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年末重点警惕高商誉股票

【上市公司】年末重点警惕高商誉股票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12 7:00:3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

  高商誉股票的商誉一旦计提,就可能引发业绩爆雷,尤其在年报中此类爆雷的危险更大,所以投资者要加以警惕,对于高商誉的企业要格外谨慎。

  高额的商誉,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一般而言,大额商誉的发生大多来自于上市公司高价购买资产,该类资产一般在买入的时候都具有很好的业绩和成长性,上市公司因为看好相关资产的未来发展和盈利能力,以现金支付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进行收购。而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价钱往往高于标的资产的净资产,溢价部分就形成了商誉。

  为了保证标的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一般交易方往往还会作出三年左右的业绩承诺期。如果标的资产盈利能力能够达到预期,对上市公司不会发生不良影响。可是,往往在业绩承诺期之后,收购资产的收益能力有可能发生断崖式下滑,其中,可能有开创团队离职的原因,也有可能有原先客户流失的原因等等,而盈利能力的快速下行成为很多高商誉公司的噩梦。

  当收购资产的收益能力出现下滑,其内在价值就无法支撑如此高的商誉,于是商誉的大幅计提也就成为一定选项。通常而言,这部分计提掉的商誉,会在损益表上计入上市公司的业绩亏损,这也就是投资者常说的业绩爆雷。

  其实,在一般时间段中,上市公司因商誉减值引发的业绩爆雷风险不会太大,毕竟季报和半年报通常都不会对商誉进行计提。可是到了年报,商誉计提就有可能发生。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增长良好,但最终的年报却大幅不及预期,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商誉减值的拖累。

  对于高商誉股票的持股者而言,计提商誉是短痛,不计提是长痛,大资金在研究上市公司价值的时候,肯定会考虑高商誉的问题,即便上市公司不对商誉进行计提,但只要资产盈利能力不行了,股票价格也同样会受到压力。

  另外,个别上市公司还可能通过商誉减值与否的会计处理方法,实现对业绩的调理,而这其中就可能涉嫌非法,存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侦查的危险。

  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和每股收益只是财务的记账方法,对于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其实不能做到完全准确体现,其中对于商誉、存货、应收账款等财务指标的处理只要符合会计准则即是合规,所以投资者往往需要特别小心高商誉、高存货、高应收款的企业,这些问题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业绩爆雷的导火索。

  尤其是进入年报阶段,高商誉的爆雷风险极为突出,如果投资者没有十足的理由,在年报期间还是应该尽可能远离高商誉的股票。等待年报披露之后,根据上市公司的最新经营情况再做投资决定,是更为稳妥的投资方法。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吴晓求】  【上市公司】  【高科技企业】  【资本市场】  【成交金额】  【三峡旅游】  【深科技】  【谭文鋕】  【持股比例】  【大股东】  【英虎机械】  【上交所】  【发行人】  【上市申请】  【信息披露】  【拟上市公司】  【2024】  【科创板】  【广钢气体】  【证监会】  【理财产品】  【信托产品】  【ETF】  【群兴玩具】  【管理层】  【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