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黑龙江导游乔某、高某、宋某因以言语要挟强迫游客购买自费项目,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面临撤消导游证的行政处理。(12月1日光明网)
此次判决可谓民怨沸腾,无妨将其作为整治旅游市场的新起点,深入反思并全面革新旅游行业生态。
近年来,旅游市场中的强制消费现象屡禁不绝。游客们本是怀着对“诗与远方”的美好向往踏上旅途,却经常遭遇相关陷阱,被迫在导游的威逼下打开钱包。这让游客的旅行体验大打折扣,并遭受经济流失与心理伤害。从一些游客被迫在高价商店中长时间停留购物,到因拒绝消费而被导游恶语相向甚至限制活动空间的极端案例,都凸显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种行为极度违反了旅游服务的本质,也损害了旅游目的地的光辉形象与声誉。
依法严厉责罚此类行为,意义深远。对于受害者而言,这是迟来却有力的正义伸张,让他们的怨言与损失得到了法律的回应;而对于潜在的违法者,这更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不可侵犯性。法律的严惩明确地划出了红线,告诫所有旅游从业者,任何侵犯游客权益的表现都将付出繁重代价。每一次公正的判决都是对法治精神的彰显,它向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旅游市场不是法外之地,甭管是哪个,只要触犯法律底线,都势必受到制裁。
近年来,导游被处刑罚其实不是孤例。如黑龙江雪乡导游姜某强推自费项目殴打游客,被判刑一年,其导游历程戛然而止;桂林导游赵某长期采用限制游客行动自由、辱骂等行径,强逼游客参加高价旅游项目,后被依法追究刑责,相关旅游企业也受到严厉惩处。
但也应看到,从个案严厉责罚迈向行业重塑,注定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征程。在这一进程中,监管力度的持续强化是核心要害。文旅、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应加强深度协同,借助 大数据 分析、智能监控等前沿科技手段,实现对旅游市场的实时动态监测,精准甄别并依法惩处强逼交易、坑客欺诈等丑罪行径。除常规的罚款、撤消导游证惩戒外,还要大幅提升犯罪成本,设立长短适度的从业禁入期限,全方位增强法律威慑力,以铁腕涤荡市场污垢,重塑纯净生态。同时,还须竭尽全力地通顺游客维护权益通道,明确严格的投诉处理时效规定,完全做到投诉有门、维护权益有力。
长远来看,导游薪酬改革势在必行。燃眉之急是果断切断薪资与游客消费间的不妥关联,构建科学正确的薪酬体系,设置充分的底薪与公正透明的服务品质奖励机制。如此这般,方能将导游从扭曲的利益纠葛中完全解放,引导他们全身心回归服务本职,凭借卓越服务获取优厚回报,激活服务品质提升的内生动力。好比,可以建立基于游客满意度评价、服务专业技能考核等多维度的导游薪酬激励机制,让导游真正将精力放在提升游客体验上,而不是殚精竭虑诱导游客消费。
当下正值旅游市场复苏的关键节点,各地要以此案为契机,全力整饬行业秩序、稳步提高服务品质,唤回旅游的本真魅力。只有纯净无欺成为常态,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人文古迹、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方能真正成为人们栖息心灵、滋养精神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