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贵阳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贵阳银行 ”)一桩贷款诉讼案引发广泛关注,涉案金额高达15.84亿元人民币。据了解,一审判决后, 贵阳银行 将该诉讼所涉贷款、垫款并入不良,并已对所涉贷款、垫款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图片源自: 贵阳银行 官方微博
诉讼案始末
海报新闻记者从 贵阳银行 发布的相关公告中梳理获悉,2021年6月, 贵阳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双龙航空港支行(以下简称“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与贵州国际商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国际”)签订了《综合授信合同》,约定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向对方授信16亿元(敞口金额),期限3年。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华威聚酰亚胺有限责任公司、王文银等多方为上述债务提供了担保。
根据《综合授信合同》的约定,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与贵州国际签订了一系列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及商业汇票银行承兑协议,相关合同签订后,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已履行完毕相应的贷款发放及汇票承兑义务,但贵州国际未按合同约定按时归还相关借款本息及票据垫款,且相关担保人亦未按时履行相应的担保义务。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向 贵州省 贵阳市 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历经数月,法院于近期作出一审判决。其判决结果显示,贵州国际于该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借款本金2.92亿元及利息73.23万元人民币,和罚息、复利。另外,贵州国际还需支付 贵阳银行 双龙支行商业银行承兑汇票垫付款12.92亿元及逾期利息1.91亿元等。
在涉案金额中,借款本金、票据垫款本金合计15.84亿元人民币。
所涉贷款、垫款并入不良
据公告显示, 贵阳银行 将上述诉讼所涉贷款、垫款并入不良,并已对所涉贷款、垫款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该诉讼事项不会对该行的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造成本质影响。
虽然 贵阳银行 在该诉讼案中获得了胜诉,但从长远来看,该行的不良贷款率或将因此上升。记者在其第叁季度报告中注意到,截至报告期末, 贵阳银行 不良贷款率1.57%,相较年初略有下降,下降0.02个百分点。不过,该行的逾期贷款规模显现迅速拉高趋势。
截图源自: 贵阳银行 2024年半年度报告
其半年度报告显示, 贵阳银行 在报告期初的逾期贷款金额达81.55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末已超100亿元人民币,占贷款总额的比率为2.97%。其中,报告期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比例95.24%,报告期末逾期6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比例111.27%。
对此, 贵阳银行 称,受经济增速放缓,“供强需弱”等原因影响,部分客户经营状况困难,造成本金或利息暂时性逾期,同时根据新分类办法,将部分重组贷款并入关注,造成贷款关注率、逾期率较年初有所上升。
贵阳银行 表示,将不断加强风险监测,强化 大数据 风险预警系统功能,提前预判客户逾期风险,采取针对性化解措施。同时,针对已逾期贷款,根据客户情况分类制定清收和处置方案,持续引入科技手段,提高催收效率和成功概率。
公开资料显示, 贵阳银行 建立于1997年,注册资金36.56亿元人民币,总行位于 贵州省 贵阳市 。2016年8月, 贵阳银行 第壹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目前,全行下辖9个省内分行、1个省外分行,机构网点实现 贵州省 88个县域全覆盖,发起设立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和 广元市 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的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