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间, 中恒集团 (SH600252,股票价格2.63元,市值90.37亿元)和 莱美药业 (SZ300006,股票价格5.44元,市值57.44亿元)同时发布公告表示, 中恒集团 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形式协议转让持有的 莱美药业 23.43%的股份,若本次股份公开征集转让完成,可能造成 莱美药业 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发生变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 莱美药业 在2020年被 中恒集团 入主后,仍旧身陷亏损泥淖,而 中恒集团 近年来的收益情况也快速恶化。
中恒集团 将出售 莱美药业 股权视为“实现资产结构优化”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 中恒集团 在资产剥离方面已经有动作。
莱美药业 或变更实控人
追溯 中恒集团 入主 莱美药业 ,应回到2019年11月, 中恒集团 与 莱美药业 、邱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恒集团 拟与 莱美药业 彼时的控股股东邱宇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邱宇将持有的 莱美药业 22.71%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和提案权委托给 中恒集团 行使。
随后, 中恒集团 又在二级市场“扫货” 莱美药业 的股份。2020年, 莱美药业 发布定增计划, 中恒集团 以9.39亿元认购 莱美药业 2.11亿股股份。根据 中恒集团 2020年年报,其彼时累计直接持有 莱美药业 23.43%的股份,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形式取得 莱美药业 17.4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取得 莱美药业 40.8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并实现了对 莱美药业 的控制。
根据 中恒集团 的说法,通过并购 莱美药业 ,公司构建起“中药—化药—生物医药”的发展新格局,打开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的通道,增进广西医药产业的全面升级。
莱美药业 是重庆第壹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主要产品涵盖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领域。
如果 中恒集团 成功出让所持 莱美药业 23.43%的股份,则 中恒集团 将仅通过南宁中恒同德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合伙公司(有限合伙)间接持有 莱美药业 2.03%的股份。 莱美药业 则可能迎来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变更。
中恒集团 的“撤退”对 莱美药业 的经营是否也会造成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1月27日致电 莱美药业 ,但其职员表示,公司对此暂不接受采访。
在二级市场, 莱美药业 则在11月27日收获了涨停板,但在11月28日则跌了6.53%。
中恒集团 近年业绩承压
对于此次拟出售所持 莱美药业 23.43%股份的目的, 中恒集团 表示,鉴于我国当前医药政策的走向及医药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公司计划在战略层面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关键领域。为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改善 中恒集团 经营业绩,公司拟采取公开征集的形式转让公司直接持有的 莱美药业 股份,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从“‘中药—化药—生物医药’的发展新格局”到“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关键领域”, 中恒集团 何以走到了这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 莱美药业 在被 中恒集团 收购之前,本就存在诸多挑战,其净收入也处于亏损状态。
在被 中恒集团 收购之后, 莱美药业 仍旧未能开脱亏损的泥淖。2021~2024年前三季度的“三年一期”, 莱美药业 的扣非后归母净收入分别亏损1.38亿元、1.15亿元、5993.33万元、5564.32万元。
在收购 莱美药业 之后, 中恒集团 近年来自身业绩同样承压,其扣非后归母净收入从2019年的6.13亿元人民币,已逐步降低至2022年的539.14万元人民币,尽管在2023年略微回升至2272.96万元人民币,但在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收入已转为亏损1132.70万元。
其实, 中恒集团 的“瘦身”计划此前已经开始。
2024年上半年,为提升资产管控效能及使用效率,聚焦主业, 中恒集团 将持有的广西联合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8%股权进行了出让;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中恒集团 控股子公司田七家化也以1.30亿元的价钱挂牌出售了部分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