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长河波澜阔,时代新篇画卷开。
11月19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4金融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第十五届金融金鼎奖榜单同步揭晓。 中国银行 四川省 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凭借其卓越的金融服务和贡献,获得“年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
中国银行 自1915年在四川设立分支机构,便始终站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不仅见证着川蜀沧桑巨变,更是以金融活水滋养了一方水土。
作为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四川中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四川省 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及总行工作要求,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定不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服务治蜀兴川中充分施展出金融主力军作用。
满足“川需”:落实落细党中央决策部署
面对党中央一系列稳市场、稳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快速落实,成为四川中行的行动指南。
11月4日,某上市公司正式发布公告,拟通过自有资金/自筹资金方式对股票进行回购,四川中行提供不高于1.4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支持该公司进行股票回购,这也是 四川省 内首笔落地的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贷款业务。
此前,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分别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相关事宜通知出台前夕,四川中行就已着手对企业需求开展梳理,并提前准备总量年审和产品优化,在 中国银行 总行、四川中行相关细则落地后第壹时间发起授信审批,快速完成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 四川省 首批“技改贷”“设备更新贷”合作金融机构,四川中行在得知四川某企业有大规模更新设备和消费品的切实需求后,第壹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屡次召开政策宣贯会、进程督导会,全力推动对企业的支持,并争取项目支持“全覆盖”、授信审批“拼速度”、贷款投放“抢进度”,快速为该企业发放了设备更新贷款。这笔贷款也由此成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出台后四川落地的首笔工信部审核清单内的供应链领域设备更新再贷款。
在房地产领域,四川中行也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今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四川省 广安市 某民营企业项目在第壹批次时被并入了“白名单”。但由于该项目为该公司收购而来,收购款暂未全额到位,造成资本金未足额到位,因此不符合监管职能部门“5+5”标准条件中“项目资本金到位”条件,公司未获得融资。
四川中行了解项目相关情况后,迅速与 广安市 协调机制进行沟通,并与企业、住建等相关方屡次商量、研究,提出项目分期开发的针对性解决方案。项目成功修复后,当地协调机制选择 中国银行 为该项目主办行, 中国银行 也为其批复5000万元信用总量,为当地协调机制、银行和企业之间协同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四川中行更是竭尽全力。该行积极推进总行与省政府《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并与中行 重庆市 分行联合发布了《 四川省 分行、 重庆市 分行推动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同行动纲领》,积极支持成渝地区重点项目建设。
四川中行提供金融支持的智能化车间项目。
支持“川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四川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对此,四川中行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宗旨,主动获取四川六大产业重点企业、产业转移重点融资需求等项目清单,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援力度。
11月12日,四川中行联动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为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腾盾科创”)落地低空经济领域首笔大型 无人机 融资租赁业务,以产业“链”接金融,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腾盾科创作为中高端大型 无人机 赛道“链主”,目前已形成工业 无人机 “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在应急救援、航空物流、气象服务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展。下一步,四川中行将继续联动集团内综合经营公司与腾盾科技构建全面的合作关系,为 无人机 产业链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助推低空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加速腾飞。
另外,四川中行坚持缔造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为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位于四川乐山高新区的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全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 专精特新 企业,掌握着全球首创的大功率液流电池电堆激光焊接全密封工艺、智能化电堆生产线等多项核心技术,2023年下半年以来先后与甘肃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许多家公司签订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 系统采购合同。
眼看数亿元合同订单接踵而至,为确保按期履约,该公司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对资金的切实需求也更加迫切。在了解到该公司资金需求后,四川中行所属的乐山分行根据其行业性质和实际需求匹配了“科创贷”产品,提供一年期短时间流动资金贷款约1000万元人民币,帮助公司如期完成多个订单,也为后期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条件。另外,该行通过积极支持 专精特新 、科创企业、文创企业、小巨人企业等客户,不断提升“服保贷”“文产贷”“制惠贷”等授信份额。
四川中行参加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四川省 庆丰收主场活动。
激发“川智”:从“看过去”到“看未来”
科技型公司往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轻资产的特征,尤其在前期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近年来,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 、航空航天及“新三样”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四川中行成立科技金融中心,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落实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持续为域内科创型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服务。
“这是8K摄像机,搭载了新的光学防抖模组。”在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战战兢兢地装配一台超高清摄像机。
依托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是 四川省 第壹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当前超高清视频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四川中行得知,该中心目前正处于草创期,虽然相关前沿专利技术频繁“出圈”,但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对此,四川中行转变服务宗旨,在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暂无商业收入来源、无固定资产抵押等特殊情境下,从看过去、看押品、看报表、看规模转变为看产业、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根据其自身经营特色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快速核定约1000万元普惠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这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也为其它科技型公司提供了可借鉴的融资途径。位于成都经济开发区的菁蓉· 数字经济 产业园里,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曾因前期将企业储蓄资金几乎都投入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财务报表有关指标其实不亮眼,从而一度为最新研发项目筹集资金问题发愁。
“我们跑了很多银行,都有融资艰难的问题,没想到中行居 然这么快就放款了。”该公司财务责任人介绍,正当企业困于融资不得之时,一笔来自中行的200万元“ 专精特新 贷”仅用时一周就到了账,无异于“雪中送炭”。
这笔贷款背后,是四川中行龙泉驿支行在成都龙泉驿区经信部门指导下对该公司经营情况的深入分析:“虽然企业财务数据不够理想,但其技术储蓄、市场前景都具有成长价值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提高授信额度。”
扶持“川遗”:以普惠金融推动非遗传承
在四川这片沃土上,自古就涌动着无限的创造力和包容性,历代人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勤劳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川剧、酒酿、漆器、蜡染…… 四川省 目前已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是当之无愧的非遗大省。
近年来,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影响到了部分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为此,四川中行主动作为,不仅创新推出“烟商E贷”“知惠贷”“政采E贷”“酒链E贷”等普惠金融全线上产品,还以“非遗+普惠金融”为突破口,将非遗项目帮扶分解到普惠金融产品结构设计上,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有的放矢破解融资难题。
凭借独特的传统古法酿酒工艺和特殊的土壤、气候、水质环境,仪陇银明黄酒入选 四川省 农村生发生活遗产名录。开办了近30年的 四川省 仪陇银明黄酒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3万吨黄酒的生产能力,拥有多项专利及商标,但产品生产工期长、企业周转资金少的现状与订单频繁、市场需求较旺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了解到该公司现状后,四川中行所属的南充分行立即部署,结合企业经营状况投放了100万元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创新开发的“特产贷”。有了这笔普惠金融贷款,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并推出各类创新产品。
在四川中行的支持下,不仅非遗产品焕发出更强生命力,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也在互促共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钵钵鸡,钵啊钵钵鸡,一元一串的钵钵鸡。”因为独特的叫卖声,四川传统名小吃钵钵鸡火爆全网,迅速走入大众视野。 四川省 乐山市 城区,某公司在当地经营钵钵鸡多年,成为当地非遗传承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一个偶然的机会,该公司责任人向四川中行寻求帮助,表达了公司的发展愿景:计划以钵钵鸡为核心,延伸更多小吃,种类涉及更多、特色品牌更广,资金周转要求“短、频、快”。经过分析认定,四川中行很快提供了5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其发展壮大。如今,在金融赋能下,该公司全面经营钵钵鸡、豆腐脑、冷饮、临江鳝丝等餐饮小吃,收入超过千万元。
聚焦“川产”:“一链一策”做大四川“土特产”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产业振兴是 乡村振兴 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四川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川茶、川猪、川果等“川字号”特色产业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为切实提升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 质效,四川中行不仅努力将网点铺设至四川凉山、甘孜、阿坝三州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还紧盯四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坚持“供应链+场景”,大力实施“一链一策”,全面覆盖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名优特新”等领域,相继出台助力 乡村振兴 行动方案、县域金融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打出创新场景产品“组合拳”。
在 成都市 郫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是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园区。位于产业城的某企业深耕豆瓣行业十余年,拥有“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使用权,但由于旺季收购鲜海椒原材料需要,资金周转一度陷入水火倒悬之中。正当公司责任人万般无奈之时,在成都郫都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推荐下,四川中行郫都支行迅速成立工作小组,核对客户稳定资金流、行业链真实贸易背景,为客户量身缔造“惠蓉贷”服务方案,以未来资金流作为贷款融资重要依据,提供普惠信用贷款300万元。川菜调味品、油脂、火锅底料……目前,该行对川菜产业园内企业授信余额已超1亿元人民币。
四川中行提供的“金融活水”,不仅滋养了百姓餐桌,也流入了田间地头。 四川省 成都市 金堂县 赵家镇的羊肚菌不仅享誉全国,还远销新加坡、瑞士、意大利等7个国家和地区。为满足羊肚菌产业链客群的钱财需求,四川中行主动上门进行服务,为相关企业天绿菌业提供了4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并后续为企业提供了信用证、结售汇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食用菌农产品走向世界。
“企业草创时期,我们咨询了多家银行,而 中国银行 是第壹家为我们提供贷款的银行。”主营蓝莓种植的五八科技农业全国总部基地距离 四川省 成都市 天府农博岛仅一公里之遥,在基地亟须资金支持之时,四川中行根据经营模式精准施策,向企业投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不仅解决了基地用资的燃眉之急,也为基地责任人造成了信心。今年,基地迎来了首个丰产年。
助力“川拓”:全面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共建“ 一带一路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汇聚与推进,四川已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门户和重要枢纽。
长期以来,作为全球化水平最高的中资银行, 中国银行 充分依托全球服务网络,积极施展桥梁纽带作用,支持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四川中行也充分施展中银集团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深耕跨境金融业务领域,积极为重点客户提供跨境转账、出口信用证等金融服务,为四川企业涉外经营活动提质增效。
7月16日,四川中行与乌兹别克斯坦水利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乌兹水利能源”)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扎尔乔布3级水电站项目贷款协议。扎尔乔布3级水电站项目是聚焦“小而美”民生项目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走出去”的优秀典型。协议约定,四川中行为乌兹水利能源提供出口买方信贷,用于支持 东方电气 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出口扎尔乔布3级水电站(Zarchob-3)设备成套供货项目。
30天后,在川渝滇黔乌蒙山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四川中行又与 四川省 中医药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将在国际合作项目、金融服务创新、信息共享与平台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中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四川中行表示,将围绕“ 一带一路 ”、产业升级等战略要求,充分施展全能型金融机构和海内外网络布局优势,全力支持四川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对外开放。
如是这般,作为四川服务涉外经济的“主力军”,四川中行始终传承“以客户为方向”的宗旨,不断助力四川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动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贡献金融力量——
为助力四川企业寻找新的跨境合作伙伴及业务机会,连续7年深度服务中国国际 进口博览 会,搭建更丰富、更聚焦、更融合的贸易洽谈与投资推介平台,全力支持四川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为助力“走出去”企业降本增效,在“贸易外汇收入与支出企业名录”新规实施首日,快速落地 四川省 内首笔业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脚底成本”和“时间成本”;
为助力四川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设立“ 一带一路 ”金融服务中心,并与 成都市 对外开放合作增进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充分施展外汇外贸服务专业化优势,缔造“融资+融智”贯通的综合服务生态……
这些举措不仅对推动地方经济融入全球起到关键作用,也巩固了该行在当地跨境金融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文/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