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5日起,个人 养老金 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政策施行后,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开户活动,个人 养老金 账户开户人数出现明显增长。这时,也有网友反映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景下,无缘无故“被开户”了。还有一些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未经授权是否能开通?开户后不操作会不会有资金损失?“被开户”后如何销户?
个人 养老金 属于补充养老范畴,其实不是强制性政策,民众是否开户、存缴费用,均遵循个人自愿原则,并可自主决定在哪一家银行开通账户,选择相应的投资方案。根据政策规定,个人自愿在特定账户存一笔钱,每年不高于12000元;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还可通过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收益。可是,如果在“被开户”后,客户误存,就无法取出,可能影响到正常生活。
银行在未得到客户授权的情景下,如果私自为其开通个人 养老金 账户,就属于违规操作行为,对客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构成侵害。显然,网友遭遇“被开户”的情景,违反了自愿自主原则,银行应立即纠正错误,根据客户意愿,根据流程为其提供销户、转存等便利服务。
对于银行来讲,目前在储蓄业务处于存量竞争的状态下,个人 养老金 账户属于新增业务,能够造成一定的顾客和存款增量,随着个人 养老金 业务的全面推广,相应的钱财量、投资规模会持续增长,银行未来还可能收获稳定的钱财账户管理费用。
而且,由于个人 养老金 账户开立具有“唯一性”,意味着哪个银行开户数量多,那么就占据了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利益驱动下,各家银行都会极力拼抢这块“蛋糕”,尽可能多开户。前不久,有媒体曝光,部分银行给员工下达开户任务,员工迫不得已就采取各种合法或非法伎俩,不仅在客户未预约的情景下,就偷偷为其开户,还有人花钱找商家代办,或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员工集体开户。
不管采取哪一种手段,都需要在储户充分知情和同意的情景下操作,不然就属于违规行为,不仅是对客户权益的公然侵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钱款误存等风险,还埋下了业务纠纷,令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下滑。监管职能部门应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对个人 养老金 账户业务的监察管理力度,敦促银行合规办理开户业务,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对违规“抢跑”的银行严厉责罚不贷迁就。
个人 养老金 制度是一个新事物,作为国家积极提倡的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各方的呵护与规范操作下健康成长,为民众的养老生活增添保障。可是,当前很多民众其实不了解,还处于观望、犹疑阶段,银行如果急功冒进,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不可急于求成,应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加大宣传力度,向民众介绍开设个人 养老金 的益处,普及账户操作知识,尊重民众的自愿选择权,进而在个人 养老金 制度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打消民众的疑虑,自愿开户、存钱投资。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