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直播间-喊麦-荐股不可信

【投资者】直播间-喊麦-荐股不可信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19 23:08:5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投资者】 【直播平台

  近期,一些直播平台上的股票直播间活跃起来。在直播进程中,主播会从多个角度对当天的股市进行研究分析,回答评论区的问题,有的甚至还会推荐股票。往往主播一声令下,直播间的追随者们就立即买入同一只股票,排场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笔者认为,这种看似高效的表现,实则隐藏风险,是不可取的。对此,笔者有三点思考。

  第壹,在直播间里,主播打着“免费讲解”的旗帜,提供实时市场预测及投资建议,那么,这些主播是否都是持证上岗?

  根据有关规定,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许可不得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更不能以推荐股票的形式进行非法获取利益。说白了,持证上岗,是从事投顾业务最基本的条件。然而,通过查看一些主播的账号可以发现,有些并没有任何相关资格认证,直播页面也木有相关的证券投顾执业编号。

  未取得资质就从事相关活动,是会受四处罚的。目前,福建 福州市 鼓楼区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无资质荐股牟利的典型案例:被告人吴某某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4个月,并处罚金1300万元。

  在此也提醒那些在直播间“喊麦”的主播,无证从事投顾活动,对这种行为监管职能部门一定会严监管、出重拳,予以全链条打击。

  第贰,这些主播推荐的股票真的能暴涨么?跟着他们炒股一定能获取利益?

  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通过直播平台推荐股票,与之前通过QQ群、微信群等荐股换汤不换药,其最终目的仅有一个:挣钱。

  这里面有两种形式:其一,吸引观众关注并引导他们购买课程或软件,形成“平台吸粉—引流拉群—收费荐股”的产业链,从中赚取利益;其二,主播可能已经提前买入所推荐的股票,利用投资者跟风炒作的“从众效应”趁机拉高股票价格卖出,这与此前的“股市黑嘴”类似。

  投资者如果轻易相信主播甚至跟风买入,最终受损失的还将是自己。对投资者而言,最有效的规避风险的行径,就是树立正确的投资宗旨,不要轻易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第叁,作为投顾“正规军”的持牌机构,应如何用好新媒体的流传速度及力度,将一些缺乏甄别能力的中小投资者转变为真正理解且信任买方投顾的长期投资者?

  作为持牌机构,最基本的合规要求是在直播中不能提及个股。因此,这比那些直接喊股票代码或个股名称的主播要晦涩很多,往往也难以获得投资者“芳心”。面对这一情况,投顾们要证明自身实力,获得投资者信任,创新服务方式,用不一样的形式介绍复杂多元的投资组合、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资产配置和解决方案,稳步提升资产配置能力。

  总之,面对直播间“喊麦”式的荐股行为,投资者需要冷静、理性面对,不要被主播的热情所迷惑,更不要轻信所谓的“大师”荐股、跟风买入。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投资者】  【中国人民银行】  【人工智能】  【DeepSeek】  【*ST信通】  【诉讼进展】  【光大证券】  【营业部】  【警示函】  【余承东】  【自驾回家】  【驾驶员】  【储蓄国债】  【京津冀】  【造船厂】  【金通灵】  【权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