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普惠金融关系小微企业、“三农”等经营主体的发展,关系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 养老金 融、数字金融,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什么成就?还有哪些短板、不足?下一步如何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就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精准浇灌“三农”
福建省 漳州市 东山县 澳角村村民林湖斌在紧挨澳角村渔港码头的“电商一条街”有一间店铺,在这里他每天把新鲜优质的东山海鲜打包运往国内各地。“海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初到8月中旬是休渔期,这个期间渔民不会出海。8月中旬到11月份是渔获集中产出的时间,我们正常的收购、加工会聚焦在这几个月,尤其对虾干、鱼干等干制品而言,全年的消费量都会在这段时间完成储蓄。”林湖斌向记者介绍。
在海产品收购高峰期,需要准备大量金额用于囤货,而库存接近售罄时,资金则大量回笼,这让林湖斌尤其看重金融支持的灵活性。“农行的‘惠农e贷’我已经用了好几年,几十万元的额度刚好适合我们这种微商做海鲜生意。在手机银行里查一下就能知道额度,最关键的是可以随借随还。”林湖斌说,渔获收购量大的时候,他会提前申请“惠农e贷”用于支付货款,到年底资金回笼后立即还款,“资金成本上没啥压力”。
金融支持下,林湖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2021年,林湖斌开始尝试在直播平台销售海产品,经过几年摸索,目前他的直播账号年订单量达到15万单,2023年直播销售金额突破900万元。在林湖斌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纷纷投入电商“新赛道”,澳角村的电商经营户也从2016年的零星几家发展到如今的117家,2023年总销售金额达3.5亿元人民币。
如今,林湖斌又把目光转向“电商+海景民宿”的综合经营模式,在澳角村渔港码头边开设了一家有观光电梯的海景民宿。自今年夏天开业以来,他家的民宿营业额已超过百万元。
“紧跟农户需求,完善强农惠农富农金融支持政策,努力把新时代‘三农’金融服务做得更好。”农行福建漳州东山支行行长林佳珍对记者说,该行通过深入走访村委会及农户企业,了解各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服务需求,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提高服务“三农”质效。截至11月末,农行福建漳州东山支行已为澳角村60户农户发放渔船抵押、母鲍育苗、对虾养殖等各类农户生产经营贷款3192万元。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 新型城镇化 和乡村全面振兴,增进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挖空心思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东山县 是全国第六大、 福建省 第贰大海岛县,拥有良好的海域环境和水质条件,适合发展海水养殖。早在20世纪50年代, 东山县 就开展了鲍鱼的人工繁育工作,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率先培育出鲍鱼苗。现在, 东山县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鲍鱼育苗基地,国内70%的鲍鱼幼苗出自这里。
走进 东山县 陈城村村民陈细生的养殖家庭农场,数百口鲍鱼育苗池整齐排布。“鲍鱼育苗池每口在3万元左右,好一些的达到5万元人民币,目前正常养殖户至少会独立养殖100口,纯信用贷款产品如果只能给到10万元的额度,不太能满足养殖户的流动资金需求。”农行福建漳州东山支行营业部主任谢秀伟介绍,考量到 东山县 鲍鱼育苗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以往的信用贷款额度已很难满足养殖户的实际需求,为此农行福建漳州东山支行优化了相关政策,通过 农业银行 农户信息档案系统,优化授信测算模型,让养殖户拥有的农业设施能够被并入评估范围,从而将“母鲍育苗信用贷款”的最高额度由10万元大幅提升至50万元。
农户日常养殖的钱财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可以更自在地应对采购优质种苗、饲料等成本波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农行福建漳州东山支行共新增投放重点产业母鲍育苗236户、贷款金额9791万元。截至11月末,该行农户贷款余额9.43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2.6亿元人民币,其中母鲍育苗授信户数1914户,授信金额4.5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27亿元人民币。
专家认为,精准高效优质的普惠金融供给能够通过对广大农户的支持增进乡村全面振兴。金融机构要持续深入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新路径,破解其中的融资难点和堵点,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发展普惠金融以来,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 乡村振兴 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增强。这时,普惠贷款成本持续降低,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最大水平为小微纾困
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的同时,广大小微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金融“活水”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近年来一直维持高位增长。
今年6月, 云南省 红河州石屏一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投资加工工厂及提炼设备造成流动资金紧张。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农行云南红河分行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重投入、高增长、强波动等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了融资服务方案,让 知识产权 转化为质押资产,解决了公司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物的困扰。
“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农行云南红河分行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走访活动,对接跟进名单内客户,逐户落实融资需求,持续创新服务宗旨,利用数据增信、企业画像、技术专利评估等金融科技手段,有效提升对科技型公司的精准识别和服务能力,助力其拓宽融资渠道。”农行云南红河分行行长李云鹏向记者介绍,截至12月23日,农行云南红河分行普惠小微贷款当年累计投放79.07亿元人民币,余额63.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6.68亿元人民币。
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有必要持续发力、补齐短板,积极提升融资体验、激发融资需求,持续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在城乡之间、不同规模银行之间、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同、不同、差距,普惠金融的覆盖触达、产品供给、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力度、精度、准度、效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说,要给予金融机构适当的危险补偿,增强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以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董希淼也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面临着较大挑战。普惠金融如何做到“成本可覆盖”“风险可控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继续用好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支小再贷款,鼓励银行定向增加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增进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庞溟建议。
以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有益于缔造更加健康的普惠金融生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数字思维和手段增强普惠金融的商业可连续性和稳健性。”董希淼表示,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金融机构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持续创新产品和业务,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从“增量”“扩面”转向“提质”,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