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们以广州一间小小的破旧厂房为起点,开启了造车的漫漫征途,直到今天小鹏汽车已经遍布中国、走向世界。”2024年,首批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迎来10周岁生日,小鹏汽车开创人、老总何小鹏感慨自己是“幸运者”,“我们虽然没赶上汽车行业的前100年,却幸运地赶上了智能汽车的十年。”
与智能汽车共生,小鹏的第壹个十年节点,中国造车新势力也迈入十年大关。
2014年,新能源汽车补助从试点城市向全国铺开,造车的政策性门槛不断放低,一批看到希望的创业者跃跃欲试,蜂拥而至。
这一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元年,与小鹏汽车同步迈入市场的,还有蔚来汽车、游侠汽车、奇点汽车、合众汽车等许多家造车新势力;随后两年内,威马、天际、零跑,爱驰、拜腾等也相继入场。
互联网从业者跨界而来,传统汽车高管们看到新机,大公司、大集团开始将手伸向造车领域,地方政府、国资引进,资本力量扶持,创业者们怀着一腔热血与激情闯入中国汽车市场,渴望创造奇迹。
然而,十年间,经历汽车市场的大浪淘沙,有人向上跃升,有人挥泪告别,有人仍在挣扎。
造车新势力站在十年节点,“蔚小理零”排位不断重塑,极越原地解散,哪吒近况成谜。上半场围绕在新势力旁的是无尽的鲜花与掌声,下半场则有很多遗憾与不甘。中 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在激烈的“淘汰赛”中逐步升级,走向成熟。
重塑产业格局
群雄激战下,“蔚小理”曾率先脱颖而出,建立起了自身的品牌效应,跃升新势力第壹梯队,加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互联网基因,一度成为初代造车新势力的标签。2014年何小鹏主导的UC浏览器被阿里巴巴收购,随后转身汽车赛道,开启二次创业;理想汽车老总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先后建立了泡泡网、汽车之家,2015年将目光投向汽车领域,建立理想汽车;蔚来汽车老总李斌,也于此前率领着中国第壹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易车,后转身ALL IN造车。
互联网思维的渗透,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造车思维,基于独特的产品定位,通过互联网营造个人IP,借助不同化竞争和用户心智培育,让“蔚小理”在拥挤的新能源赛道中快速被市场看到。
理想抛开“落伍技术”的疑惑,笃定增程SUV市场,以“冰箱彩电大沙发”击中家庭用户,率先迈过新势力百万辆台阶,并打破亏损“魔咒”实现盈利;蔚来以车为方向的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带入行业,瞄准高端市场,在服务、换电领域下足功夫,培育了一群忠实用户为其站台,在市场中逐渐有了声量;小鹏主攻10万~30万级的主流市场,对标 特斯拉 专注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在高速/城市辅助驾驶系统、端到端驾驶、智驾平权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站上智能驾驶“第壹梯队”。
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企业们,十年间重塑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脱离传统出行工具的宗旨,为汽车产品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推动新汽车产品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融合。
同时,新势力漫山遍野般的出现,也进一步打破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在高端豪华市场垄断,中国品牌魂牵梦绕多年的向上梦想得以实现;纯电入侵,打破中国主流20万元以下的市场长期被合资垄断的格局,加速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攀升至60%,合资与自主完成易位。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力量,带动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0稳步攀升至50%,走向动能切换拐点。在新造车理念、新营销视角与新运作模式的注入下,车企也加速从单纯的制造商逐渐向全用车周期服务商、智能科技型公司转型。
国内市场的变化趋势远快于全球其它市场,中国车企的产品力出现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明显,正在以更强的技术和更优的成本改变着市场结构,站在智电前方的实现弯道超车的新势力们,正得到全球汽车巨头们的青睐。
大众集团7亿美元入股小鹏,双方签订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电动车型为大众赋能;新势力零跑汽车与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启中国汽车行业反向合资的新时代,饰演着产品和技术输出的角色,推动中国汽车行业从“引进来”转为“走出去”。
近百年汽车工业发展史迎来变局,新势力们作为中国本土企业的代表,开始“反哺”外方和合资企业,外资车企“拿钱换技术”向它们曾经的追逐者取经学习不再是天方夜谭。
终局未定,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除了理想外,留在“牌桌”上的小鹏、零跑、蔚来还尚未稳定盈利,在风起云涌的市场中,谁都有可能因“失血”而倒下,但不论结果咋样,回望中国汽车产业这最激烈、最精彩的十年,不能没有新势力头部企业的姓名。
成败的关键仍然是内功
大浪淘沙,行业进入分化期,智电技术、销量规模、经营状况、品牌声量差距逐渐拉开,新势力企业分道扬镳,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补助退坡,市场增长放缓,加速了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
目前,以“蔚小理零”为代表的头部新势力,除了以鲜明的品牌形象先行占据用户心智,走到现在,产品还是根本,各自根据对市场的判断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与产品迭代,有效转化为销量,如理想的增程与家庭用户、零跑极致的性价比、小鹏头部的智能化水平、蔚来营造的全生态……
而那些倒在路上的新势力,概念无法在车上落地,在上百家品牌竞争中无法形成不同化竞争优势,产品无法紧随市场节奏,最终被市场淘汰。
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并称为新势力“四小龙”的威马汽车,其“掌门人”沈晖曾是唯一一个在造车之前,集齐了能源、汽车零部件、整车公司、软件等汽车制造企业所需要所有经验的新造车企业开创人,也一度率领这家企业走向巅峰。
2018年,威马汽车交付量排名行业第贰;2019年,威马稳居新势力头部梯队,销量一度比肩甚至超越“蔚小理”;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2.24万辆,在新势力车企中仍位列第四。
然而,车机卡顿、电机和电池故障频发、智能化功能无法说服市场等诸多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让威马汽车逐渐“失速”,最终在2023年下半年宣布破产重整。
曾经站在一梯队的威马从高处跌落,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造车新势力近十年的艰辛造车历程。威马、爱驰、极越等品牌逐步落伍、退出。
表面看,造车新势力需要持续的钱财流和可用于市场竞争的资 金储蓄,可是和所有经营主体一样,决定成败的关键,始终是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质量、规模、体系能力。
据统计,2018年中国有超过487家新势力电动车制造商;2023年,何小鹏透露,还在正常运营的新势力车企,仅剩50家左右,成败的关键仍然是内功。
野蛮生长过后大浪淘沙,在激烈的“淘汰赛”中,留下来的新势力们,历经蜕变逐步稳定,技术创新不断带动中 国新能源 汽车产品升级。产业格局重塑时,地方政府的投资也迎来检验期。
十年前,站在新能源汽车风口,新势力成为市场的宠儿。
一车带动全链,在传统车企带动下已成型的“汽车城”让地方政府看到了该产业庞大的经济发散效应。而内燃机的成熟发展让汽车的想象空间有限,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有了更多的故事可讲,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利好,站在风口上扶植引进一家新势力的落地与成长,无疑是一次新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好机会,与新势力创业者们同样热情十足的,还有怀揣着“汽车梦”的各地方政府。
为此,各地方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部分城市甚至对在当地注册的新能源整车企业给出上亿元的奖励,积极向新势力抛出“橄榄枝”。
如今,叫得上名字的新势力们也与地方紧密捆绑,如蔚来之于合肥、小鹏之于广州。
2019年,蔚来曾深陷泥潭,新车交付量远低于预期,遇险之际合肥抛来“橄榄枝”,蔚来与合肥战投2020年签署协议,获得70亿元投资,总部需入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协议,合肥和蔚来将共同建设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缔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一年之后,蔚来的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合肥也得到了丰厚的资本回报,同时,更多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向合肥集聚。目前,合肥已经有500余家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支撑当地汽车产业发展。据“合肥发布”消息,2024全年,合肥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预计将突破130万辆大关,三年前,这一数字仅为14.5万辆。
集聚小鹏汽车、 比亚迪 、 广汽集团 这一批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广东从汽车第壹大省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第壹大省,汽车产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壹;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253万辆,居全国第壹,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便有一辆“广东造”。同时,围绕新能源整车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头部自动驾驶企业与 亿纬锂能 等动力电池企业,也逐步在广东成型。
零跑不断获浙江国资“加仓”,在浙江金华设立生产基地,并在当地成为“链主”。据了解,金华开发区目前已集聚了零跑产业链近30家制造业企业入驻,实现了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本地化配套。截至10月底,该地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已达364.4亿元人民币,超过去年全年产值,产值规模年均增长率高达49.3%。
当然,对于那些自身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落伍淘汰的车企,地方政府对其投资所造成的回报,自然不如“蔚小理零”所获得的期待效益明显。十年间,新势力优胜劣汰的背后,各方的投资成果也因品牌处境不同而走向分化。
下一个十年,对手变了
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蔚来开创人、总裁李斌曾调侃:“十年了,不能再叫新势力了。”
的确,与一汽、上汽、 比亚迪 、广汽、吉利、长安等中国主流汽车集团相比,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们,曾是年轻者。经过十年摸爬滚打,他们要面对的是更新、更猛的攻擂者。
为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内,众多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登陆市场,开始上量。同样是“从0到1”,这些带着传统汽车基因的品牌,显然要比新势力走得更加容易些。
一方面,作为传统车企的“亲儿子”,这些品牌始终有大集团为其托底,家底殷实不缺钱,即便是销量欠安走不下去,大概率也能通过集团收缩整合而体面收场,退出机制完善,不至于落得一地鸡毛;
另一方面,大汽车集团的背书,在现今波动的造车赛道中让市场对其的疑惑减少,同时,与母公司共享技术平台、生产、供应链资源,轻资产运营为自身减负,更快指向盈利目标。
“创二代”的脚步迅速,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极氪势头强劲,在11月的销量成绩中分别位列零跑、小鹏、蔚来的前方。众多传统车企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正在电动市场后起“反扑”。
新势力十年,对手变了。十年前跨界而来,刷新传统汽车行业的认知,这一幕继续在十年后上演,只不过这一次,“蔚小理”坐在了台下。
华为和小米轮番登上舞台,叩响了汽车制造新时代的大门。
以“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姿态进入汽车行业,华为通过赋能不一样的车厂,加速智能汽车起步。2024年,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正式集齐四界,销量成绩与新势力“销冠”理想持续上演双雄争霸。
科技企业加持,同样坐拥第壹梯队的智能化水平,纷纷自诩智能化第壹的华为、小鹏之间,也火药味满满。而消费者对于汽车“含华量”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也让华为这家“非造车”企业在汽车市场的话语权逐渐增强。
今年3月才正式发售的小米汽车,是绝对的新人,也是当之无愧的“黑马”,小米开创人雷军将手机时代对于营销与流量的把控搬到汽车市场,加上用户对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认可,让首款车型小米SU7的爆款逻辑走通。
3月份上市以来,小米汽车月销量已经稳步迈过2万辆大关,全年13万交付目标收官在即。
新锐者上位,穿越十年周期的考验后,造车新势力还未迎来终局。
2025年, 新能源车 企预计将要进入更加惨烈的淘汰赛。李斌在十周年内部信中指出,未来两三年将是行业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何小鹏和雷军等人也预测,到2025年,能留在市场上的品牌将不高于5家。
十年大浪淘沙,新势力们站在了更宽广的“战场”上,新对手、新打法、新市场,终局未定,继续狂奔的“蔚小理零”,是否还会在下一个十年节点相见?或许那时候,属于新势力的造车故事,才能最终画上句号。