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车企要求供货商降价的消息刷屏。汽车业整零矛盾引发的潜在后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如何破解汽车供应链困境、优化汽车产业生态、增进我国汽车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汽车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最近,围绕“降价——供应链的困境与前景”主题,经济参考报和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携手举办“通达思享汇”座谈会。与会专家表示,头部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供应链变革,共建公平、可持续的合作环境。同时,要优化整零关系,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更要推动汽车供应链协同创新,构建良性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
构建共荣共生的新生态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的现象,好比,价格战、不公平竞争、水军等,被流量裹挟的舆论场出现一些乱象,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要提倡积极、阳光的价值观,企业是要盈利的,是有社会责任的,头部企业更要肩负起这个使命。要完全做到全球领先、产业强国且缔造国际品牌,建设百年基业,还需要汽车产业共同努力。
付于武透露,近期,他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很多供应链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亟须行业各方共同关注并采取措施。除降价压力外,供应链企业还面临多重挑战:一是海外建厂成本上升;二是更多车企跟进降价;三是车企整体利润率已经很低;四是部分车企使用自家财务公司的承兑汇票支付,存在金融风险。
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创新与稳健、短时间利益与长远发展,将是决定行业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付于武认为,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付于武表示,这是一个呼唤创新的时代,只有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才有未来;这也是个呼唤合作的时代,只有良性竞争,构建共荣共生的新生态,才能缔造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付于武说,今后汽车产业的使命不仅是要做强,而且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创新。第壹,务必要用创新铸魂。第贰,要聚焦核心技术,全面取得重大突破,我们呼吁、引导、期望0到1的突破。第叁,整个产业要进入高质量发展,要弘扬汽车文化,发展行业自律,提倡核心价值观,肩负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商务部原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
鼓励车企开辟海外市场借助成熟经验破解账期难题
对于“价格战”愈演愈烈的现象,商务部原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认为,尽管这是汽车行业在发展进程中一定会出现的问题,但当前汽车行业的价钱竞争已经过度,甚至出现低于成本的竞争,这种情景是非正常也是不可持续的。他表示,虽然有的造车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但长期依靠融资维持低价竞争也不是长久之计。
对此,陈林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政府应该适时出手干预;二是行业协会应该施展作用;三是企业要有自知自明,考虑长远发展。他强调,企业应该认真思考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而不是盲目参与恶性竞争。
随着车企价格战加剧,账期长的问题更加突出。陈林介绍了2006年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出台的《零售商与供货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该办法对账期做了明确规定,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高于收货后60天。他建议,汽车行业也应该研究账期的管理办法,规范行业秩序,缓解上下游企业的钱财压力。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7%,占全球份额的11.4%。其中汽车制造业存量720.6亿美元,占制造业投资存量的25.4%。他表示,一些企业如奇瑞通过海外投资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陈林强调,中国汽车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海外生产、海外销售”,而不是容易的“中国制造、海外销售”。他解释道,面对可能发生的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需要调整策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这不仅可以规避贸易壁垒,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
具体就 新能源 汽车而言,陈林认为,发展 新能源 汽车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进口压力,同时满足人们对汽车的切实需求。但 新能源 汽车的快速发展也有要研究的问题。好比,二手车回收、电池回收等,这些都需要行业提前考虑和规划。不能因为 新能源 汽车增长快就忽略了这些潜在的问题。 新能源 汽车是国家战略,务必确保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
产业洗牌近在咫尺多措并举提高整体竞争力
针对近日某知名车企向零部件供货商发出降价要求一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年度降价是行业常态,应客观、辩证看待。整零矛盾其实一直有,背后原因也比较复杂,但产业洗牌近在咫尺,要研究深条理问题。
安庆衡认为,首先,主机厂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提出降价要求。降价是一种相对容易的行径,可以快速提高经济创收,但这给零部件厂造成了巨大压力。其次,整个汽车行业的效益普遍下滑,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资金周转也变得更加困难,要求降价成了一点企业维持运转的不得已之举。最后,“被降价”有不同类别,要区别开来看,少数零部件企业依靠技术垄断抬高价格的做法,也引发了主机厂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些企业利润过高,理应适当降价。
价格战给汽车行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安庆衡说,部分头部车企亏损销售、恶性竞争,中小企业不堪重压。一些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较弱,不得不接受主机厂的降价要求。有的甚至不得不采取偷工减料的行径。这使得产品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风气。
安庆衡认为,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甚至出现了一点分歧和对抗,给行业发展造成了极大困惑,但变动中的汽车产业一定会走向新的“和解”:油车和 新能源 车实现市场平衡;行业重组调整到一定阶段;企业效益下降基本停止。
基于此,安庆衡提出了以下几个要点应对措施: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主机厂和零部件厂的竞争实力。二是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正确的降价标准和供应链管理办法,避免无序竞争。三是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惩戒以次充好等犯法行为。四是鼓励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竞争力。鼓励主机厂、零部件企业和外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有助于优化供应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工信部原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李万里:
转换思路做好应对迎接汽车产业后工业化阶段
就国内汽车市场出现大规模降价问题,工信部原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李万里表示,降价反映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需要从长期和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和应对。
李万里指出,降价本质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一定结果。当产销出现问题时,降价是市场调理的正常现象。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技术路线调整和升级的进程中,直接影响了产业链和供应链,因此出现困难是自然的。
李万里从多个视角分析了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他指出,虽然中国在电动化方面获得了巨大进展,但欧美日韩并未积极跟进,这背后值得警惕。从传统燃油车来看,此前一度认为传统燃油车将在短时间内被淘汰,但近期中央也一再强调,传统燃油车仍有提升空间, 新能源 车的成熟也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传统车与 新能源 车的关系及过渡路径。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李万里认为,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后工业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市场规模的增速将缩小,汽车产业需要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这将对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长远影响。
另外,李万里还提到,国家正在推动“公转铁”战略,即加强铁路运输,减少公路运输。这一趋势将对汽车工业的长期发展发生重要影响,产业链供应链需要及时调整。
李万里总结道,降价是汽车工业发展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预兆,不仅涉及国内,更是全球性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局限于如何解决当前的产销问题,而是要从长远角度思考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 专家委副主任陈斌:
跳出汽车看汽车支持车企“走出去”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专家委副主任陈斌表示,“降价风波”其实是多年积累矛盾的总爆发,我们要学会跳出汽车看汽车,穿透表象看本质。
陈斌就汽车“走出去”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说,从数据来看,今年汽车出口有望达到600万辆。可是,我国企业以资本、技术走出去开展国际化合资合作经营真正成功的案例其实不多。
陈斌认为,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环境。他建议,政府应该制定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政府部门商务、金融、税务、海关、外汇等相关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即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非营利组织也要“走出去”,为投资当地的中资企业利益代言。
陈斌表示,行业要有一个深远的发展思路和忧患意识。未来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很难继续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务必主动适应变化,通过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来实现新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十年、20年的努力,在国际上再造一个本土规模的企业。
除了鼓励企业“走出去”,陈斌还建议,政府应当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上给出明确指引。现在只是出台支持 新能源 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但对传统燃油车的定位却模糊不清。务必搞清楚这几种技术路线在未来5年、十年的发展方向和关系。他指出,假如不能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可能会出现新旧技术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投入。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书林:
破解五大深条理问题引导车企不同化竞争
当前汽车行业价格战,实质上反映的是竞争格局失调等深条理问题。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书林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包含:行业自律意识稀薄; 新能源 汽车市场增长速度与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配;新兴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相关政策尚不完善或存在缺失,和过分强调产销量等指标的误导性宣传等。
针对当前汽车行业乱象,张书林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深条理问题:
一是业界对汽车产品多元化发展方向重视不够。张书林强调,我国能源政策、人文环境、消费需求、出行方式等多方面都显现多元化特征,这决定了未来汽车产品也一定是多元化的。他指出,包含燃油车和各类 新能源 汽车在内的多种车型都有其特定的市场定位,不应同日而语。
二是汽车产品不同化不足,功能同质化严重。张书林指出,目前许多车型不分价位条理都采用相似的技术配置,造成产品价值难以充分体现。他呼吁企业应该依靠核心技术、优质产品和服务来体现市场定位,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一毛钱一分货”的价值。
三是缺乏对多元化市场的开拓引导。张书林认为,目前对传统汽车市场的引导不足,过分关注 新能源 乘用车市场,忽略了其它特定市场需求。他特别指出,不应将“转型升级”简单解读为传统汽车向 新能源 汽车的转变,而应该包含传统技术的升级和 新能源 技术的进步。
四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稳定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张书林表示, 新能源 汽车产业链与传统汽车产业的融合度不够,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之间缺乏命运共同体意识。他强调,产业竞争的实质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而非只是整车企业之间的竞争。
五是传统汽车企业转型不足升级缓慢,尤其是与新兴企业的融合发展不够充分。张书林指出,这种状况压缩了行业的竞争空间,是造成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张书林建议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其中,他特别强调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的重要性。他提出,要明确企业自律的具体内容,将其具体化并形成行业共识;施展行业机构和主流媒体作用,建立自律规范和督导机制;引导整车企业与供应链建立机遇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政府机构逐渐完善支持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政策体系。
张书林强调,自律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各方引导但不宜直接行政干预。他呼吁行业深入开展自律工作,从主观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