起争议的“人造鲸鲨”其实不是业内首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2022年,国内海洋主题公园的龙头海昌海洋公园就已布局,与国内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生产了世界首只亦是我国首只仿生鲸鲨。目前,海昌海洋公园已在上海、郑州两城的主题公园共投用4只仿真鲸鲨。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仿生鲸鲨身价十分昂贵,单只达到数百万元甚至超千万元。

  10月20日,记者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看到,馆内有两只人造鲸鲨,但并未游动,只是停靠在水面上方的一个角落里,待到当天人鱼表演时,一只人造鲸鲨才开始“游动”配合,能从外观直接看出“机械感”满满,整个游动过程较为平稳,并未展示出活体鲸鲨的动态。

停靠在水面上方角落的人造鲸鲨,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杜蔚摄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职员。多名员工称,馆内仿生鲸鲨充电后,可在水中游动的时长大约为5个小时,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往往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仿生鲸鲨的游动路线。

  “机甲鲸鲨身长约4.7米,重超过430公斤,皆由全机械缔造、 人工智能 制导高度仿真模拟真实原型动作。”海昌海洋公园方面相关责任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昌海洋公园现有的人造鲸鲨有两个版本,一种是仿生机甲设计,外形更具科技感;另一种是仿真蒙皮设计,从外观看更接近活体鲸鲨。

  主题海洋公园逐渐采用“假”鲸鲨展示的背后,实则是业内大型海洋动物稀缺的无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当前海昌海洋公园全国7个主题项目中,活体鲸鲨仅1只。今年9月下旬,西南某地有海洋馆的一只鲸鲨去世,彼时,记者以消费者身份从该海洋馆职员处了解到,这头去世的鲸鲨体长8米左右,曾在馆内“生活”了9年。

  “大型海洋动物不能捕捞更不能买卖,海洋馆之间可以通过置换的形式引入。”林焕杰向记者直言,现在国内海洋馆普遍缺乏大型海洋动物,很多场馆已失去人工繁殖的机会,这造成业内头部企业转向探索“高科技”。

鱼群中的人造鲸鲨,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杜蔚摄

  上述海昌海洋公园相关责任人亦向记者坦言,鲸鲨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该类大型海洋濒危物种数量日渐减少,我们希望通过高科技还原,向游客展示珍稀、濒危生物游弋在大海中的风姿;同时,也希望让更多游客通过仿生生物了解海洋知识,以科技助力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多番采访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目前投入市场的几只仿生鲸鲨的幕后制作者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旗下团队。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该集团系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

  “与活体鲸鲨相比,人造鲸鲨对环境影响小,避免捕捞和运输活体鲸鲨,减少对其自然栖息地的影响,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且安全性好,避免了活体鲸鲨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和意外事件。”李建平认为,通过科技手段提供互动体验,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鲸鲨的生物特性与生态环境。

  行业龙头4年累计亏损超22亿元人民币,海洋馆企业注册量逐年下降

  “与乐园型的主题公园相比,海洋主题公园的支出成本更高。遇到疫情等特殊情况,其它主题公园只要拉下电闸,就能极大降低成本,但拥有动辄上万只海洋动物的海洋主题公园养殖成本较高,还要365天不断电来保持恒温。”林焕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致使海洋主题公园直到今天仍未重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现场了解到,于2021年底诞生的我国首只虎鲸宝宝“胖豆丁”由专门保育人员照料。除了每周体检,还会为其定制配方奶,一年多时间喝了近5吨奶。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虎鲸,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杜蔚摄

  近两年,旅游市场热度不断提升。经文化和旅游部 数据中心 测算,今年国庆假期,国内出游人次高达7.6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据海昌海洋公园数据,2024年国庆长假7天,海昌海洋公园旗下各公园及文旅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7.1%。

  文旅市场的旺盛却未能提振公司业绩。今年上半年,海昌海洋公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6.8%至8亿元人民币,期内亏损8719.3万元。其实,为了“减负”,海昌海洋公园曾在2021年将旗下武汉、成都、天津、青岛的主题公园出售。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20年至2023年,海昌海洋公园4年合计亏损22.35亿元人民币。

  行业龙头已是举步维艰,中小型海洋馆扩张步伐也急速收窄。

  “2016—2021年期间,中国海洋主题公园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左右。”《2022—2027年中国海洋主题公园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预计,未来几年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继续扩大。但其实,天眼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9年直到今天我国“海洋馆/海洋世界”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10月,现存的相关企业仅1000余家。

  生存危机下开启产品创新 “人造海洋动物”能走多远

  仿生鲸鲨引发的争议,将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及中小型海洋馆面临的生存困境摆上台前。

  “人工养殖的大型海洋动物,平均生存年限为5年。”李建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大型海洋动物,海洋馆通常难以提供与其自然栖息地相似的舒适生存环境。

  而从生态和气候角度,李建平进一步向记者表示,海洋馆养殖大型海洋动物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打破了生态平衡和物种遗传多样性,造成基因瓶颈;其次,在人工环境,因空间不足和自然行为受限,大大影响其健康和寿命;再者是养殖和维护大型海洋动物的设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从而发生温室气体,间接影响气候变化;既增加经济成本,也给环境造成负担。”

某海洋馆的鲸鲨,现已去世,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杜蔚摄

  在林焕杰等业内人士看来,“海洋生意”看起来很美,但不好做。海洋动物是各企业的重要资产,稍有不小心就会给自身造成重大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共有6只虎鲸,单只价格超亿元人民币。

  一位海洋主题公园的经营者向记者表示,对人造海洋动物的未来其实不看好。“市场不买账,游客还是喜欢真实的东西造成的震撼力。对海洋馆而言,人造鲸鲨只是一个幌子,如果原本有一个真的,配上机械的,是锦上添花。如果只有假的,不会有人买账。”

  “中国主题乐园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既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势入驻,也有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2024年中国主题乐园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指出。

  作为行业细分领域的海洋主题公园亦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林焕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当前文旅产品丰富,海洋主题公园还伴有动物表演的争议。“未来表演将越来越少,甚至归零,企业亟须多元化发展,除了以往的娱乐项目外,要考虑如何加强文化体验、跨IP合作等。”

海洋馆的动物表演,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杜蔚摄

  上述海昌海洋公园相关责任人对记者说,主题公园需要更大吸引力的产品,IP作用才能凸显。公园已通过缔造七萌团、海灵蓝星女王、虎鲸胖豆丁等自有海洋IP和与奥特曼、航海王等国际IP合作方式,来提升园内“二消”频率。同时也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探索。目前除了仿生鲸鲨,还有仿生鳐鱼、仿生江豚等10余只仿生产品。未来希望联合更多专业机构和生物学者,开发更多科技海洋动物,还原远古海洋生物。

  李建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利用科技开发新品是为海洋馆纾困的一种方法,但目前大型仿真海洋动物无法完全模拟活体鲸鲨的表现与生态特征,可能影响游客的真实体验感,且在建造、维护等方面成本较高。“不过,相信技术的进步能弥合这些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形式,是将海洋馆开到大自然里。”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资本市场】  【深交所】  【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  【大湾区】  【交易所】  【豆神教育】  【2024】  【董事会秘书】  【通报批评】  【证监会】  【监管函】  【国土空间规划】  【电动自行车】  【自然资源】  【公益诉讼】  【民营经济】  【中小企业】  【工业增加值】  【可持续发展】  【中纺标】  【北交所】  【总经理】  【并购重组】  【上市公司】  【问题文章】  【宝塔实业】  【行政处罚】  【产业化】  【未批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