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皮海洲 - 并非绕道减持 协议转让是主要股东减持股份的重要途径

【协议转让】皮海洲 - 并非绕道减持 协议转让是主要股东减持股份的重要途径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1-29 6:48:38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协议转让】 【受让方】 【主要股东】 【大股东

  自“9.24”行情启动以来,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主要股东的减持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而在这股主要股东减持的浪潮中,投资者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股东选择了协议转让的形式。

  好比,11月20日这一天,就有3家公司发布了主要股东协议转让股份的消息。其中, 汇通能源 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协议转让股份在公司总股本中的占比为5.5264%;而 和胜股份 、ST瑞科则分别公告了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股份一事,涉及的股份比例均超过5%。而且这3家上市公司股东协议转让股份的受让方均为私募基金。

  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以协议转让的形式减持股份,此举被某些舆论疑问是“绕道减持”。这种疑问应是误读,实际上协议转让是现行法规所允许的主要股东合规减持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5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就明确规定有“大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的情形,在这一情形中,也对“其它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持有的企业第壹次公开发行前发行的股份的”相关情形也作出了规定。所以主要股东通过协议转让的形式来减持股份是无可非议的。

  但尽管如此,从市场的视角来看,对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以协议转让的形式减持股份予以关注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协议转让的股份通常都会远远超过大股东通过证交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股份数量。通过竞价交易减持,三个月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能高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但协议转让却不受此限制。如11月20日发布协议转让公告的3家公司,主要股东减持股份的数量都超过了5%。如此高比例的股份转让甚至涉及到公司重要股东的变更,因此投资者当然需要高度关注。不仅如此,如此高比例的股份转让最终还是会给市场造成一定的流通压力,这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

  但尽管如此,协议转让这种减持方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虽然协议转让为主要股东大规模的减持提供了便利,但协议转让也可以减少主要股东减持给市场造成的波动,毕竟协议转让是“一对一”或“一对N”的减持,是一种定向减持,已经有了固定的受让方,而不必直接抛向市场,给市场造成压力,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

  不仅如此,协议转让也给受让方造成了灵活与便利。好比,受让股份的数量,受让股份的价钱都能双方协商来确定。这样受让方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受让股份的成本。假如是通过二级市场来购买,买进5%以上的股份,一定会引发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这显然无益于受让方控制受让成本。因此,协议转让也是受到受让方欢迎的。但尽管如此,对协议转让的形式加强监管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对出让方股份的监察管理。作为出让方的主要股东,其出让的股份务必是可流通股份,只有可流通股份才能转让。如果主要股东的持股还处于限售期,那么在正常情境下,这种处于限售期的股份是不能转让的。

  二是加强对受让方的监察管理。根据规定,受让方受让大股东及主要股东持股后,其受让的股份还需要锁定6个月才能上市流通。同时,很多受让方受让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了5%,从而让自己跻身大股东行列,因此,这些受让方还需要遵守大股东的有关规定。好比,减持股份需要提前进行公告,减持股份后也需要进行信息披露等。

  三是加强对协议转让信息披露的监察管理。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与完成股份转让手续的情景下,都需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能够及时知晓协议转让事宜,以便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四是加强对涉事公司信息披露及股票价格异动的监察管理。好比,私募基金作为受让方受让主要股东转让的股份之后,经过6个月的锁定期(受让其它股东所持非首发前发行股份没有锁定期限制),私募基金受让的股份最终还是要上市流通。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监管来避免内幕交易与操作股票价格行为的发生。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英虎机械】  【上交所】  【发行人】  【上市申请】  【信息披露】  【拟上市公司】  【2024】  【科创板】  【广钢气体】  【证监会】  【理财产品】  【信托产品】  【ETF】  【群兴玩具】  【管理层】  【三级跳】  【换所潮】  【奥特曼】  【《奥特曼》】  【协议转让】  【大宗交易】  【大股东】  【接盘方】  【市值管理】  【中信证券】  【关键词】  【浦发银行】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