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券商新-风暴- 投行领域高管接连被查

【国信证券】券商新-风暴- 投行领域高管接连被查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21 19:58:4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国信证券】 【吴国舫】 【万和证券】 【投行业务】 【副总裁


K图 002736_0

  券商高管被查、失去联系、辞职在年内已屡见不鲜,近日又添一员。11月20日,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壹届、二届、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原法律部副主任吴国舫接受调查的消息落实后, 国信证券 公告解聘吴国舫的副总裁职务。记者了解到,吴国舫在加入 国信证券 后,分管投行业务。回看年内,也有 东兴证券 原副总裁张军、 海通证券 原副总裁姜诚君、 国元证券 原投行总部总经理王晨等人相继传出被查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查的高管均负责公司投行业务。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投行业务的规范管理是一直以来的困惑,要树立“合规一票否决制”其实其实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但各家机构可以以此为长远目标,逐步破除投行业务“以成败论英雄”的惯性思维。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问题高管接连被查

  又一位券商高管被查。11月20日, 国信证券 公告称,收到 无锡市 监察委员会出具的《立案通知书》《留置通知书》,公司副总裁吴国舫被立案侦查、实施留置。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叁十五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同意解聘吴国舫公司副总裁职务,免去其 国信证券 (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职务。

  另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律检查监察组、 江苏省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委11月20日消息,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壹届、二届、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原法律部副主任吴国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律检查监察组纪律审查和 江苏省 无锡市 监委监察调查。

  记者了解到,吴国舫于2024年3月加入 国信证券 ,任公司党委委员兼投资银行事业部总裁,自4月16日起任公司副总裁。在此之前,吴国舫在银河证券任执行委员会委员、业务总监,分管投行业务。

  其实,在证券行业严监管的态势下,年内已经有多位券商高管被查。11月15日,此前曾在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一处任职,先后任职科员、副调研员、副处长的 东兴证券 原投行一把手、副总裁张军被传失去联系,随后公司公告其因个人原因离职。8月, 海通证券 原副总经理兼投资银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姜诚君涉嫌严重职务犯罪,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国。8月同时, 国元证券 表示,公司原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王晨因个人原因正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若再向前追溯,2023年还有多位曾有监管任职背景的券商高管被查。2023年12月, 中信建投 证券原总经理李格平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年11月,银河证券原党委书记、老总陈共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纪律检查监察组纪律审查和 山东省 威海市 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2023年3月, 浙商证券 总裁王青山被传被带走调查,并于同年5月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人员均有监管任职经历。还有市场消息称,上述人员的失去联系均与朱从玖案有关。

  “投行本身就是券商业务条线中较容易 造成合规问题的领域。由于投行业务通常以胜负‘论英雄’,因此项目拿到获益是唯一的目的。在这一大目标下,可能会出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现象。为获取高收益回报,券商也有可能存在会有意无意地在合规方面忽视应尽的义务,造成投行业务条线上较频繁地出现问题。”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说道。

  合规水平仍待提升

  近年来,监管职能部门已不断加强对投行业务的监察管理,如严查 金通灵 财务作假案,严厉责罚泽达易胜、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等,相关券商也因此受到不同水平的处罚。同时,年内还有 中信建投 证券、 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证券 、银河证券、 中原证券 、中航证券、 兴业证券 等许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违规被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0月18日通报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专项检查情况显示,大部分证券公司较为重视投行内控基础制度建设,由业务部门、质量控制、内核合规组成的“三道防线”内控体系运行总体有效,项目执业质量水平有所提升,可是个别证券公司仍存在投行内控把关不严等许多问题,一些项目尤其是债券承销项目尽调核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全面贯彻落实勤勉尽责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11家公司视违规问题情节轻重分别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要求针对性解决尽调、内控短板问题。同时,对43名直接责任人员及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分别采取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人员涵盖公司主要责任人、分管投行业务责任人、内核责任人、质控部门责任人、业务部门责任人及项目组成员,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究责任。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及相关责任人因存在违规行为被监管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可能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若事情严重者,不仅可能影响相关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还有可能造成券商的评级下调甚至造成上市券商出现股票价格波动的情形。

  需要谨防的是,监管的“重拳”虽造成了明确的警示效果,但要杜绝未来相关非法情况再度发生,还需要券商自身加强相关业务的管理。

  王剑辉表示,投行业务的规范管理是一直以来的困惑。机构一方面要突出业务为核心,另一方面要兼顾合法合规,阻力是较大的,因此要树立起“合规一票否决制”其实其实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但各家机构可以以此为长远目标,逐步破除“以成败论英雄”的惯性思维。例如,评价单个项目对公司所造成的影响,不应仅限于利润方面的收入贡献,同时也要有合规管理、公司治理方面等品牌贡献,并以此为评价项目的核心依据。奖惩机制方面,公司也要双核心管理,同时重视业绩和合规工作的质量。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认为,投行业务频繁出现违规现象,与投行合规执行力度较差有关,券商在该业务的合规性与专业性有待提升。因此,券商需要加强投行业务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合规性水平。同时,监管层面也要加强行业监管,提升从业人员的自律性与操作规范性。

  此前,监管职能部门也曾屡次发文强调,要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例如,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今年3月出台《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到2035年,机构监管体系完备有效,行业机构治理水平全面加强,行业作为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得到更为充分地施展;形成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团队、行业文化等方面居于国际前列。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国信证券】  【金太阳】  【电话委托】  【投资者】  【深圳国资委】  【国信+万和】  【进一步】  【券商资管】  【公募基金】  【为客户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