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极越汽车“原地解散”风波,12月1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与极越汽车一位关键人物(简称“极越内部人士”)进行了独家对话,就近一段时期以来极越汽车有关传言进行全面核对,试图以内部视角还原整个事件的真相。
当日,百度和吉利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积极协助极越汽车管理层妥善处理员工社保、离职补偿和车辆用户权益等相关事宜,推进其它事宜合理合法解决。
目前,极越汽车的命运走向仍不明朗。
财务总监11月中旬已离职
中国证券报:这两天极越汽车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出现了各种传言,包含财务总监(CFO)带着账本跑路等,这方面的实际情况你能介绍一下么?
极越内部人士:关于财务总监的传言,完全不符合事实。极越CFO刘吉宁“10.1”假期之后开始休假。极越首席执行官(总裁)夏一平“10.1”假期后曾在公司高管群和内部会议上说,CFO因为个人原因需要休假。11月上旬,公司HR组织部分员工参加了(刘吉宁的)欢送会。之后,系统显示其已离职。
其实,刘吉宁10月初向董事会提出辞职,且始终在上海。刘吉宁租住的小区离公司很近,还参加过几次小规模的同事聚餐,不存在失去联系甚至跑路的情景。11月中旬,刘吉宁办完离职手续后才去英国。
另外,极越的财务采用SAP(思爱普)系统,属于全球顶尖的财务管理系统,自动化水平很高。只要有账号,就可以在这个系统上查询账目……都什么年代了,还能带走账本?
中国证券报:目前,财务总监的离职流程已走完么?
极越内部人士:公司OA(飞书)显示其已离职,(刘吉宁)在10月休假前已经安排工作交接。目前,他已正常走完离职流程。
造车很“烧钱”
中国证券报:这两天极越被曝出“70亿财务窟窿”。公司真实的融资情况怎样?
极越内部人士:可以公开查到的融资好像是两轮共45亿元人民币。这个其实不准确,我们是红筹架构,瞄准在海外上市融资的路径。我们共有三轮股权融资,合计超过80亿元人民币。其中,A轮、B轮都是百度和吉利投资,分别为6亿美元和近4亿美元;C轮为17亿元人民币,其中百度投资6.5亿元人民币,另有一些外部投资者。
中国证券报:短短几年花了这么多钱,造车这么“烧钱”么?
极越内部人士:造车很“烧钱”,尤其是车型研发。车型立项这种重大投资需要经过董事会批准。极越内部有4个车型已正式立项,分别为01、07,和01和07的800v改款,四个车型的总投资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其中,01车型的投资额为40亿元左右,07车型花了30多亿元人民币,改款又花了一点钱。整车行业就是这样,没办法。
从整个行业看,花这些钱属于正常水平,既不算特别高,也不算特别低。我们“烧钱”肯定比小米少,就像李斌(注:蔚来汽车开创人)所说,没有200亿元起步不要造车。何小鹏(注:小鹏汽车开创人)也说,市场竞争这么激烈,300亿元可能都不够。造车很“烧钱”,这是大家的共识。
中国证券报:前阵子传出百度计划追加30亿元资金,但要求先查账,后来没有办款,有这回事么?
极越内部人士:在6、7月份的时候,启动过一个内部尽调和详细测算。至于查账,极越汽车的财务一直向股东包含百度开放,每月、每个季度都有月报和季报。且极越汽车和百度的审计机构都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极越有一些数据会反映到上市公司百度的财务报表里,所以百度没必要单独进行查账,包含查看资金余额和钱花哪儿了。
在极越汽车的运作进程中,最大的投资支出是车型开发,营销支出排第贰位,管理费用规模相对较小。这些支出都有预算,审批通过后才能执行。每年年底都要向董事会报预算,预算超支则需要调整。
8月份内部矛盾已激化
中国证券报:百度为啥没有追加投资?
极越内部人士:8月份极越汽车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议,但有点不欢而散。会议当天还安排了新车试驾等环节,但最终草草结束。公司管理层、股东层面的分歧全面袒露了出来。
在这次会议上,公司管理层介绍了最新的亏损情况,特别强调哪些地方和预期有不同,并相应进行了哪些调整,确保亏损额在可控范围内。当时,百度CFO、吉利CFO等股东方核心高管参加了会议。
其实,在这次会议召开前,公司内部已经有部分高管和总裁的意见不合,认为极越汽车目前经营不善,主要因素在于产品定义有问题,可能需要推倒重来,且公司总裁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短板,需要董事会、股东会等层面进行决策支持。总裁则向股东方面提出,CFO不配合工作,要求作出相应调整,双方之间的矛盾完全公开化。
在这种环境下,9月份百度方面派驻的总裁向吉利方面作出承诺,百度会很快追加一笔投资,同时希望吉利作为最大的供货商再宽限一些,在账期方面给予支持,尽量不要引起外部供货商的猜想。于是,吉利方面新增了一点额度,毕竟吉利既是(极越)最大的供货商又是股东。
中国证券报:吉利与百度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分歧?
极越内部人士:融资一直是重要话题。内部有一种说法,认为百度拥有超级投票权,并且是大股东,极越汽车如果继续融资,百度务必先表态。说白了,引进外部融资时,百度根据一定比例配置资源,极越汽车融资的主动权在百度这边。
从吉利方面的诉求看,吉利在极越汽车董事会只有一个席位。造车这么“烧钱”,而吉利已经拥有多个品牌,不想再养一个亏钱的“儿子”。百度把自己的“儿子”养好,极越汽车有任何问题先找百度。
中国证券报:极越汽车走到今天,很大水平上是因为股东之间的分歧不可弥合,能不能这样理解?
极越内部人士:说的有事理。两个股东投资这家公司,同时都是供货商。
从吉利的角色看,我们的整车研发、制造和相关采购,很多都是由吉利来协同,所以吉利与我们之间的关联交易规模比较大,挣钱的机会也很多。
从百度方面看,百度只有智驾系统,没有太多关联交易的场景,所以关联交易规模相对较小。百度是大股东,吉利是二股东,二股东“薅”了好多羊毛,而大股东没有多少机会“薅”,这是一个现实问题。
同时,内部有人渲染这件事,让人感觉吉利占了便宜,如果往(极越)这家公司继续输血,可能会被吉利抽走。其实其实不是这么一档子事,关联交易都是根据公允价值签署协议。而且,吉利给了很多垫资,现在吉利对极越汽车的应收账款远超百度。
极越汽车走向何方
中国证券报:除了上述问题,销售局面始终没有打开也是极越汽车陷入水火倒悬之中的重要因素吧?
极越内部人士:销售局面没有打开是主要原因。极越汽车的营销肯定有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定义。搞了一堆概念,好比电动门、取消门把手、取消转向拨杆、大连屏、屏幕换挡……消费者不买账,其实都是“槽点”。哪怕有技术底子,这些“槽点”也让大家觉得很不爽而不愿意购买。
中国证券报:根源在于产品力问题?
极越内部人士:我们推出产品后,搜集了一点用户的反馈,把相对照较简单改,或说能够改的地方,先进行了改善。
改款实际就是修补“槽点”。好比,(极越01)这款车如今是400V平台,最初工程师就提出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要直接上800V平台。内部有许多分歧,最后还是坚持400V平台。结果,产品一推出来就落伍了,因为主流产品都是800V平台。通过改款修补了一点“槽点”,包含800V平台、交流充电口和内饰方面的优化等。还有一些问题,因为成本难以承受只能往后推了。
中国证券报:百度不是在智驾方面具备优势么?
极越内部人士:说实话,在最近的竞争中,百度的智驾表现低于预期。最初,百度在智驾方面还有一些优势,相比小鹏差不多可以打一个平手。今年,理想汽车等竞争对手冒了出来。9、10月份的时候,他们做过一次内部评测,把车租过来进行测试,内部的定论是原来自己可以排第叁位,且相比第壹、第贰位差距不大,如今是第四、第五位都进不去了。
极越汽车的智驾研发以百度为主,极越开展工程化落地方面的工作,自己没有太多的研发。而百度在智驾研发上一直砍预算,加上人才流失,业务持续收缩。
中国证券报:极越汽车自身团队存在哪些问题?
极越内部人士:极越汽车最早的一拨人有一个概念,认为高阶智驾会成为汽车企业将来的胜负手,当时感觉百度的智驾系统不错,借助这个“王牌”和吉利的赋能,就能攒一个好东西。结果,产品定义出现问题,不能说是人家代工的问题,或工程开发的问题,更多还是自己的问题。
中国证券报:极越汽车会走向何方?
极越内部人士:我相信百度知道造车需要长期投入,需要砸很多钱。这次为啥犹豫不砸钱了,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无底洞,看不到回报。
换一个角度看,如果这个概念在资本市场仍然火爆,哪怕没卖出多少车,或企业仍然亏钱,只要有故事未来还有希望。如今的情景是,资本市场有压力,百度自己的经营也面临各种挑战,如果再砸30亿元可能打水漂,还不如今天就止损。其实,互联网大厂近几年砍掉的项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