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1月发布的《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提出,做大做强苏州纳米 新材料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自2006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开始布局纳米产业。
发展直到今天,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和孵化相关企业超1300家,其中上市企业16家;苏州纳米 新材料 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实现产值1550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
围绕纳米等产业发展,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出“十个一”产业培育机制,即选择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引进一家大院大所、设立一只产业基金、成立一个服务机构、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搭建一批公共平台、缔造一个品牌盛会。
其中,“组建一家国资公司、建设一个功能园区”即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米公司”)和苏州纳米城。
从全国来看,北京怀柔、广州黄埔、深圳龙岗、苏州工业园区、 上海临港 等地均有布局纳米产业园区。据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老总张淑梅此前介绍,苏州纳米 新材料 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总体规模全国领先,约占全国的30%。
纳米技术串起产业
在率先于国内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列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十年,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了国资企业——纳米公司。由纳米公司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苏州纳米城于2013年正式启用,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主阵地。
纳米公司和苏州纳米城第壹要回答的问题是,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面向未来,面临着难度大、投入高、回报慢的挑战,如何帮助企业由小到大?
针对园区企业的技术科研、产品创新、产业化发展需求,在基础性平台方面,苏州纳米城先后建设了纳米加工平台、纳米测试分析平台、集成微系统封装平台等;在技术支撑与工程化方面,先后建立MEMS中试平台、纳米机电制造、光电制造、有机光电制造和光电加工设计试验中心等,和标准与检测中心、产业投融资中心等,汇集了创新研发、工程化中试、规模生产、成果转化等多种产业功能。
园区某企业相关责任人对记者说,该公司在草创阶段便借助园区的平台进行加工、测试,降低了成本,后来才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产线。
助力纳米产业发展迅速成势,还要找准具有高增长潜力和市场需求的细分赛道:纳米技术可用于电子和信息技术、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其中,苏州纳米城选择发展以微纳制造、第叁代半导体、纳米 新材料 、纳米大健康为重点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老总张淑梅指出,发展一个产业,涉及诸多要素,不仅包含扶持政策、产业载体、项目投资等,还包含科研机构、平台配套、产业服务,和推动产业要素聚合的发展模式。
要素聚合方面,苏州纳米城自20十年连续14年举办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博览会也成为苏州纳米城招引企业的媒介,共接洽意向入驻园区企业和团队920个。
目前,园区的纳米产业涵盖上游的设备与原材料,中游的制备、工艺、检验检测,和下游应用,产品覆盖 氮化镓 、微球、磁珠、诊断试剂等门类。
梯队发展
目前,苏州纳米城入驻企业已超过550家,其中 敏芯股份 、 纳微科技 、 东微半导 、 纳芯微 、润迈德5家均为上市企业。
另外,希科半导体等6家企业入选中国潜在 独角兽 ,胜科纳米等7家企业入选国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宽温电子等5家企业获评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形成了创新型公司梯队发展格局。
为推动企业“抱团”攻关,针对纳米 新材料 ,《 苏州市 纳米 新材料 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鼓励纳米 新材料 产业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建创新联合体,着力推动纳米 新材料 从原材料、制备工艺、检验检测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2023年9月,先进微球材料开发及应用等一批创新联合体成立。先进微球材料开发及应用创新联合体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组成微球材料研发、应用、测试、评价技术攻关团队,目标解决基础材料问题。
引育龙头方面,《 苏州市 纳米 新材料 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支持重点企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高端并购、强强联合,加速全球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提升集群产业发展条理。
通过并购重组等动作,苏州纳米城的企业也在赋能传统产业。12月25日晚间, 哈森股份 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的形式购买上海辰磐、夏玉龙持有的苏州辰瓴光学100%股权。
苏州辰瓴光学2022年建立于苏州纳米城,是以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平台及视觉检测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收购辰瓴光学, 哈森股份 将开拓智能制造产线的研发、设计、装配和销售,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