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海信视像前三季度营收406.5亿元 - 同比增长3.63%

【海信视像】海信视像前三季度营收406.5亿元 - 同比增长3.63%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12 18:04:44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海信视像】 【供应商】 【电视面板】 【同比增长

K图 600060_0

  蓝鲸新闻11月12日讯(记者翟智超)目前,“黑电龙头” 海信视像 (600060.SH)举办了2024年度三季报业绩说明会。尽管公司对外展示了积极的财务数据,但某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了下滑。

  据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0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归母净收入为1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53%;扣非归母净收入为9.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31%。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公司营业收入虽然有所增长,可是盈利能力却值得关注。从细分数据来看,成本增长是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另外,公司还存在毛利率持续下滑、对供货商存在依赖等诸多问题。

  靓丽营业收入下的收益困局

  资料显示, 海信视像 主要从事电视机、平板显示器件等显示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作为海信集团业务的关键部分,其电视销售业务构成了集团黑电产业的主体。

  根据财报显示,公司第叁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4%;归母净收入4.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46%;扣非净收入3.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34%。

  细究之下发现,成本上升是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在2024年第叁季度, 海信视像 的营业总成本增加了7.91%,其中营业成本上升8.58%,销售费用提高3.96%,管理费用更是大幅增长23.88%。

  记者了解到,面板作为电视制造的核心材料,在下游终端需求日渐萎缩的情景下,电视面板厂集体减产平衡供需,使其价格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自今年2月以来,液晶电视面板经历了多轮涨价,进而将压力转移给了电视厂商。

  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时TV面板均价已经超过去年9月份时的全年制高点,并一直维持上涨至七月份。而WitView统计的数据显示,1-7月间各主流尺寸电视面板价格上涨幅度在10%左右。进入8月之后,电视面板价格虽然开始略有回调,但整体依旧相对坚挺,以主力尺寸65英寸为例,其Q3季的价钱波动区间为171-176美元/片之间。

  同时,由于今年芯片、其它电子元件等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公司在采购成本上持续承压。

  另外,黑电行业的萎缩和竞争的加剧,也给 海信视像 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视的开机率从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2年的不足30%,销售金额也连续5年显现下降趋势。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和换机周期变长,是市场需求萎缩的主要因素。数据表明,2024年上半年国内电视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1639万台,同比减少4.2%。

  在竞争方面,备受关注的是今年三季度中国电视市场前8大品牌(海信、小米、TCL、创维、长虹、康佳、华为和海尔及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达到780万台,总共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6.1%,这一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

  如何改变连续多个季度增收不增利?公司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继续开展品牌战略升级,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在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服务业务领域进行业务流程变革,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销售结构改善和效率提升的效果会逐步释放,提升盈利水平。

  毛利率连续下滑,对供货商存依赖

  在昂贵的面板成本面前, 海信视像 的毛利率处于持续下行的态势中。从2022年上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 海信视像 的毛利率分别为17.58%、17.19%、15.81%。到了第叁季度, 海信视像 的毛利率进一步下滑到14.47%,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毛利率15.31%,同比下降1.68个百分点。

  上述现象的成因是啥?公司又是否有望在四季度看到毛利率的环比改善,并恢复至去年同期的水平?

  对此,公司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公司将坚定全球化发展战略,以世界顶级赛事营销为契机加快海外品牌和渠道建设,推进品牌升级,实现规模稳定增长。三季度,境内业务主要受Vidda品牌、Mini LED 新产品切换集中于9-10月上市,和能效切换投入增加的影响,目前基本调整完毕,近期呈明显恢复态势;境外业务受持续进行海外品牌投入及中高端渠道拓展增加,海外物流周期等造成高位面板成本延后的影响,随着后续面板价格趋于稳定,将对未来毛利率改善提供正向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供货商存在过度依赖的问题,或使其难有议价权。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名供货商采购额2437167.46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53.39%。其中,报告期内向单个供货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货商中存在新增供货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货商的情形。

图源:2023年年报

  记者了解到,公司面板供应主要依赖于大陆京东方、惠科、彩虹光电及友达光电、群创光电等台系面板厂,这种依赖使公司在面对供货商时处于弱势地位。

  一位金融人士对记者说,由于对供货商的依赖, 海信视像 在采购价格谈判中几乎难有优势。供货商可以利用这种依赖关系提高价格, 海信视像 只能被动接受,这使得公司难以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长远来看,这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可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因成本劣势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影响公司的收益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公司对供货商亦存在较多的关联采购。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前五名供货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1494045.7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32.73%。

  金元证券投资顾问赖懂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公司存在大量关联采购时,价格机制可能不够透明。关联方之间可能基于非市场因素确定采购价格,这可能造成采购价格偏离市场公允价值。如果关联采购价格偏高,公司的原材料或服务采购成本将不必要地增加,削弱公司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价钱竞争力。

  其实,在业绩说明会上也有投资者存疑,询问公司保持较高规模的关联交易,是否会考虑降低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金额,或就关联交易主体与海信集团之间进行股权结构优化?而公司则回应称,交易都是基于公司正常发展业务形成的,交易价格公允。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宜宾纸业】  【川发龙蟒】  【新易盛】  【同比增长】  【新能源客车】  【竞争力】  【出口量】  【波司登】  【充绒量】  【消费者】  【小米集团】  【卢伟冰】  【个体工商户】  【市场监管】  【小微企业】  【天顺股份】  【王普宇】  【中国证监会】  【托普云农】  【陈渝阳】  【智慧农业】  【跨境电商】  【电子商务】  【进出口额】  【人民币】  【浦东机场】  【车联网】  【宁德时代】  【广汽集团】  【财联社】  【M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