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中止发行注册申请后,用友金融终止了发行注册程序。
最近,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用友金融”)公告称,公司收到北交所股票发行注册程序终止通知书。至此,其三年多的IPO之路画上句号。
用友金融是ERP巨头 用友网络 (600588.SH)旗下子公司,作为一家金融信息技术提供商,其客户涵盖 建设银行 、 国泰君安 证券、平安养老等众多行业机构。时代周报记者就“后续上市计划”询问用友金融,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公司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过会后终止审核的IPO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截至11月26日,年内已经有60家过会企业选择撤单,数量达去年全年的3倍。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调整,监管对IPO的态度依旧保持审慎,要求更加严格的财务指标门槛、严查上市前突击分红等行为。
过会1年后主动撤单
过会一年多后,新三板公司用友金融宣告其北交所IPO失败。11月21日,用友金融北交所上市审核状态更改为“终止”。
来源:北交所官方网站
文件显示,用友金融及其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提交了取消北交所IPO上市的申请,主动要求取消注册申请文件。这也是继聚合科技后,北交所今年第2家过会后撤单的IPO,较为鲜见。
据此前招股书透露,用友金融的主要业务是为金融领域各细分领域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和结合不同产品提供针对性运行及维护服务。客户涵盖 建设银行 、 国泰君安 证券、平安养老等众多行业机构。
早在北交所成立前,用友金融就已经启动上市计划。2021年4月23日,发行人向精选层挂牌辅导备案材料,在同年9月7日获得受理。其于2023年8月29日成功在北交所过会,并在2023年9月12日第壹次申请上市注册。
用友金融在全国股转系统公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扣非净收入88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距离公司所选择上市标准中“市值很多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收入均很多于 1500万元”的业绩要求尚有一定距离。
值得强调的是,用友金融此前属于“A拆北”的分拆上市,其母公司是A股主板上市公司 用友网络 。截至2024年6月30日, 用友网络 持有用友金融80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4.53%。
在审核意见函及上会审议问询中,有关发行人控股股东 用友网络 因业绩亏损遭到问询。年报显示, 用友网络 2023年归母净收入最终亏损高达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超过541%。用友金融也曾披露,若无法维持有效独立且 用友网络 盈利指标持续下滑,则可能对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发生不利影响。
折戟北交所消息发布的次日,用友金融复牌后当天股票价格大跌为61.43%。截至11月26日,以最新的收盘价10.51元/股计算,其总市值为18.25亿元人民币。
来源:Choice
过会企业撤单数超去年3倍
用友网络 旗下曾一度有3家新三板公司申请上市。其中,新道科技于2022年12月26日率先终止北交所上市;其兄弟公司用友汽车更名为车友科技后,于2023年5月11日登录创业板。
盘和林表示,监管收紧分拆上市的闸口,首先是为了确保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可靠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其次是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总之,都旨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建一个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
华南一位投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针对分拆上市,监管很重视母公司、拆分公司之间主要业务的关联。从业内的反馈来看,当前的监察管理重心实际上还是放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过会后终止IPO的企业(包含终止审核、终止注册)数量大幅增加。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26日,年内已经有60家过会企业选择撤单,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3倍。
这些过会公司中,业绩下滑或业务成长性是交易所频繁问询的问题。还有部分公司受到分拆上市政策波动,独立性备受关注。从板块分布来看,过会后撤单的企业普遍聚焦在创业板。上述投行人士表示,“这跟今年年草创业板定位进一步明确有关。”
2023年,沪深北三家交易所仅有18家企业在过会后撤单。其中,迟迟未拿到注册批文而选择终止注册的数量占据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