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眼查披露,华澳信托新增两条开庭信息。
华澳信托为被告方,分别涉及营业信托纠纷和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两大案由,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和 广州市 天河区人民法院将分别在12月4日和12月6日开庭审理上述案件。
图源:天眼查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近期,华澳信托除新增开庭外,其股东方同样处于水火倒悬之中。
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华澳信托控股股东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财信集团)预重整得到法院受理,目前已启动预重整工作。
另一股东重庆融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重庆融达)则被恒丰银行重庆渝北支行向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案件编号(2024)渝05破申635号。天眼查显示,2024年10月14日和11月6日,上述案件已进行两次开庭。
官方网站介绍,华澳信托建立于1992年,前身为昆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2009年迁址上海后更名。重庆融达和财信集团现为华澳信托两大股东,二者分别持股50.01%和49.99%。
天眼查显示,重庆融达(曾用名:北京融达投资有限公司)实为财信集团全资子公司。因此,华澳信托系财信集团100%控股信托机构。
图源:天眼查
股东处于预重整阶段,华澳信托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企业预警通显示,公司连续两年出现净亏损,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额分别为9.67亿元和4.31亿元人民币。
图源:企业预警通
另据银行间市场披露的企业未经审计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华澳信托再次净亏损0.94亿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收入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超9成。
信托专家廖鹤凯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华澳信托的经营困局与实际控制人财信集团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财信集团的主要业务的9成以上都是地产,财信集团的业务形态决定了华澳信托的业务深度绑定房地产。
“在房地产业深度调整的进程中,华澳信托房地产业务占比仍然接近一半,且已经有很多项目出现流动性问题,造成司法频繁介入,其中可能的管理责任、造成的不良损失和业务的实际停滞,均对华澳信托持续经营发生影响。”廖鹤凯表示。
据天眼查数据,当前,财信集团被执行金额已近60亿元人民币,但全部未履行。公司于2024年5月被上海长宁区法院定性为失信执行人,失信行为系“公司有履行能力而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公司实控人卢生举则被限制高消费。
2023年报中,华澳信托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新增8笔股权冻结事项。股东财信集团和重庆融达所持公司100%股权被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共对应出资额25亿元人民币。
另外,2023年,华澳信托固有业务及信托业务也均涉及重大未决诉讼案件,涉诉金额合计将近30亿元人民币。
从信托资产规模看,近几年,华澳信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出现“断崖式”下滑,至2023年末,信托资产仅剩230.78亿元人民币,而在2019年底时,公司在管规模还一度在千亿元以上。
不过,即便规模已严重“缩水”,截至2023年末,华澳信托投向房地产类的信托管理规模为98.80亿元人民币,仍占公司信托业务分布首位,占比接近总规模一半。报告期内,华澳信托合计对13个信托项目完成清算,但全年未有信托项目新增。
信托业务经营陷入“萎靡”情境下,自营“压舱石”业务也是隐患重重。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营资产不良率高达55.34%,不良资产总规模52.27亿元人民币,分别较期初有所增加,且在企业预警通统计的同业排名中垫底。
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营资产仅剩40.35亿元人民币,连续两年出现“缩水”。从自营资产分布看,公司其它应收款占比超7成;第贰大资产投向为债权投资,占比17%左右。
另外,2023年,华澳信托自营贷款仅两个贷款对象,分别为浙江禹汇商贸有限公司、宁波豪程石化有限公司,但还款情况显示,两家企业贷款本息均已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