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互联
  • 1
  • 2
  • 3
  • 4
  • 5
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涉嫌造假和行贿 快速扩张的爱尔眼科踩到了-医疗底线-

【爱尔眼科】涉嫌造假和行贿 快速扩张的爱尔眼科踩到了-医疗底线-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21 15:48:46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K图 300015_0

  四年前, 爱尔眼科 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关口,投资者给它起了个响亮的称号“眼茅”。彼时,这家公司深受投资者和资本的喜爱。 爱尔眼科 也不负众望,仅用了3年其营业收入就突破200亿元人民币。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入3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7%。

  但这些只是 爱尔眼科 光鲜亮丽的表面,随着监管机构一份份处罚的落地,这家从事医疗的企业被曝出了贿赂公职人员、医疗事故频发等新闻。

   爱尔眼科 业绩情况(来源: 东方财富

  狂飙的业绩、激进的扩张

  了解 爱尔眼科 的投资者不难发现,这家公司的发展态势在其细分领域可谓迅猛。业绩持续向好,行业龙头地位逐渐凸显。2024年上半年, 爱尔眼科 营业收入为105.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收入为20.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1%;归母扣非净收入为1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对应实现的归属净收入3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从一组组数据中不难看出, 爱尔眼科 今年来的营业收入及净收入二者无一年不在增长,显现出稳定增长势头。

   爱尔眼科 之所以能交出“稳”字当头的业绩,还要从该公司的战略布局说起。“1+8+N”的战略布局使得 爱尔眼科 迅速形成了全国的网点分布和自上而下城市中心医院、省会城市医院、地级市医院、县级市医院的分级医疗系统。其中,“1”是指将长沙爱尔缔造成世界级眼科医学中心,“8”是指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地建立起8家国家级区域眼科医学中心,“N”是指各地基层眼科医院。

  值得强调的是,这份战略布局计划的背后与公司的“上市公司+PE模式”密不可分。2009年, 爱尔眼科 上市之初在全国仅有19家连锁医院。到了2014年, 爱尔眼科 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有71家医院,其中,上市公司旗下54家,产业并购基金旗下17家。截至2023年年末, 爱尔眼科 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881家。其中有许多医疗机构都是 爱尔眼科 一路“买买买”买回来的,一时间外界称这家“眼茅”为“收购之王”。

  来源:企业公告

  5月31日, 爱尔眼科 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3.44亿元收购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两个月后的7月29日, 爱尔眼科 再次出手收购。7月29日的公告显示,公司拟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的部分股权,合计交易金额达8.98亿元人民币。

  在通过收购实现快速扩张的同时, 爱尔眼科 近年来的商誉不断攀升,从2020年的38.7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65.33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 爱尔眼科 的净收入为36.5亿元人民币,商誉接近净收入的两倍。根据 爱尔眼科 2024年度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77.49亿元商誉,几乎占资产316.75亿元的四分之一,规模之大令人震惊。不过,激进的扩张背后风险也同时并存,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也为公司的商誉减值所造成的不确定性画上了一个问号。

  来源:艾芬微博

  扩张进程中,踩到“医疗底线”

   爱尔眼科 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其核心业务的贡献。公开资料显示, 爱尔眼科 的主要业务包含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眼前段项目和眼后段项目。其中,屈光项目是 爱尔眼科 最重要的业务,其营业收入贡献在全部业务中长期排在第壹,营业收入占比约为三到四成。

  然而,就是 爱尔眼科 的核心业务使其背上了践踏“医疗底线”的负面口碑。11月19日, 武汉市 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社交平台公布了国家卫健委信访回复,其中明确提到了 爱尔眼科 旗下四家医院存在虚假诊断证明的问题。虚假证明之外,关于 爱尔眼科 旗下医院涉嫌商业贿赂的问题也被明确提及。

  艾芬在写给国家卫健委的举报信中提到,为患者完成近视手术后, 爱尔眼科 医院职员不填写诊断证明上的手术时间,在医师签名和医院盖章后,将诊断证明、医师签名时所用的笔一并交给做完近视手术的病患或家属,嘱咐对方自行填写不存在的手术时间,再交给相应部门或机构以通过体检。

  除了虚假证明外,关于 爱尔眼科 旗下医院涉嫌商业贿赂的问题也被明确提及。国家卫健委在给到艾芬的信访回复单中提到,2022年 宿迁市 卫生健康委收到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商业贿赂问题的举报,联合市场监管、医保等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并于2023年4月处理完毕。当前该医疗机构已经注销,涉案有关人员已由当地纪律检查监察部门处理。

  记者留意到,这其实不是 爱尔眼科 第壹次因医疗诊断问题深陷舆论风波。

  2023年12月,艾芬在个人社交账号@急诊 向日葵 艾芬发文称,贵港 爱尔眼科 医院医师在手术台上用拳头猛击患者头部,该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爱尔眼科 在随后的回应中称,手术进程中,由于是局部麻醉,患者有手术不耐受,伸手向上试图摸眼部,眼部附近为手术无菌区域,一旦触摸将可能造成感染,且手术正在进行,医师为避免发生危险,情急之中用手迅速捶压提醒患者,不存在伤害病患的动机和行为。

  同年12月21日,艾芬再次爆料,贵港 爱尔眼科 医院涉嫌贿赂公职人员。

  2023年12月23日下午, 贵港市 纪委监委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情况开展核查处理。同时, 爱尔眼科 医院集团建立的调查组初步认定,贵港 爱尔眼科 医院还存在其它极度违反集团规定的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

  其实, 爱尔眼科 旗下多家医院曾因医保金使用违规、价格欺诈、医师无证执业、手术器械破损等被罚。据企查查显示, 爱尔眼科 的相关司法案件多达数百件,其中一半以上是作为被告。

  对于 爱尔眼科 而言,或许上述的违规事件和医疗诊断问题其实不是公司本心所愿。但眼科作为医疗行业众多领域中的一环,踩底线、罔顾行医准则和忽视法律的表现仍不可取。据新京报报道, 爱尔眼科 医院集团公共事务部相关责任人针对相关部门给艾芬回函一事做出回应,回函中所提到的有关医院违规事宜,属地监管职能部门已经给予相应处罚,相关涉事医院已根据监管职能部门要求进行了整改, 爱尔眼科 医院集团也根据内部规定,对涉事医院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厉责罚。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 客服与业务咨询

   【网络建设服务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