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热点 > 商业洞察 > ESG热搜榜 - 六家钢企ESG强制披露 重庆钢铁2023年碳排总量同比上涨17.78%

【宝钢股份】ESG热搜榜 - 六家钢企ESG强制披露 重庆钢铁2023年碳排总量同比上涨17.78%

查看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12-23 11:16:23    文章分类:商业洞察   
专题:宝钢股份】 【钢铁行业】 【上半年】 【ESG】 【重庆钢铁


K图 601005_0

  全国碳市场第壹次扩围在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建议稿)》明确了钢铁行业是首轮扩围行业之一,算清钢企碳排放“家底”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要求450多家A股上市公司强制披露ESG信息,这意味着部分钢铁上市公司要面临ESG报告强制披露和全国碳市场履约的“双重监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在被强制披露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有六家钢铁企业进入强制披露名单,分别是 宝钢股份 (600019.SH)、 马钢股份 (600808.SH)、 重庆钢铁 (601005.SH)、 中信特钢 (000708.SZ)、 鞍钢股份 (000898.SZ)和 包钢股份 (600010.SH),六家钢企2023年ESG披露率达100%。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 包钢股份鞍钢股份 2023年ESG报告中仍未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在基础性指标披露、必要数据口径说明、量化数据统计标准等诸多问题方面,钢企ESG报告的内容本质亟待提高。

  宝钢间接碳排量大增31.66%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环保投入金额方面,六家钢企年度总投入金额之和近300亿元人民币。投入增速最高的是 鞍钢股份 ,从2022年8.77亿元的环保投入金额,到2023年73.06亿元人民币,投入翻了七倍有余; 宝钢股份包钢股份 的环保投入金额增速也在正向增长。

  大笔资金投入,这六家钢企2023年环境关键数据的披露和减排情况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六家钢企中, 重庆钢铁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增速为17.78%,增速最快。 宝钢股份 同比增速为3.89%,增速最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范围2方面, 重庆钢铁 同比减少23.91%, 宝钢股份 同比增加31.66%。

  总量同比上涨的原因有哪些? 重庆钢铁 在报告中表示,2023年碳排放的统计口径为所有供货商,2021年、2022年统计口径仅为原料供货商。因此部分起因是统计口径的增加,造成 重庆钢铁 2023年碳排放量有所提升。另外,在该报告的附录章节,多处表格存在年份为“2022年、2021年、2020年”的笔误。

  同样的是, 宝钢股份 2023年碳排总量、直接排放(范围1)和间接排放(范围2)都有所增长。公司在报告中表示,从2023年起增加了宝武碳业和 宝信软件 公司的碳核查,亦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增加,造成2023年部分碳排放量有所提升。

  “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别复杂,碳排放核算的难度远高于首批并入全国碳市场的火电行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蔚蓝地图开创人马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有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碳排放领域最困难之处在于如何丈量与核算,钢铁行业本身是排污排碳“大户”,势必会参与到碳排放的治理中,在技术和管理层面也要跟进治理。

   包钢股份 2023年ESG报告中仍未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也是定量数据披露最少的企业之一,报告中并未做出缺失数据的解释说明。 鞍钢股份 虽未披露年度碳排数据,但公司在报告中表示,因未经 辽宁省 生态环境厅核查,2023年碳排放数据预计将在下一年度ESG报告中披露。

   宝钢股份 在六家钢企中,温室气体排放披露量是最为详细的,也是唯一披露了范围3(仅钢铁板块)的钢企。除了范围1、范围2外, 宝钢股份 披露了自2020年的钢铁板块范围1—5具体排放量。同时, 宝钢股份 在其报告中也提及了CBAM对公司的潜在影响。 宝钢股份 表示,一方面,公司目前四个主要生产基地中,三个基地处于中国三个省市的试点碳市场,钢铁行业还未并入全国碳市场,宝钢面临着全面碳履约合规增加成本的危险;另一方面,欧盟推出 CBAM,计划2026年起对包含钢铁、水泥、化肥和铝在内的进口碳商品征收碳关税,此举将影响 宝钢股份 未来钢铁产品出口欧盟钢铁产品的成本,由此影响营业收入。

  另外, 鞍钢股份 也在减少(CBAM)影响做准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今年6月, 辽宁省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进 辽宁省 钢铁行业碳达峰应对强制减排、欧盟碳关税的建议答复》,其中提及碳关税即“碳界限调理机制”(CBAM),从2023年10月试运行,2023年至2026年为过渡期,从2027年开始全面征收碳关税,将主要对 辽宁省 钢铁、铝和化肥行业进出口造成直接影响,其中钢铁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鞍钢已建成碳排放及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平台,该平台包含企业及碳排放核算及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企业碳排放报告及生命周期评价(LCA)报告。

  据公开资料显示, 重庆钢铁 是重庆碳市场的履约企业之一。 重庆钢铁 在报告中表示,公司2021年、2022年分配由历史总量下降法改为历史强度下降法,增加碳排放分配量约13万吨。报告期内完成2021年碳履约工作,预计2024年3月完成2022年碳履约工作。

   中信特钢马钢股份 也完成了2023年碳排总量、范围1和2的披露。 中信特钢 是第壹年披露定量数据,其在报告中也直接阐述了减排和披露压力——为配合 碳交易 、碳税、环保税的落实,政府对于企业申报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提高,若未按要求披露环境数据,将造成公司面临来自监管职能部门的合规风险,和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制约风险与压力。

   马钢股份 也表示,根据政府“双碳”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向低排放技术转型,因此公司需要投入大量金额用于 低碳冶金 技术的研发,如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二氧化碳捕集研究等,会造成公司研发投入上升。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碳资产管理中心责任人赵禹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被并入全国碳市场,企业会面临行业减排压力增加、年度履约限制、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这时,钢铁行业并入全国碳市场,将激励钢铁企业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迭代与创新,企业可探索能耗更低的生产工艺并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资源运用率且减少碳排放。

  废弃物排放、水风险管理成为披露重点

  焦炭炼钢污染物排放主要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十年来,中国重点的钢铁企业平均的吨钢能耗综合能耗降低6%,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降幅达80%,吨钢烟粉尘的排放降幅达70%。

  上述六家钢企中,除 中信特钢 外,五家钢企毫不例外地披露了2023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总量,而 马钢股份 在这三项的减排成果上“垫底”。 中信特钢 在2023年与2022年的披露逻辑发生了变化,2022年披露了三项污染物的吨钢排放量,而2023年披露了总量,因此不与其余五家进行同比分析。

  在二氧化硫排放方面,六家钢企的排放增速均为负,减排效果较为可观。其中, 宝钢股份 同比降低了14.65%; 马钢股份 则减排速度相对最慢,同比降低了1.95%。在氮氧化物排放方面, 马钢股份 的表现不容乐观,除该公司外其余五家钢企的排放均在同比降低。 马钢股份 颗粒物排放同比增长了21.17%; 鞍钢股份 虽然排放总量最大,为22349.6吨,但其减排速度最快,同比降低了12.99%。

  在颗粒物排放方面, 马钢股份 排放量同比增长7.62%; 宝钢股份 的减排速度最快,同比下降23.74%。钢铁也是重点高用水行业之一。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用水量32.4亿立方米,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量的7.6%。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钢铁行业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7%”。

  在水重复利用率方面,除 宝钢股份 外其余五家钢企的利用率均在97%及以上, 鞍钢股份 水重复利用率最高,为98.34%。然 宝钢股份 未披露水重复利用率,但其水风险分析较为完整,绘制了2023年情景下 宝钢股份 各运营地水风险地图,评估结果显示 宝钢股份 所有运营点面临的洪涝风险、水质风险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风险数值在未来将持续上升。

  除了水重复利用率,各家钢企也针对水管理的定量指标进行了披露。 鞍钢股份 的水耗变动幅度相对较小。报告显示,2023公司总耗水量约为86041676吨,同比上涨0.16%;吨钢耗水量为3.23吨/吨钢,与上一年保持不变。 包钢股份 的总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比下降,废水管理成效提升明显。2023年公司总用水量为295961.8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50%;2023年废水排放量为642.29万吨,同比下降45.72%。 重庆钢铁 的总取水量同比上升,但总排水量同比下降。2023年 重庆钢铁 总取水量为4584.02万吨,同比上升30.10%;总排水量为735万吨,同比下降4.27%。

手机扫码浏览该文章
 ● 相关商业动态
 ● 相关商业热点
上半年】  【乳制品】  【宝钢股份】  【钢铁行业】  【ESG】  【重庆钢铁】  【贵州茅台】  【岩石股份】  【钢铁业】  【联泓新科】  【华润啤酒】  【人民币】  【盛路通信】  【期货市场】  【注册仓单】  【中国钢铁】  【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