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具身智能无疑是国内外科技界的绝对焦点。
在英伟达GTC大会上,黄仁勋展示人形 机器人 大模型及软硬件;OpenAI投资的 机器人 草创企业1X Technologies发布最新双足人形 机器人 原型,一度被网友疑问是真人饰演;Figure AI发布第贰代人形 机器人 Figure 02,并称其为“全世界最顶尖的AI硬件”;在 特斯拉 Robotaxi活动上,马斯克和Optimus人形 机器人 一起登场,并在现场调酒、跳舞,与观众互动……
国内同样热闹非凡,优必选、傅利叶、星动纪元等相继推出新型 机器人 产品,宇树科技的四足和人形 机器人 在海外备受关注,EXrobots的仿真人形 机器人 在世界 机器人 大会期间吸足眼球……
近期,南京、重庆、杭州等多地接连公布 机器人 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抢抓机遇。
多地出台支持政策抢抓机遇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公告》,面向元宇宙、人形 机器人 、脑机接口、通用 人工智能 4个重点方向提出了2025年的具体目标;2023年11月,工信部再次发布《人形 机器人 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 机器人 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据澎湃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安徽等省市都相继出台相关 机器人 产业政策,北京、上海、浙江、深圳、成都、山东均已成立 机器人 创新中心。
11月27日,南京发布《 南京市 增进 机器人 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应用场景高效挖掘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 机器人 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南京成为全国 机器人 产业创新示范应用标杆城市和产业集聚地。
12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发布《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增进 人工智能 与 机器人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更是提出要支持建设产业服务平台、研发核心算法、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研制核心智能硬件,对企业给予最高百万元的奖励,以增进上下游企业发展,推动 人工智能 与 机器人 产业建圈强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12月4日,重庆发布《 重庆市 支持具身智能 机器人 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要围绕“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末端执行器、直线电驱动关节、新型 传感器 、 机器人 操作系统等研发方向推动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攻关具身大模型生态体系相关技术,并形成一批产业化成果,榜单支持总额不高于1000万元人民币,还提出鼓励 重庆市 产业投资母基金和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有关区县以市场化方式共同注资组建具身智能 机器人 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支持措施。
此前的10月,重庆刚刚发布了《 重庆市 “ 机器人 +”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培育壮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推动 机器人 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 机器人 典型应用开发,推广“ 机器人 +”应用创新实践。
12月5日,据媒体透露,杭州也已正式发布《 杭州市 人形 机器人 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从15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举措,要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为重点,加快构建人形 机器人 整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的一体化创新体系和全产业链生态,赋能 机器人 产业高质量发展,缔造国际领先人形 机器人 产业集群,形成技术创新和生态集聚的正向循环。
在上述政策中,毫不例外都提到要构建和缔造产业集群,形成技术生态。
对此,人形 机器人 公司魔法原子(MagicLab)联合开创人吴雨航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非常看好集群集聚方面的政策支持,“人形 机器人 长远来看会是规模比乘用车还要大的大规模高端制造业,因此我们认为它和如今的汽车产业链比较接近,区域性产业集群的价值非常大,由一个核心企业在本地带动整个产业链,围绕并进行配套”。
国内已形成三大梯队,行业从“炫技”进入研发深水区
根据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 机器人 》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 机器人 产业规模将增长至682.6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增长至1052.6亿元;服务 机器人 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88.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增长至1413.8亿元;特种 机器人 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55.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增长至506.6亿元;而人形 机器人 产业发展将由资源拉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66.3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增长至861.0亿元人民币。
上述报告提到,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目前中国 机器人 产业已形成三大梯队,第壹梯队为“领军梯队”,具体包含 广东省 、 江苏省 、上海、 北京市 、浙江等地区;第贰梯队为“骨干梯队”具体包含 安徽省 、 山东省 、 辽宁省 、 湖北省 、 福建省 等地区;第叁梯队是“潜力梯队”,具体包含 黑龙江省 、 四川省 、 河南省 、 陕西省 、 天津市 、 重庆市 、 湖南省 、 河北省 、 江西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等地区。
截至2023年,中国 机器人 全产业链企业数量近八万家,其中上市企业超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超四千家。
吴雨航表示,人形 机器人 行业目前已经跨过了最早的“草莽”发展期,“现在行业已经进入了研发的深水区,过往可能对于企业来讲,大伙是以‘炫技’为导向,但目前已经过渡到了要以落地为导向,行业开始‘挤水分’,开始出清公司,逐渐进入到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状态”。
当前阶段,企业更重视的是量产落地。
吴雨航表示,现阶段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怎样在未来两年实现千台级别的量产和销售,如果没有稳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那你仍然是一个PPT公司,或只是有少量样机的企业”,在未来两年的市场竞争中将会明显落伍于行业头部玩家。
特斯拉 也曾表示,量产才是真正挑战,要在制造上不断创新,在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大幅下降成本。
傅利叶开创人兼总裁顾捷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傅利叶人形 机器人 GR-1交付量已超过100台,2025年全行业有望达1000台以上,但具体目标还仍很难预测。“国内人形 机器人 第壹股”的优必选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周剑也曾表示,预计明年会有1000-2000台的人形 机器人 订单。
吴雨航表示,如果能和本地产业进行协同,推动人形 机器人 的数据收集、量产、产品打磨和落地,对于人形 机器人 公司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将发生巨大帮助……在足够低的成本的情景下,让人形 机器人 去实现更多功能,为商业、为工业、为家庭去创造真实的价值。
同时,在他看来,除了前述政策以外,还有两个“加分项”。
一是地方具备人形 机器人 的潜在终端客户,好比汽车产业等较强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能够让人形 机器人 去落地、去尝试;二是人才供给充分,能够满足人形 机器人 产业尖端制造的切实需求,硬件结构、算法等方面的尖端人才对于企业而言更有吸引力。
机器人 与人类“共生”的时代,或许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