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微信严打售假产业链 - 今年已封禁1.2万个个人账号

【产业链】微信严打售假产业链 - 今年已封禁1.2万个个人账号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19 21:30:01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产业链

K图 00700_0

  微信12月19日披露,截至10月31日,微信今年内已处罚3.9万个存在售假行为的个人账号,连续四年下降。但微信加大了处罚力度,今年已经有1.2万个个人账号遭到不同水平的封禁,同比增加33.3%。

  由于微信聊天、朋友圈场景具有私域属性,这增加了发现售假线索的难度。微信法务总监吴焕斌介绍,为了在用户隐私保护和知产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微信发动用户参与,通过举报提供侵权线索。

  记者了解到,点开微信个人账号,可以选择投诉特定用户发布仿冒品信息,提供相关证据截图即可完成操作,之后这些侵权线索将被转交给品牌方鉴定。微信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微信今年已向品牌权利人输送了17.6万条线索,其中99%来自品牌维护权益平台的主动挖掘输送。

  遏制视频号售假行为上,截至10月31日,今年内有12万余个售假直播间、3.2万名涉事主播受到惩处。另外,有1.27万个视频号账号因售假被处罚,其中3500余个视频号被永久封禁。据微信方面介绍,基于视频号与微信个人账号的关联性,微信会对发布仿冒品信息的视频号及其关联个人账号一并打击。

  在微信小店平台,今年内平台方已驳回14万余个疑似冒牌假货的上架申请,并处罚了700余个售假店铺。

  微信这样的平台方还介入到售假侵权的刑事打击环节。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微信配合上海、山东、广东、河北、安徽等地执法机关,侦破29起制售冒牌假货的案件,警方抓获涉案人员190余人。 图片

  跨境售假案件增多。图:杨柳

  在 跨境电商 蓬勃兴起的当下,跨境售假案件近年来也逐渐增多。据微信方面介绍,一些制售假团伙在国内完成假货的生产,通过国外社交平台或与境外网红合作,发布营销信息,最终将商品销往国外。这让原本就碎片化的售假链条进一步割裂,增大了案件侦办难度。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Rokid】  【智能眼镜】  【AR眼镜】  【产业链】  【水晶光电】  【董事长】  【英特尔】  【人工智能】  【吸血虫】  【小程序】  【婚恋报告】  【良品铺子】  【数据要素】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  【AI应用】  【中金公司】  【国金证券】  【投资机会】  【周鸿祎】  【上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